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

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害了”中国人1000多年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中,有这么个情节: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孔明曰:“……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

虽然在刘老板的劝说下,魏延同志保全一命,但在诸葛亮死后, 魏延果然毅然决然举起了造反大旗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

最后,魏延自己人头落地,完全印证了当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从此以后, “反骨仔”这个词,就成了“叛徒”的代名词。

杜绝“反骨”的“睡扁头”

其实,魏延刚出场的相貌描写,就注定了他的悲剧:“身长八尺,面如重枣”,有没有很熟悉, 魏延是不是关羽的迷你版?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2)

魏延的性格也像极了关羽,能力出众但居功自傲。

不要忘了,诸葛亮可是权谋大师,阅人无数,他还能不知道魏延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延既是新近加盟,又有弑主的前科,诸葛亮不敢敲打关羽,还不能棒喝你魏延?再说了,组织里一个关羽就让人受不了,更何况一大一小,你让诸葛亮怎么管理?

但问题是诸葛亮太神棍, 故意说了句“反骨”!让人们误以为这个骨头真的存在。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3)

所以,在以讹传讹的年代,为了不让自家娃长出“反骨”,咱们国家北方地区, 从娃娃出生起,就开始从根源治理“反骨”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4)

魏延刚开始是刘表的部下,但他发现刘表这个人做不成大事以后,就这在刘备离开时,他也去投奔了长沙太守韩玄,在赤壁之战以后关羽攻打长沙,韩玄觉得黄忠是叛徒,就想要杀掉他。魏延抓住这次机会杀了韩玄,然后把城池献出来并宣布投降。

刘备认为魏延是一个人才,诸葛亮却不这样觉得,反而说他脑袋后面有一个反骨,所以时间长了以后他会造反的,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爱才的人。反之,他非常嫉妒那些比他有才能的人。所以他用人的时候,凡是比他有才能的,他基本都不会选择。在他管理蜀地军政大权的那十几年里面,每一件事情他都会亲自去做,最后弄得蜀地几乎没有什么人才了。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5)

刘备手下有很多的降将,比如说赵云,马超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却偏偏只讨厌魏延一个呢?第一,因为魏延是一个不懂得去拍领导马屁的人,黄忠跟魏延是同时加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的,他的武功也与魏延差不多,后来魏延为了救黄忠,将韩玄给杀了。

黄忠却说希望可以将韩玄的尸体埋在长沙的东边,刘备和诸葛亮通过这件事以后很是欣赏黄忠。魏延虽然有功劳,但是却差一点被杀头,是因为他的行事作风跟刘备虚伪的仁义道德正好相反。在跟了刘备以后,魏延很是忠心耿耿,每次上战场都冲在最前面。为后来刘备称王做了很大的贡献。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6)

​后来刘备在定汉中太守的人选时,所有人都以为他会选择张飞,可是他却意外的选择了魏延。足以可见,刘备有多么的看重魏延。但是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一直都在故意的打压魏延。后来还安排了杨仪去杀魏延,虽然很多人都看不起刘禅,但其实阿斗比谁都明白,魏延是他父亲最相信的一位将领。

小娃娃呱呱坠地之后,就用石头、硬书本之类的当枕头,让婴儿的后脑颅骨发育成扁平状,俗称 “平脑壳”或者 “睡扁头”

这个传统,在今天的北方部分地区,还有广泛流传,为了娃娃们不当叛徒,长辈们也算是费尽了心机。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 人的头真能睡扁吗?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7)

咱们都知道,成年人的颅骨是非常结实的,经过训练的脑壳甚至可以用来砸核桃、开砖头、碎瓦片……

这么硬的成年人脑壳,一旦成型,想变形——那是不可能。

但是,婴儿的脑壳就不一样了,小宝宝的颅骨还处于生长阶段,骨缝之间空隙较大,而这就是宝贵的可塑性。

这阶段,给小宝宝的颅骨定向施加压力的话,婴儿的脑壳真的会变形。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8)

如果让婴儿长期睡在比较硬的枕头上面,后脑勺想不扁都不行啊!

