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

鱼雁 | 原创首发

提起陶渊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那句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们许多人都曾为这句话所动容,在归隐田园的诗人陶渊明笔下,那种恬静自若、安贫乐道的精神家园是如此脱俗而充满魅力。每每读起陶渊明的诗词,总会对“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蕴心生向往,人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出走,却又不停渴望回归最初的本心。而最初的原点,就是自然深处、田园木屋。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1)

陶渊明

可我们今天不是要讲他的诗句其中的意蕴,也不论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如何令人向往。我们先谈谈陶渊明其人,陶渊明其人呢,一直都被我们后世贴着一个“隐士”标签,提起他,就能联想到这个身份。

可我也不经感到好奇:既然是隐士,为何又能写出七卷之多的诗词,并且广为流传、世人皆知呢?

所以在这个层面上,陶渊明并没有真“隐”,至少他的作品与主张从来没有隐过,不仅名声显赫,诗句还令后世耳熟能详。但通过陶渊明七卷之多的诗句我们也能读出,他是真心诚意地热爱田园生活,不然“田园将芜胡不归”,我的田都要荒芜了我为何还不回家?这样一类用力的表达,若不出自内心,如何能真切地打动千秋万代的后世。

接下来我们细说,陶渊明这个“隐士”人设的作用所在

01.为什么说陶渊明隐士身份是假,归隐之心是真?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陶渊明保存至今的诗文还有七卷之多,不仅如此,其文体还很全。比如四言诗、五言诗、辞赋、记、传、述、赞、疏、祭文等。

在当时的年代,身为一个隐士来说,如果不是自己刻意地保存、传扬,是绝不可能保存的如此完好还能被后世所熟知的。毕竟,他已经不是达官显贵,所以陶渊明把这么多的诗词刻意留存,还是个真正意义上的隐士吗?我们先看看他平常的生活。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2)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平常不怎么开门,就自己安静待着,“白日掩柴扉,虚室绝尘想。”偶尔碰上人了,就聊几句,聊天内容也都是些农事:“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后来的诗句中甚至更加“闲话家常”,开始数落自己的儿子们。在一首诗里写说老大十六岁了,一点都不爱学习;老二十五,没人比他更懒了;老三老四也十三了,连六和七都分不清;老五九岁,完全是个吃货,除了吃什么都不顾。

这样的陶渊明,给我们展现的完全是一位“真隐士”,因为从他的众多诗句中,我们都能看出他的诚意:即使生活过得并不怎么样,再不如意,我也能用诗词把它表现出来,把我的情绪排遣出来。如此做隐士的方式,可以说陶渊明是第一个。

但他为什么身为隐士,还要写诗,还写得人尽皆知呢?因为陶渊明的隐士生活全然是建立在“乐在其中”之上,而非“反抗”之中,就此能得到后世的反复传扬,并且被他这种魅力所吸引。

什么叫乐在其中?就是我发自内心喜爱我现在的归隐生活,我不谈我厌恶官场,不谈我摒弃世俗,我就是真心实意过得很快乐。陶渊明给我们完全展现了一个士大夫田园生活的样本细节,像纪录片一般供后人欣赏,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充满魅力,而不是他的反抗足够激烈。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3)

所以我在标题中所说的“假隐士”,就并非是在说他归隐之心不虔诚,而是说,他没有彻底隐于人世,他还在用诗句描述生活,供人观摩。

那么“真隐士”的“真”,又是真的全然隐于山林间,不问世事,安之若素吗?

02.“隐士”意不在“隐”,在“表达反抗”

历史上的许多隐士是真的寂寂无名,一生都住在深山、养鹿为伴的,以至于我们今日都无法说出他们的名字,更不用谈他们的主张了。

比如陶渊明的叔叔陶淡,一生未婚,如果有人来看他,他还要躲起来不见人。我们可以说,这样的“真隐士”才符合“隐”的真谛。

但这些“真隐士”是真的毫无目的,只想追逐这种生活方式,过隐居的田园生活吗?也并不是。他们的“隐居行为”就表达着一种反抗的潜台词。他们是在对官场、对违心之事、对黑暗时代提出抗议,掀起质疑之声,他们无声之中就在诉说着:我一定不和你们做一样的人,我要归隐以示我内心的抵触。

最好的例子,就比如说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写过一首《桃花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我们许多人都听过这首诗,在周星驰的经典喜剧《唐伯虎点秋香》中也曾出现。这首优美的诗词,的确,写的是一名隐士的生活,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意境完美融于字中。但,接下来的几句名句,我们其实也听过,就与前面的意境截然不同了: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你看,什么叫我归隐是为了表示我的反抗呢?这就是。唐伯虎要靠否定那些车马、富贵、五陵豪杰,才能说自己隐士的生活值得一过。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4)

