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一座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位于大慈恩寺内,是为了保存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和佛像而建造的。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1)

大雁塔的历史故事与玄奘的西天取经密切相关。他为了求取真正的佛法,不畏艰险,历经千辛万苦,走了一万六千里路,到达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十七年,带回了许多珍贵的佛经和文物。

大雁塔最初建于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之后,玄奘希望有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地方来翻译和保存他带回的657部梵文经典,于是向皇帝李治请求建造一座七层的石塔。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2)

但是,朝臣认为这样做会过分推崇佛教,影响朝廷的权威,所以只同意建造一座五层的砖塔。

玄奘不得已只能接受这个方案,便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开始了建塔的工程。

建造这个佛塔,玄奘参考了他在印度见过的佛陀伽耶塔(大觉塔)的样式,设计了大雁塔的外形和结构。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3)

他设计了一个方形的底座,上面有五层楼阁式的塔身,每层都有四面窗户和檐角。塔顶有一个铁制的莲花形饰物,象征着佛教的纯洁和智慧。塔内有一个地宫,里面供奉着佛陀舍利和贝叶经等珍品。玄奘给这座塔取名为大雁塔,寓意着佛法像大雁一样从西方飞来,传播到中土。

两年后,大雁塔建成后,玄奘就在慈恩寺内开始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翻译佛经。玄奘将他带回的佛经、舍利和佛像都安放在塔内,并在此翻译了75部经典,创立了唯识宗。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4)

他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僧人和学者,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翻译团队。他们在寺院内设立了译场,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翻译工作。玄奘亲自主持、校对、审定每一部佛经,力求准确、通顺、明晰。

他们共翻译了74部佛经共1335卷,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唐西域记》《成唯识论》《心经》等。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5)

如此的成就,后人都难以企及,不得不说玄奘是一个伟大的翻译家,然而成就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杰出的佛学家。他创立了唯识宗,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继而,对佛教思想和中国文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雁塔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战火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和修缮。武则天时期,她为了报答玄奘对自己母亲文德皇后的恩情,下令将大雁塔增加到十层。


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呢?

有两个说法。

原来,玄奘法师在印度学习期间,曾经遇到一群大雁飞过。他想起了祖国的亲人和朋友,心中十分想念。他便对着天空祈祷,希望有一只大雁能够飞回中国,告诉他们他还活着,还在学习佛法。

不久之后,他得知有一只大雁从印度飞到了中国,并且落在了长安城的一座寺院里。玄奘法师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佛祖的恩典。他决定等他回国后,就在那座寺院里建造一座高塔,以示感恩和纪念。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6)

后来,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且把那座寺院改名为“大慈恩寺”,把那座高塔命名为“大雁塔”。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大雁塔附近有一个池子,每年都会有许多大雁从北方飞来,在池子里栖息过冬。这些大雁也成为了长安城的一道风景线,所以人们就把这座塔叫做“大雁塔”。

修缮和改造

大雁塔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改造,最初的五层砖塔在唐开元十三年(725年)被唐玄宗李隆基增加到十层,并赐名“法性寺”。后来因为地震和战乱,塔身受损严重,只剩下七层。

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大雁塔失火。在金哀宗正大年间(1224年~1232年),蒙金交战,大雁塔所在的慈恩寺再一次毁于战火,庆幸的是大雁塔还幸存了下来。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7)

明天顺二年(1458),重建大慈恩寺。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关中大地震,大雁塔塔刹震落,塔身屹立如初。

清代时又增加到七层,并恢复了“法性寺”的名称。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雁塔就是清代时期的样子,高约64米,每层都有木制檐口和门窗,内部有楼梯可以上下。

大雁塔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和唐代建筑艺术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的见证。

大雁塔故事典故(大雁塔的历史故事)(8)

如今,大雁塔已经是西安的名片,来西安旅游,必去景点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