于是,一个个代表着“忠诚”、“正义”的扁脑壳出炉了

睡扁头的历史根源

除了“反骨”一说,睡扁头还有着一定的历史根源。

满清统治了中国200多年,很多习俗被误认为是汉人的原创。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9)

比如民国时期,颁布“剪辫令”的时候,就有好多满人认为留辫子是汉人的习俗,毫不犹豫就给剪掉了。

睡扁头,最开始其实也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在《后汉书·东夷列传·韩》中,也记述:“儿生欲令其头扁,皆押之以石”;不久之后的《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也有类似记载:“儿生,便以石压其头,欲其扁,今辰韩人皆扁头。”

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证实最早的“睡扁头”,属于东夷人:被发现于距今5500余年的西夏侯(与后来的西夏不是一回事)墓地出土的人骨中,女性100%是扁头,男性扁头比例也高达80%。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0)

此后,这“睡扁头”的习惯,在中国的东北地区盛行不衰,这样看来,慕容鲜卑也应该有这个传统,燕国皇族、以“斗转星移”为绝技的慕容复大概率是“扁头”。

到了明清时期的满族人,依旧强力维持这种“光荣传统”。

《满洲源流考》载:“旧朝旧俗,儿生数日,置卧具,令儿仰寝其中,久而脑骨自平,头形似匾,斯乃习而自然。”

为了维持这个习俗,满族人还特制了一种“摇篮”,这种“摇篮”不仅能把头睡扁,还能让孩子的背部扁平宽板,因为笔直的身躯非常利于拉弓射箭。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1)

清朝入关之后,这种习俗就被满族人带到了中原地区,久而久之,这种睡扁头的习俗便在民间扩散开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曾经,在山东一些地方,孩子睡不成扁头,当妈的是要遭耻笑的,哪家的姑娘枕骨没有睡扁,就会被认为是“丑闺女”。

“扁脑壳”好还是“凸脑壳”好?

“扁脑壳”就一定比反骨的“凸脑壳”忠诚、受欢迎吗?

要知道,反骨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虽说“相由心生”,但不还有一句话——怂人出豹子吗?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2)

人性的复杂,远非面相、骨相能概括!况且,扁头还真不如脑后骨头凸起的圆头好看!

在江浙一带的汉族地区,人们普遍认为扁头是“笨头”,他们一直觉得后脑勺越突出越聪明。

而对于中原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圆形的“凸脑壳”更受欢迎。

尤其是对于脑壳向后凸起,特立独行的,在相面学上,这还是“奇骨”之一!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3)

“枕骨隆起”这种奇相,和 “天庭饱满、地阔方圆、日角隆准”一样,那都是富贵、长寿、聪明的外在表现。

大家都记得《天龙八部》里, 段誉因为脑后骨头凸起,岳老三过来摸一下段誉后脑,又摸一下自己的后脑,说段誉后脑骨凸出,手长脚长,是习武的良才。

小说里证明了,段誉这个“圆头”还真比慕容复那个“扁头”武功更强。

《永不磨灭的番号》中的 李大本事就有个大脑勺,被算命先生称为奇骨,五百年出一个,他日必成大器,纵然不能登基坐殿,也是一代王侯。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4)

这即是说,大脑勺,既是反骨、也是奇骨,凡是长着这“大勺子”的,那都是不甘人下、勇于创新的“主”。

传说中, 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脑袋后面都有个大勺子,这都是妥妥的帝王之相!

人的脑壳是圆还是扁,很大概率是天然决定的,很多人的脑壳天然就扁,而有些人的脑壳则是天然的圆形。

无论脑壳是扁还是圆,都并不影响人的事业发展——因为人家那是天生的。

曾经,我们认为“三寸金莲”是美的,所以强行实施了反自然的裹小脚,而“睡扁头”的习俗,其实也一样, 只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而已

诸葛亮一语道破真相(诸葛亮瞎编的一句话)(15)

此外,现代科学却发现: 睡扁头容易引发一种疾病——扁头综合征 (DPB)

说明白点,就是睡扁头,有可能会影响婴儿的颅脑发育,造成小儿头骨前后或侧位发生异常,使脑结构错位或受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