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突然敏感(牙敏感这事情不能等)

你或许知道倒吸一口凉气都是会呼吸的痛是什么体验?牙敏感这件事情上只要经历过,你就知道花钱解决这件事情绝不是智商税,因为这真的得重视啊。

作为一个曾经牙敏感的人,至今记忆犹新,无论是冰热的东西,还是酸甜的食物,甚至是稍微刷牙的时候用点力,马上牙齿就开始有反应了,那种牙齿酸软无力的感觉,甚至我觉得用刺痛都不好形容,瞬间哪怕饥肠辘辘也一下子忘却了,以至于明明是个山西人,却很少吃醋。

更别提日常中,吃东西都要小心翼翼,大热天来根雪糕,你得犹豫一下,明明开胃的好菜却看着有点担心。基本上出现了牙敏感,生活的乐子都要少了很多,如果放任不管越来越严重,那只能就医了。

牙敏感这种问题,绝对是“看起来不是大事,敏感起来要命”的所在。

所以,真要是牙敏感过的人,估计不会问这种问题。

牙敏感并不是一种罕见情况,其实牙敏感发生率相当高的,一般认为牙敏感的发生率大概在3.8%到 57.2%不等,而在我国,约60%的人有过牙敏感问题*。

牙突然敏感(牙敏感这事情不能等)(1)

图源【2】

想想作为美食大国,如果牙敏感导致无法品味舌尖上的美食,多少有些吃亏了。

那么,牙齿为什么会敏感呢?本质上是因为牙釉质受损引发的。尽管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结构,其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氟磷灰石的确可以磨碎各种食物,但是这些无机物也会在一些不经意的过程中受损。

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行为就可能导致牙釉质磨损:

1. 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牙齿珐琅质磨耗、牙龈萎缩、牙釉质裸露。

2. 酸性食物导致牙齿表面腐蚀,牙釉质暴露。

3. 不正常咬合或者过度咀嚼导致牙釉质磨耗、牙龈萎缩、牙釉质裸露。

4. 美白、漂白或修磨牙齿。

此外,我们在日常饮食中本身也会导致牙釉质本身变的相对脆弱,而这个时候如果不注意保护,也会导致牙齿受损。

可以看到,能够导致牙釉质受损而出现敏感的行为还是有不少的,因此牙敏感成了许多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那么牙敏感是否真的完全无解?

一般情况下,对于偶尔出现的牙敏感,日常一些策略倒是有些缓解的效果,比如按时刷牙,定期保健,做好口腔卫生清洁。同时在饮食上也要稍微注意,避免过热过冷过硬或者酸甜食物,多少可以降低牙敏感问题。

不过,这些措施只是一些规避措施,能不能修复牙敏感呢?

依靠自身的修复,基本是没办法了,毕竟牙釉质成熟以后就基本无法再生。但是在医学上,这个问题却可以得到解决,那就是源自骨再生技术的NovaMin。

牙齿的组成和骨骼接近,同样也是矿物质为主,而且牙敏感又和牙齿脱落不同,是局部的受损导致牙釉质暴露,因此需要局部修复。

NovaMin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是模拟人体牙齿以及骨骼的化学组成的复合成分,当NovaMin粉末出现在牙齿上,可以根据牙齿的缺损部位进行补充,从而精细的抵达牙齿内部暴露的地方,直接对牙齿内部的损伤部位进行修复,从根源上解决牙齿敏感问题。

牙突然敏感(牙敏感这事情不能等)(2)

因为这种材料本身的细微结构,再加上舒适达进行的专门改造,平均修复深度达到了30微米,是上一代修复配方的1.5倍,因此可以更好的深入到牙齿内部对牙釉质进行修复(deep repair)。这种修复也不是随意的吸附,而是只有缺损的地方才会有空间让NovaMin进入,因此其精准程度也要明显提高(directly reach)。而且这种修复也是很长效的(duration protection),根据gsk数据,每天使用2次,持续24周的话,能够有效的缓解牙齿敏感。

而且,舒适达这种修复的便捷性和友好度也是满满的,因为他们将NovaMin融入到了牙膏之中,因此只要日常中正常的刷牙即可,再加上热感设计,可以在刷牙过程中微微发热,这样也是对牙敏感人群的呵护,毕竟牙敏感人群对于温度也十分敏感。由于采用了专业的技术材料,可以日常便捷修复牙敏感,因此舒适达也是许多口腔专家推荐的抗敏感牙膏品牌。

当然,要是你的牙敏感很严重的话,那么可能就要求助于医生,采用局部药物脱敏治疗、激光治疗。

牙敏感这种事情,是非常让人恼火的存在,甚至会让我们的生活也受到影响,体验过的人都会明白,这绝对不容小觑,也别谈什么智商税之类的了,所以在修复牙敏感上投入是很值得的。像舒适达这种专业修复牙敏感的牙膏,在日常中刷牙就可以逐步修复牙敏感,因此无论是缓解牙敏感,还是预防牙敏感,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数据来源 :2019 年 GSK 市场调研,基于 1800 名 18-70 岁消费者的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 魏梦莹,李春年,王鑫凤,柴文宇,李珍珍.牙釉质敏感症的治疗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21,35(04):271-275. 2童方丽,范卫华,黄少宏.广东省中小城镇牙釉质敏感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03):146-148. 3 Rahaman, M (2011). "Bioactive glass in tissue engineering". Acta Biomaterialia. 7 (6): 2355–237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