在什么状态下大脑会特别聪明(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

尽管今天人类已经可以通过哈勃望远镜探索遥远的外太空,但对于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如何让大脑更好地为自己工作,很多人却不甚了解——为什么在智商相若的情况下,有的人出类拔萃,有的人却寂寂无名?男人和女人的大脑思考机制有何不同?睡眠和压力对人脑有着怎样的影响?……

作者用令人愉快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大脑的工作机理,并为读者提供了如何更高效地利用大脑,进而释放大脑潜力的具体方法——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

定律1:越运动,大脑越聪明

  • 运动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为大脑带来丰富的葡萄糖作为能量,同时还能带来氧气吸附遗留下来的有害电子。运动也能刺激蛋白的生成,促使神经元彼此连接。
  • 只要每周两次有氧运动就可以将罹患一般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一半,而且将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减少60%。

一点想法:

  • 运动是最有可能提升认知能力的方法,每天早晨花20-30分钟时间进行正式的有氧训练,下午的时候,花上20-30分钟进行力量训练,甚至每周只要做上2-3次这样的运动,都能从中受益良多。
  • 我们的大脑在步行中进化——“驴友”比“沙发土豆”更聪明!
  • 老板,请把办公室的咖啡机换成跑步机!!

定律2:大脑一直在进化

  • 我们的头颅内不仅只有一个大脑,我们有三个。首先介绍“蜥蜴脑”,它控制着我们的呼吸,我们还有一个和猫的大脑一样的大脑,在这两部分大脑上面覆盖着一层类似吉露果子冻薄薄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皮层,它是人类大脑的第三个组成部分,也是强大且“人类特有”的大脑。
  • 在长期的进化中,我们选择了发展智力,而不是像一般动物那样发展体力。
  • 象征推理是大脑特有的一项才能。这种能力可能出于我们需要了解彼此的意图、动机,它是人类在一个小团体内的协作成为可能。

定律3:每个大脑都不同

  • 日常生活你做了些什么,学习了什么会实质性地改变你大脑的样子——实际上你所学的东西对大脑进行了重新塑造。
  • 大脑的各个区域在不同人之间以不同的速度发育。
  • 没有两个大脑以同样的方式,在同一地点存储相同的信息。
  • 我们的智能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许多是不能通过智商测试来揭示的。

一点想法:

  • 公司也可以尝试使用心理理论来选拔领导人,连同“大规模定制的”方法一道区别对待每一个员工。敢打赌,很多公司会发现,在他们单位就有一个伟大和篮球运动员,但是他们却在让他打棒球。

定律4:大脑不关注无聊的事

  • 我们无法对无聊的事集中精神。
  • 大脑的注意力“聚光灯”一次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不能多任务处理。多任务处理只是个神话。如果你强行将大脑带入多任务环境,就是在把右脚塞到左脚的鞋子里。
  • 与我们记忆细节相比,我们更善于参照模式以及提炼事件的含义。
  • 情绪唤起有助于大脑学习。
  • 听众会在讲座开始的10分钟后走神,不过你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制造一个富含情绪的事件来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一点想法:

  • 课程设计:10分1段;确保每个细节说明可以用最小的智力努力追溯到概念
  • 课程的“饵料”三原则:

(1)要能触发情感:不管是恐惧、欢笑、幸福、怀旧还是疑惑

(2)要与主题相关

(3)能承上启下

定律5:短期记忆取决于最初几秒间

  • 信息进入大脑后瞬间被切成不连续的碎片存储在不同的区域;最初编码越精细记忆越牢固;还原事件场景有利于提高回忆几率。
  • 大脑的记忆系统:(获取)——编码——存储——检索——遗忘
  • 信息进入大脑时,就被分裂成碎片,分别存储在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

一点想法:

  • 在信息获得的最初时刻,编码越细,记忆越牢固
  • 同时复制某个事情的周围环境,可以提高大脑回忆这事的几率

定律6:长期记忆取决于有规律的重复

  • 大部分的记忆在几分钟后就消失了,不过那些度过脆弱期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增强。
  • 长期记忆在海马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双向交流中形成,直到海马切断了与皮层之间的联系,记忆才被固定在皮层中,这个过程要经历数年的时间。
  • 对于现实,大脑仅给我们一个近似的见解,因为它把新识同过去的记忆混在了一起,并把新知识、旧记忆当成一个事物存储在一起。
  • 使长期记忆变得更加可靠的方式是,将新的信息逐步输入大脑并在固定的时间间隔温习这些信息。

一点想法:

  • 周期性地温故

定律7:睡得好,大脑才会转得好

  • 大脑中有两股同样由细胞和化学物质所构成的战斗力量,它们处于持续紧张的战斗状态中,一股力量试图让你睡觉,而另一股力量试图让你清醒。
  • 当你睡着了的时候,大脑的神经元表现出旺盛的节奏性活动,也许它此时正在重放你白天学习的内容。
  • 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以及什么时候睡觉,在这个方面人人都不同,但在下午小睡一会的生物性驱力人人都具有。在通宵熬夜前小睡30分钟可以防止当晚大脑出现重大的认知性能损失。
  • 睡眠缺失会损伤人的注意力、执行功能、工作记忆、情绪、数学能力、逻辑推理甚至运动的灵巧性。

