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秀哪个作品被绘制成了地图(地图学家裴秀)

测绘是门古老的科学,在中国源远流长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有关于测绘的描述。即日起,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开辟专题,以朝代为单位梳理中国古代测绘的发展脉络,让我们一起拂去历史的尘埃,在浩瀚的历史星河中撷取测绘智慧的涟漪。

裴秀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

裴秀哪个作品被绘制成了地图(地图学家裴秀)(1)

少时出身名门,聪敏有德;青年佐君治国,位列三司;中年误服冷酒,骤然早逝。对于裴秀,人们更多的了解可能来自三国志中的“政治家”、“学者”。殊不知,裴秀亦是一名伟大的地理学家,其提出的“制图六体”是我国地图制图理论的开端,裴秀其人更是我国地图制图学的奠基人。

裴秀出身高贵,是河东的士家大族,是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因此在他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幼聪慧好学,有风度,品德也很好,据说八岁的时候就会写文章。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

裴秀有个叔父叫裴徽,在当时很有名望,家里也经常有人来拜访做客,这些宾客在拜见了裴徽之后,也都会跑到裴秀那里交谈,听听他的想法,这还不是最震惊的,最震惊的是,此时的裴秀,才只有十几岁。

但裴秀的生母的出身微贱,裴秀的嫡母宣氏根本就不把这个小妾当一回事,对她很无礼,还叫裴秀的生母给客人端茶、端饭菜,客人见到是裴秀的生母后都站起来致礼。裴秀的母亲说:“我这样微贱,客人致礼应当是为小儿的缘故啊。”宣氏知道此事后,就不再轻视她了。

由于裴秀才华出众,渡辽将军毋丘俭把他推荐给当时掌握着辅政大权的曹爽。称赞他说:“生而聪慧,长大后崇尚自然,虚静守真,性入深奥之道,博学强记,无文不通,孝敬尊长,友善兄弟,美名著于乡里,高声闻于远近。确实应为圣明天子的辅臣,登三公之位,参赞于大府,功德昭化天下。不只是子奇、甘罗这一类的人物,兼有颜回、冉求、子游、子夏的美德。”曹爽遂任命裴秀为黄门侍郎,并袭父爵清阳亭侯,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

裴秀哪个作品被绘制成了地图(地图学家裴秀)(2)

当时,魏国的皇帝曹髦有太祖之风,喜爱人才,因此裴秀与王沈,还有一个司马望就进入了曹髦的眼睛里,后来,司马望因为一些原因而请求外任,便退出了这个小圈子,曹髦经常请裴秀和王沈一起讲解谈论学问,切磋文章,还称王沈为文籍先生、裴秀为儒林文人。

司马懿诛曹爽,魏朝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裴秀因是曹爽任的官吏,被解除了职务。但不久又在朝中做官。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晋文帝)执政后,裴秀得到更多发挥才能的机会。他提出的有关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建议,常为司马昭所采纳,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做顾问。

公元二百五十七年魏甘露二年,裴秀三十四岁,随司马昭征讨一个不服从司马氏统治的地方官诸葛诞。裴秀参与谋略,得胜而还,封鲁阳乡侯,赐邑千户。后来又为司马昭商定政策,改革官制等,封济川侯,赐邑千四百户。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得继晋王,多赖裴秀在司马昭面前为他讲好话。

裴秀首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很可惜的是,目前已经失传。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裴秀可以与托勒密相提并论,就是那个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出了地心说。

所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直到后来西方的地图投影方法在明末传入中国,中国的制图学才再一次革新。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比较和量测;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它地方就会有偏差;有了方位而无道里,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

裴秀哪个作品被绘制成了地图(地图学家裴秀)(3)

裴秀的一生,在政治上相当显赫。但是他深为后人称赞的,是他生前最后几年在地图学方面做出的贡献。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公元二百六十七年泰始三年,升任司空。公元二百七十一年泰始七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有文集三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