《唐伯虎点秋香》剧照

罗振宇在节目中也对这种靠否定来表达存在感的方式,做过一个比喻:比如痴男怨女,就算分了手但还有深深的恨意,那不叫不爱了,那叫用另一种相反的方式去爱,那就是恨。

我要表达尽我对你的恨意,我一哭二闹三上吊,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那样的怨恨会让你深陷其中,郁郁不得终日,一生都和这个你曾经爱过的人撇不清干系。因为恨,也能把你和他绑定在一起。

所以我们经常说,忘记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其实是不动声色。而把恨意揣在心里的忘记,只会让自己深陷泥潭。所以对比来看,陶渊明表达反抗的方式,就高级许多了。我反抗,但我不明说,我只需要做我真正热衷的事,过我喜爱的生活,就足以反抗黑暗。

03.“存而不论”是“论”的最高境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家蒙田有一句名言我很喜欢:“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就是生活得惬意。”

这句话就是说,我不关心今天的时代,不关心变革的改观,也不关心其他人如何生活,我唯一关心在意的就是我自己,我生活得惬意就是我人生的最大事业。这也就是蒙田一类名流的魅力之所在。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5)

蒙田

他们第一次把写作的笔触指向了自身,不去谈论社会特征,不去批判时代,不去指点江山,告诉百姓应当信崇什么、抵抗什么,而是“毫无目的”地写起自己的生活。

但这看似“毫无目的”的背后,又的的确确把自己的生活态度展现给世人,并让世人所领悟到这种生活方式的魅力,从而启迪了不少在混乱时代随波逐流的平辈,寻得一片宁静的属于自己的广阔。

法国作家福楼拜,也就是写《包法利夫人》的作者福楼拜曾说过:“不要像小孩子那样,为了乐趣而读蒙田,也不要像那些雄心勃勃的人那样,为了寻求教化而读蒙田。不,读他,即是为了活着。”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与蒙田截然相反的人物,那就是培根。提起培根,我们都读过他最经典也广为人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就像他这句名言一般,培根本人的主张也是如此,勤奋求知、批判时代、指点江山、评论世人。

这样的人士的确称得上伟大二字,因为他们在人类文化的早期阶段,许多人还不认识字的情况下,他们就已经拥有广博的学识与见闻,还能用自己的笔触去点评江山了,实乃凤毛麟角,这也是大多数流传至今的千古名人的典型特征。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6)

培根

但也不得不说,比培根名气要小许多的蒙田,却要比他更有“魅力”。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这就是“存而不论”的魅力所在。

“存而不论”的意思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出自《庄子·齐物论》。刚好也契合着道家“无为”的思想,强调“无为之为”,我什么都不去管,却能治理好国家。“存而不论”也是这个道理,

三国时期魏嵇康也在《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况乎天下微事,言所不能及,数所不能分,是以古人存而不论。”

所以你看,历史上许多名辈,都曾赞叹过这种“存而不论”的高深之处:就是说,我早已深刻地考察了这些事实,我知道所有其中的观点是否合理,但我不轻易去表态。

蒙田写过一篇随笔,题为《依靠我们自己的能力来判断是非那简直是疯了》,这个题目也就刚好概括了蒙田的主张,他认为我们不该对世界有那么多观点与评价,所以他极少谈起他人之事,所言尽是自己眼前的生活本身,但这并不代表他视野狭隘。相反,他们什么都知道,却不断言、不表达,只是给世人看到他们的一个生活方式,供人去解释与欣赏,就已经足够。

总结:

我们今天有句话说,看一个人什么样,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个年代的陶渊明、蒙田一辈,也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面具戴久了,就会变成脸的一部分;一句咒骂喊久了,只会让人真的充满怨恨。

陶渊明告诉我们,反抗一种主张最重要的不是去表达愤怒,而是追寻自己心之所向,过好自己的惬意生活。你若想主张什么,自然去做就好了,无需多言。为什么陶渊明身为隐士,还能流传千古,这也就是原因所在了。

于世俗,他有超凡之心,于红尘出世,看云卷云舒;

于隐士,他有烟火之气,为南山布衣,品悠然旷世。

反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观点(表达反抗的最好方式)(7)

作者简介:鱼雁,十点读书签约作者,洞见、砍柴书院等多平台作者,用文字让生活更有力量,欢迎关注鱼雁日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