一点想法:

  • 时型匹配:
  • (1)一些行为测试 可以相当容易地区分个体的睡眠类型是百灵鸟型、猫头鹰型还是蜂鸟型。确定一个人的生产效率高峰会出现在哪个时间段。
  • (2)一个员工开始工作的时候,可能在一个时间表下极高效地工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只需通过切换到另一个新的时间表,他还能保持类似高效率。
  • 倡导午睡;
  • 睡吧,试试把问题留在第二天解决。

定律8:压力会损伤你的大脑

  • 你身体的防御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对严重的、短暂的危险作出即刻的反应,比如,我们的祖先在觅食的过程中遭遇剑齿虎。慢性刺激,比如家庭中的矛盾,严重损害了我们的防御系统,因为我们的防御系统在进化之初只是为了处理短时的压力反应。
  • 在慢性刺激下,肾上腺素在你的血管壁上造成伤痕,这会导致心脏病发作或引起中风,而皮质醇会伤害海马的细胞,从而削弱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 对个体而言,最坏的压力是你感觉对问题失去了控制,感到束手无策、无依无靠。
  • 情绪压力对整个社会都有巨大的影响,影响儿童的学习能力,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定律9:大脑喜欢多重感觉的世界

  • 我们通过感官获得某一事件的信息,将其翻译成电子信号(一些信号来自视觉,一些信号来自听觉,等等),然后将这些信号发送到大脑的不同区域,接着对发生的一切进行重建,最后大脑对整件事情有了认知。
  • 大脑似乎部分依赖过去的经历,以决定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所以两个人可能对同一事件产生了完全不同的认知。
  • 我们的感官就是被进化成需要在一起协同工作的模式,例如,视觉影响听觉,这意味着同时激发各个感官可能让我们学习得更好。
  • 气味具有唤起记忆的不同寻常的力量,也许是因为嗅觉信号绕过丘脑直奔自己目的地的缘故,在这些目的地中,就包括了那个被称为杏仁核的情绪主管者。

一点想法:

  • 毫无疑问,通过不同的感觉提供的多重线索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多重感觉可以提高个体的反应速度,加强个体回忆的准确度,改善个体察觉刺激的能力,使个体的大脑在学习编码更加丰富。
  • 创造属于自己的气味、舒服的气味,并运用气味。

定律10:视觉是最有力的感官

  • 视觉是目前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占去了大脑一半的资源。
  • 我们所看到的,仅是大脑告诉过我们应该看到的,并不是百分之百准确。
  • 我们的视觉分析分为很多步骤。视网膜将光子组装成像小电影一样的信息流。视觉皮层处理这些信息流,某些区域记录动作,某些区域记录颜色,等等。最后,我们把这些信息重新整合到一起,于是我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了。
  • 图片可以让我们获得最好的学习和记忆,书面或口头信息做不到这一点。

一点想法:利用图示方法分析、学习和演示。

定律11:大脑也有性别差异

  • 男性拥有一条X染色体,女性拥有两条——一条是作为备份用的,X染色体是认知的“热点”,他携带了与大脑构造有关的众多基因。
  • 女性的基因更为复杂,因为其细胞内活跃的X染色体是妈妈和爸爸的混合。而男性的X染色体都来自妈妈,并且他们的Y染色体携带的基因少于100个,而X染色体携带有1500个基因。
  • 男女大脑在结构上和生化上都是不同的,例如,男性的杏仁核大。但我们不知道这些差别是否有重要的意义。
  • 对急性应激男性和女性的反应不同:女性激活左半球的杏仁核,并记住情绪的细节;男性激活右半球的杏仁核,并记住要旨。

一点想法:

  • 直接从情绪中获取某些事实:

(1)情感是有益的,它能使大脑注意力集中

(2)男人和女人处理某些情感的方式是不同的

  • 女性更容易记住情绪细节,男性更容易记住要旨。

定律12:我们是天生的探险家

  • 婴儿是指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榜样,他们不是被动的对环境作出反应,相反他们通过积极的观察、假设、实验和总结对周围事件进行探索。
  • 大脑的特定部分帮助人类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形成了某些科学的态度。大脑的右前额叶皮层检查我们假设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剑齿虎不是对我们没有威胁的动物”),与它毗邻的区域告诉我们应该改变行为(快跑)。
  • 因为“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可以识别和模仿某些行为,镜像神经元分布在大脑的各个地方。
  • 成人大脑的一些区域像婴儿一样具有可塑性,所以我们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让我们在一生中都能够学习新事物。

一点想法:

  • 成人大脑的一些区域像婴儿一样具有可塑性,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让我们一生都能学习新的事物。
  • 活到老,学到老。

在什么状态下大脑会特别聪明(让大脑自由释放天赋的12条定律)(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