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大词典教程(莆仙方言点滴辨惑)

  莆仙方言中有一些还经常活跃在群众口中的俗语、词汇、典故,它们都有来源。其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时,都很精彩,都很有道理,所以能为群众所“约定俗成”,而广泛流行。

莆仙方言大词典教程(莆仙方言点滴辨惑)(1)

  遗憾的是,莆仙方言在古代很少留下文字记载。缺少文字相辅的方言,在长时间,广地域,多人众中使用、流传,必定会产生音变和讹变。缺乏文字标识和纠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是人云亦云,乃至以讹传讹。这样人们语言交际,只满足于听音会意,不求付诸文字表达。“阿骚讲无字”的现象就是如此产生。这种语言与文字脱离的现象,如无缰之马,时间越长跑离越远。莆仙地处祖国东南海滨一隅,方言问题,无人去重视,去矫正。

  近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记住乡愁的热潮兴起,方言才颇受光顾。可是有些采集方言者,不深究,只是据现存之音,写不出来就以同音字代替。因此时下一些有关方言的出版物中,出现许多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文句言词。

  许多本来很精美的方言词汇,被任意扭曲变形,变得不堪入目,造成再度更严重的创伤。为此,笔者认为方言研究者很有必要进行一次辨惑,努力恢复本来面目。

  从9月3日起,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互联网新闻中心承办的人民日报客户端“莆田发布”、今日头条“莆田发布”、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莆田发布”,以“《莆仙方言 点滴辨惑》,同步转发、推送这一系列,感谢品鉴。

   二十九、夏穿苧衫,冬穿古贝衫

  自古“衣食住行”都是民生大事。“衣”居第一,乃因发明了衣裳,人类才开始与其他动物揖别。如今国内纺织业生产过剩,垃圾桶里常见被抛弃的时新名靓服装。曾几何时,国人还为几尺布票而愁断了肠。现在老年人说起“ 夏穿苧衫,冬穿古贝衫”,后生仔还认为是什么名贵的洋服。

莆仙方言大词典教程(莆仙方言点滴辨惑)(2)

  不错,这些衣裳布料都是奶奶、妈妈、姐姐、妹妹们,一缕一丝,一寸一尺地织出来,享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名贵是够名贵,可不是什么洋货,却是地地道道的土特产。

  “苧”同“紵”,直吕切,今念zhu。“苧”为我国特产, 丛生,宿根在地中,一岁两刈 ,刈后自再生,剥皮得麻筋,纤维细长,韧性强,乃织衣著之优良材料。《尚书·禹贡》:“厥贡漆葈(麻)絺(葛布)紵(苧布)。”《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讴紵”(沤过的苧麻,便于析分出纤维)。五六十年前,乡村还常见种植苧麻 ,妇女农闲就以苧麻縩织,以备家人衣服之需。夏日穿苧衫 ,不沾身,透气凉爽,绝对绿色环保。

莆仙方言大词典教程(莆仙方言点滴辨惑)(3)

  古贝衫,其原料为“古贝”。古贝乃木棉科植物,正名迦波罗,原产东南亚,后传入我国,有草本木本两种。《梁书·林邑国传》:吉贝者,其花成时,如鹅毛,抽其绪,纺之以织作布,洁白与紵布不殊。《宋书》《南齐书》《南史》《旧唐书》诸传均将“吉贝”作“古贝”,字形近似而讹,后而以“古贝”之名流传。即今之棉花。莆仙方言称之为“古贝棉”(方言变音为古lsquo;卦rsquo;棉),至今乡村老人还习惯如此称呼,用“ 古贝”棉纺纱织布做的衣裳,称“古贝衫”,比苧衫厚软、保暖,适合冬天穿著。现在纺织品原料多用化纤,纯棉织品成了高档货,受人欢迎。

  “苧衫”“古贝衫”方言名称已渐进博物馆。须知:能进博物馆的都是名贵品!

  三十、八抬爷迎磨唇

  本文必须由蜘蛛说起。蜘蛛,莆仙方言称didu,有四对脚,它的特点是肛门尖端突出处能分泌粘液,粘液在空气中立即凝结成细丝,用以飘荡迁徙和结网捕食。蜘蛛生殖时也用细丝交成扁圆形的网包,产卵包中,行走四处随身带,莆仙方言一句熟语:“ 八抬爷迎磨唇”(方言“唇”念上声,音同“盾”),即指这个。

莆仙方言大词典教程(莆仙方言点滴辨惑)(4)

  八抬爷(方言变音为“八拉爷”)是指一种较大的蜘蛛。一般昆虫如苍蝇、蜜蜂、蝴蝶、蚂蚁是六只脚,蜘蛛却有八只脚,大蜘蛛形象凶恶恐怖,恰似旧时衙门里的大老爷,大腹便便,一出行都坐轿,要四个人抬,四个人搀,八面威风。“磨唇”是指上面说的蜘蛛用以产卵的网包。白色扁圆,有点像石磨上面转动的那一“唇”。

  最后须要提出的是“迎”字。笔者看过莆仙老一辈文化人把普通话中“扛”、“搬”等动作,写做莆仙方言时,都用“迎”。这时“迎”的念音要用方言文读“我爷切”。如:老虎迎大猪、薛仁贵迎杉、仰倒(摔跤)等,但不知老先生们的根据是什么,笔者一时也找不到音义均符合的更确切的字,姑且因循守旧,以待高明。

  文末以一莆仙方言民谣为结:正月“楔”过,二月“窝”忍(忍,奴蕴切。例:吞忍。),三月“迎”磨唇。(正月欢乐事多,争先恐后地过去了;二月青黄不接,只好窝着久久忍饿;三月新麦登场,可以动磨吃麦糊粿了。) (莆田侨乡时报 王琛)

责任编辑:王 敏 沈 琳 陈恒山

值班主任:林双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