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经济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经济

志愿填报经济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经济(1)

眼瞅着高考成绩及分数线就要下来了,又是个几家欢乐几家愁的事情。虽然上一篇写了基础送分题的重要性以及600分没你想象那么难的事情,但是平心而论,现在马上让我考,估计最多考200分(人最容易高估自己,这个也是交易大忌,以后文章会详说)。

志愿填报经济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经济(2)

转回正题(我发现每回都得先瞎扯一顿才能说点干货)填志愿确实很重要,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又是热门,而金融这个行业目前已经确实特别拥挤了。不多讲背景了,讲几个TIPS:

第一,求学规划长一点,用大概率读到硕士再就业来规划各种方案,一般不会出错。大金融包含银行>保险>基金券商信托。前两年互联网 金融=创新的互联网艹金融,让阿猫阿狗都能说自己是金融行业的。某东、某宝,某度,某60,有一个算一个,都从市场上赚到很多不义之财。你说你一个网上放印子钱的也TM好意思腆着脸说自己是搞金融的,尤其是不要脸搞校园贷的,都关进去都不为过。根据尼古拉斯-金涛的看法,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周期。以A股为例,往往7-8年一个周期(1992-2000-2007-2015),带8点的年份都很惨(1988-1998-2008-2018),而一轮本科硕士读下来差不多6-7年。所以推断一下现在确实不是选金融特别好的时点。不过影响也不大,A股牛短熊长,想毕业时能踩对点没那么容易,放轻松。

第二,纯金融、金融工程等金融类专业,对于你未来入职看起来“高大上”股票行业研究员(无论买方还是卖方,以后可以转基金经理)的基本没啥帮助。目前行研岗都倾向于选择具有符合背景的应届生,比如化工本科 金融硕士=化工研究员。甚至说选金工不如选数学,也就是应用数学/统计,辅修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并且金融工程是最考验天赋和领悟力的金融细分方向。有天赋的话,在学校就可以自己做量化,跑回测,做产品;没天赋,上到博士也不过是每天跑各种因子。

第三,会计、经济等相关专业,也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会计其实是比金融更加专业化和泛用化的好专业,泛工具化专业的优势其实是很明显的。经济其实和大家理解的各种经济学家看起来什么都懂的第一印象不一样,现在的经济学更加偏向于数学一些,追求理论的完备性和自洽性,中宏中微都开始涉及数理分析了。——总结下来,会计专业如果不强迫自己把视野放宽,容易被陷于小格局;经济学其实更偏数学和学术,如果想转金融应该要辅修一个其他学位;

志愿填报经济专业:高考填报志愿指南----经济(3)

第四,保险精算行业就算了吧。听起来高大上,但是一个小行业那些关于“精算金领”的文章都至少有10年以上的历史,一个十年没啥新东西的行业,凭着国人哪火让孩子往哪冲的尿性,早没坑了。

第五,要知晓一个事实,除了清北的本科生,基本上没有啥国内学校(至少很少)的本科生可以入职大型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核心岗位。核心部门、核心岗位啊哥们,你要觉得去柜台、营业部、销售类岗位就满足了,可以当我没说。我在读硕士期间(2009年那会),就有同学是本科生入职银行,然后在支行当柜员,又出来考的全职硕士。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更多了。第六,不要理想化、情怀化,选专业中涉及的任何问题,一定要结合自己家庭和关系、能力圈的边际来考虑,比如家里确实有金融、政府的背景,你做这个方向,事半功倍。没有背景也没关系,一定要优先选择大城市好学校的金融专业,切切,实习和校友圈是很关键的边际变量。非金融强镇的985金融专业,就业上会比不过北上广深211金融专业。

第六,如果要参考外部建议,不要去问老师,因为老师离金融等一线环境比你还远,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不要去问该行业非核心岗位的亲戚朋友的意见,因为核心和非核心,对行业的态度会完全不同;不要去咨询各类机构,他们所谓的职业导师,大部分都是小屁孩来装样子的,真大佬不会来做这行;

第七,最后报志愿又不是只有经管专业,经管专业就业方向又不是只能去金融机构,所以也不用那么纠结。实在不行就怂(从心,FOLLOW UR HEART跟随你内心)一点嘛,读书读的开心,起码不会后悔。

考试卷子上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生活里正确的答案可不止一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