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1)

嵩山大法王寺位于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嵩岳寺之东北。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71)。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1987年,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四十七尊。佛教活动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大法王寺已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他的爱国爱教精神受到各级领导、海内外宗教界人士和广大游客高度赞誉。如今大法王寺宗风再振,名声远扬,千年古刹,光辉重现。

一、历史沿革

初建

相传建于汉明帝永平十四年(71)。

魏明帝青龙年间改为护国寺。

西晋时于寺前增建法华寺。

隋初造舍利塔,改名舍利寺。

唐太宗贞观年间,敕命补修佛像,赐予庄园,改为功德寺。

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御容寺。

代宗大历年间,重修殿堂楼阁,改名文殊师利广德法王寺。

至五代时废坏,而分为五院,仍沿袭护国、法华、舍利、功德、御容等旧称。

北宋初,合称五院。

仁宗庆历年间增置殿宇、僧寮,重造佛像,改称‘嵩山大法王寺’。今存毗卢殿、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层塼塔等。寺据嵩山之胜,为天下名刹之一。

修缮重建

1987年,重修古寺,恢复寺院面积六万多平方米,重修殿堂五千多平方米,修复雕塑神像四十七尊。佛教活动和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大法王寺已成为旅游观光的一个亮点,他的爱国爱教精神受到各级领导、海内外宗教界人士和广大游客高度赞誉。如今大法王寺宗风再振,名声远扬,千年古刹,光辉重现。

2001年6月法王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规模建制

寺院大小

法王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法王寺占地面积6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

建筑风格

在法王寺的寺内甬道两侧,有两株千年以上的银杏树,均高30米,周长5米。

盛夏之际,树叶茂密葱绿,犹如大伞遮掩;深秋时节,满枝黄叶,累累硕果,山风掠过,落叶撒金,银果落地,将寺院点缀得古朴清幽,分外妖娆;春暖花开之时,寺院内外阵阵喷香,可以爽人襟怀,荡涤邪秽。

法王寺周围现存有和尚塔6座,其中有密檐式唐塔1座,单层唐塔3座,元塔和清塔各1座。

有山门、未来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卧佛殿七进院落。

寺后山坡,有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的四角抛物线15层正方形舍利塔,还有唐代砖塔3座。

四、主要景观

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15级方形砖塔,高约40米,周长28米,塔体壁厚2.13米,黄泥砌缝,外涂白灰。塔身密檐层层外迭,迭出塔身最宽者约90厘米。另外,塔身的高度和宽度由下而上递减,呈抛物线形。塔南面辟一塔门,可直入塔心室。塔心室为方形,上部是空心建筑,从底层可视塔顶。塔心室内供汉白玉佛像一尊,是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九月,周王为生子所送,称南无阿弥陀佛,玉佛之右下角和双手已残损。

位于法王寺后山坡上,在密檐式唐塔的东边百余米,共3座,均为四角形单层砖塔。虽然铭记已丢失,塔刹和塔基有所剥落,但仍可看出它的造型和制作手法。南面一座塔高约10米,周长17.52米,壁厚1.33米。塔刹上置覆钵,一半球形砖砌台墩,四周镶砌8块雕花石。为覆钵之上有仰莲式石刻圆盘绶花,绶花之上轩置鼓镜式相轮,最上端为一石雕宝珠。塔刹一周雕刻有莲花卷草、飞天等浮雕,图案精美,为嵩山古塔中之仅见。这3座唐塔皆用黄泥混溶凝固,千百年来,虽历经沧桑,但仍傲然屹立,并保持着初建时面貌,为研究唐代的建的建筑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位于法王寺西卧龙岭之巅,是一座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6米,周长7.2米,全部用水磨砖垒砌,饰有多种砖雕图案。塔身第一层南北辟假门,饰雕扇门,迭涩檐下置砖雕斗拱一周,以上各层均为迭涩出檐。塔身嵌塔铭1块,高98厘米。宽50厘米。据寺前《月庵海公道行碑》记载,该塔建于元仁守延佑三年(1316年)五月,为月庵海公圆净之塔。这是嵩山地区雕刻最为精细的一座元代砖石墓塔。

位于法王寺北百余米。名曰:弥壑澧公和尚塔,六角形七级砖塔,高约11米,周长7.8米。塔身刻有各种花卉图案,嵌有青石塔铭1块,塔刹为青石雕刻,高约1.2米。法王寺唐塔等文物在我国佛教史、建筑史、金石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为历代所重视。

俯瞰二熊诸山,排列如拱,山峰罗列,溪水潺流,苍松翠柏,景色秀丽。寺东有峡,形若半圆形的大门,位于嵩山顶端,为“嵩门”。每当仲秋佳节,天气晴朗时,皓月从嵩门升起,在法王寺大殿月台上观赏皓月初生的良景,可以看到皎洁丰满的明月,置于嵩门之中,如银镜镶嵌山峡,谓之“嵩门待月”,是登封佳景之一。法王寺是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比洛阳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四百二十四年。寺内现有房四十余间,全部面积约为五千平方米。

寺内保留的文物有不少古塔、古树及石刻。古人称颂法王寺为“嵩山第一胜地”。“环天下皆山,惟嵩高当天地之中。占名山皆寺,惟法王据形势之最佳。”在古刹林立的嵩山,大法王寺被誉为“嵩山第一胜地”是当之无愧的。晶莹宝塔、碑刻造像、殿堂楼阁、文物典籍等佛教文化的精粹,已经成为伟大的华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大法王寺同全国其它名寺古刹一样,既是陶冶人们情操的著名幽境胜地,又是重要的历史文物。

现有山门、未来佛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西方圣人殿、卧佛殿七进院落。寺后山坡,有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的四角抛物线15层正方形舍利塔,还有唐代砖塔3座。2001年6月法王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2)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3)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4)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5)

图 | 网络 文 | 网络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嵩山风景名胜区法王寺塔(深山藏古寺之河南嵩山大法王寺)(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