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

诗无达诂,文无达诠。

感谢关注,带你领略不同的心境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1)

超脱的灵魂

一个人要有多脱俗才能跻身于这凡尘俗世之外?

林逋,当真无愧是古代一大“闲人”。字君复,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早年便浪迹于江淮之间,后隐居杭州,定居于西湖孤山。

杭州虽近在咫尺,为不做官而十年不入城,超凡脱俗竟终身不仕、不商、不娶。

寄身于烟云泉石之间,过着不富裕的渔樵生活,将隐居情趣融于诗中。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2)

诗的大意为:

古树翠竹绕吾舍,清静幽深不乏情趣。白鹤悠闲久伫于清流,蜜蜂也任性懒于采蜜,悠闲逍遥于花丛间。仿佛时间万物都放下了枷锁,显得散淡逍遥,我亦是如此。酒醉不愿读书卷,荷锄(田园劳作)也要趁春日阴凉,随心所欲。我之所以喜爱古代图画,全是因为其画出了渔樵生活的乐趣。

这首自述诗,活画出诗人恬然自适的生活,将自身融于自然,感受自然生活之美。

林逋的成就不仅限于诗,词和书法也是一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评说林逋:“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林逋虽隐居深山从未入仕,但在北宋文坛却闻名遐迩,惹得不少文坛巨子都倾心向往。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3)

梅尧臣踏雪拜访,范仲淹赠诗看望:

“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不是朝廷不任用贤士,而是其不愿做官罢了。

“风俗因君厚,文章到老醇。”将其道德文章推崇备至。

就连与其“萧条异代不同时”的大文豪苏轼也对其心仪不已,续其诗后。

《书林逋诗后》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诗的大意为:

苏轼夸林逋不染尘嚣,超尘脱俗。虽生不同时,但常梦中幸遇。先生眼光明亮,洞烛幽微;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可见苏轼对林逋仰慕之情已达梦寐。

当然,闲云野鹤的林逋也是食人间烟火的,隐居不入城也有自己的朋友圈,只是本性爱山水,随心所欲罢了。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4)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述了关于林逋外出如何不让诗朋酒友吃闭门羹的故事:

据说林逋在家里养了两只白鹤,他出门游山玩水时,有客拜访就以童子引入门,放出白鹤在西湖上空盘旋一周后飞回笼中,白鹤变成了信使,林逋看到后就会赶回家迎客。

林逋除了养鹤,还喜欢种梅。以鹤传信,以梅得感。林逋在名章荟萃、佳句如林的咏梅艺苑里仍能成为翘楚。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5)

诗的大意为:

百花凋零唯梅花独自绽放,独占小园风光。昏黄的月光照耀着清澈的池塘,寒梅映出了稀疏的倩影,幽香四溢,就连低翔的白鸟也忍不住来偷看几眼。要不是拈花惹草的蝴蝶耐不住严寒,不然定被迷得神魂颠倒。赋诗于梅亦可,就不必用弦歌美酒的喧嚣打扰梅花的宁静了。

此诗一问世,在诗坛可谓推崇之至。辛弃疾不禁感叹:

“未须草草赋梅花,多少骚人词客。

总被西湖林处士,不肯分留风月。”

林处士已经将梅花的精神风韵写到了极致,我们就剩搁笔欣赏了。

宋代学者阮阅撰写的《诗话总龟》中记载:欧阳修和自己在这首咏梅中欣赏的诗句各不相同。

为此还感慨:诗歌就像美色那样,真是各人喜爱不同啊。

沈括的故事和林逋的咏梅诗便是“梅妻鹤子”这个称谓的由来。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人士(梅妻鹤子超脱世俗)(6)

之所以称林逋为“闲人”,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摆烂,而是“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气定神闲,绝不是精神空虚和百无聊赖。

大自然蕴涵着许多美好的东西,需要你静下心去发掘、吟味。观察客观事物既要有敏锐的慧眼,更要有细腻的诗心,闲适宁静的心境便是重中之重!心浮气躁,走马观花,便很难发现客观事物的美。

林逋吟诗一生,梅尧臣在为其诗集作序时发现存诗达不到百分之一、二,多数诗都已散失,现存仅百首而已。他曾自豪说: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意思是说,尽管我写了这么多诗,但没有一首是向统治者献媚的,这便足以自慰。

仅凭现存不多的诗词也足以让诗人享誉诗坛,可见这位从不猎名逐利于凡俗,超脱尘嚣,隐逸于山林的“闲人”精神生活却是十分的富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