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何以迸发)

  在南昌,有这样一批中小企业:它们规模不大,但旗下产品却在国内甚至全球某一细分市场出类拔萃,这些排头兵企业以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被称为行业“小巨人”今年8月,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公示,我市10家企业榜上有名相较于“巨无霸”企业的“大而全”,“小巨人”企业呈现的是“精而美”作为南昌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南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如何?南昌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对部分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培育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培育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何以迸发)

培育中小企业专精特新

  在南昌,有这样一批中小企业:它们规模不大,但旗下产品却在国内甚至全球某一细分市场出类拔萃,这些排头兵企业以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被称为行业“小巨人”。今年8月,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公示,我市10家企业榜上有名。相较于“巨无霸”企业的“大而全”,“小巨人”企业呈现的是“精而美”。作为南昌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南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现状如何?南昌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哪些支持?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对部分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

  深耕细分领域

  造就“隐形冠军”

  在高速路口处,整车式计量收费系统能准确识别车辆进倒车,实现连续跟车称重,而且当车辆处于高速度(速度100Km/s)行驶时也能保证称重精度95%以上;在城市垃圾处理厂,通过上传车辆称重数据,便能有效提供垃圾处理厂车辆等候信息,减少固废垃圾在运输过程中因滴漏、发酵而腐蚀地面、污染空气等现象……

  在南昌有这么一家企业,深耕计量细分领域20余年,早在国内智能计量系统领域还处于一片空白时,就瞄准了这一细分领域不断进行研发。这就是江西众加利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加利)。在多年的耕耘中,众加利成长为一家提供智能化、全国性计量数据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计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众加利董事长胡其锋向记者介绍道,“比如在产品制造领域,要保证产品质量优,实现生产效率高的同时损耗少,这就要求用料、生产温度都有精确的计量,而仅靠眼看、手动是无法保证精准性的。如何在抓取数据的同时拥有准确性与处理速度,就是我们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20多年来,众加利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通过将AI算法引入计量领域,自主研发出Avics AI计量控制系统、高精度数字化传感器等,2021年,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达30%,在智慧交通公路行业、智慧环保固废处理行业、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行业的业务均属于细分市场冠军。

  像众加利这样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隐形冠军”,在南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成为行业“黑马”。截至目前,南昌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省级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5家,数量均位居江西省前列。

  发力创新驱动

  技术迭代推动转型升级

  创新,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灵魂。“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加大研发投入”……这些逐渐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关键词。

  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的江西晶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能半导体”)自创立起,便专注于大功率LED陶瓷封装,凭借陶瓷共晶、荧光贴膜、光学设计三大核心技术,不断创新迭代产品。从广泛使用的手电筒到航空飞行器的显示与照明,从移动智能终端到汽车照明,从户外照明到室内照明,再从植物生长到紫外线固化和杀菌消毒,晶能半导体在多个应用领域均实现了国内高端大功率LED器件替代进口产品。

  “只有新技术及新工艺持续优化更新迭代,才能有力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在该公司生产经理徐炼看来,新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究出来的,需要日积月累的沉淀。“我们要以技术驱动、用品质说话。每一种不同的‘工艺’,都要历经几百上千次的试验;每一个产品都需要精益求精,绝不让不合格产品流入客户手中。”目前,晶能半导体服务的客户多为世界五百强、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光电龙头企业,产品出货量在手机闪光灯和移动照明市场居全球首位,并发展成为全球前三、大中华区第一的大功率陶瓷LED封装厂家。

  挺起创新的脊梁,一批批南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南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点。

  江西江钨稀有金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成套自主研发的粘结钕铁硼磁粉生产设备和先进检测设备,其相关技术荣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众加利与南昌航空大学合作建立省级“江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目前拥有专利与软著98项,专利授权5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截至2021年底,南昌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217个、有效专利1466个。一家家创新企业接续涌现,正汇聚起产业发展的新力量。

  一企一策帮扶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近年来,在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南昌竭尽全力做好企业的“保姆”与“管家”,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好伙伴”。

  “南昌市以及高新区的创业氛围和营商环境,对我们这样的技术型创业者非常友好。”提及为何选择落户南昌的原因,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胡加辉表示,“在多年的政企合作中,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南昌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与支持,感受到了各项政策带来的便利与激励。”据了解,该企业落户5年来,南昌的“保姆式”服务和“一企一策”工作机制,增强了其追加投资的信心。今年疫情期间,在政府部门的精准帮扶下,该企业不但没有停工,还实现了满负荷生产,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115.7%。

  此外,为引进孵化应用和配套企业,提升南昌LED产业综合竞争力,南昌专门出台了支持LED产业的促进政策,助力LED产业加速发展升级。“今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公司将新增投资52腔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及配套芯片生产线,用于Mini/Micro LED新型显示LED芯片项目扩产,项目投产达标后,主营业务收入预计突破50亿元,产能将由目前每月的65万片4寸,提升至100万至110万片4寸,将位列全球第二。”胡加辉说。

  一直以来,南昌采取挂点服务、政策扶持等方式,助力企业做优做强,出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挂点帮扶方案,对全市276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进行走访帮扶,实行动态跟踪服务。同时,从兑现上市奖励和实施研发补助入手,指导8家国家级、13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进入省“映山红行动”重点企业上市后备库重点培育,向“专精特新”企业兑现年度补助5000多万元,实施18项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无论是厚植企业发展土壤还是构建梯度发展体系,都是政府和市场的外力支持,而企业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企业自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借助南昌各项政策的东风,苦练内功,专注于专利、标准、知识产权等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走好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市中小企业局创新创业服务科科长兰永清说。(南昌日报记者 尧佳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