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

浙江紧急转移安置,

上海紧急转移安置,

江苏紧急转移安置……

截至8月10日下午5时,于当日凌晨强势登陆的9号台风“利奇马”已造成浙江、上海、江苏3省市417万人受灾,1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洪水、决堤、滑坡……每一个“利奇马”带来的灾害背后都有一连串让人心痛的数字。这些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数字,是天地的不仁,而在无情的灾害面前,总有人心怀大爱,逆风而行。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1)

“我们来了”,虽也是血肉之躯,却无惧狂风暴雨,走进齐腰的洪水,排除每一个危险的可能。

“跟着我走”,虽也是一夜奋战,疲惫不堪,却不忘一遍遍轻声抚慰,握紧每一双颤抖的手。

风里雨里,也许还来不及记住彼此的姓名和样子,但每一个交会的瞬间,都是生命对生命的承诺与交付。

“老奶奶别怕,我们来了”

水已经蔓延到了房间中……

浙江宁波鄞州区的一栋楼里,独自一人在家的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因积水过深被困家中。

上午8时零2分,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消防大队接警后,迅速派发一车6人赶赴救援。

途中道路并不平整,水深的地方已达到大腿根部。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2)

“奶奶您慢点上来!不要害怕。”

“奶奶当心头,我给你挡一下。”

消防员稳稳地背上老人,一边走一边安慰,小心翼翼又行动迅速。10多分钟后,老奶奶安全地坐到了警车上。

风雨面前,他们的背脊也许并不强壮,但却是危难之中最安心的所在。

“跟着我走”

戴上消防指挥员的头盔,裹在消防员叔叔温暖的怀抱里,这个1岁的小宝宝眼角虽然还挂着泪珠,但看到消防员叔叔的笑脸,似乎感到安全了很多。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3)

“来,走吧,跟着我走。”

8月10日上午,浙江宁波青山村有多人被困。接警后,浙江宁波北仑消防大队北仑中队迅速出动。他们用皮划艇趟过齐腰的水流,将一位身体不便、不能行走的被困人员安全送上救护车。随后,没有一刻停留,立即前往另一户被困人员家实施救援。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4)

被困人员是一对年轻夫妻,那个1岁的小宝宝正是他们的女儿。消防员有力的臂弯温柔地环抱着小宝宝,同时,也不忘有条不紊地带领这对年轻的夫妻紧急撤离。

在紧张的救援中,和孩子的相视一笑,成为难得的温馨一刻。

正是心底的柔软铸就了顶风冒雨的坚强。

#临海全市被淹#

10日晚,话题#临海全市被淹#冲上热搜。

当晚,浙江台州临海市严重内涝,临海灵江水位不断上涨,江水倒灌进城,古城内涝严重,市区内一片汪洋!

水位的持续暴涨,从当日早上便已开始。

上午11时23分,临海市古城街道括苍大道路面就已大量积水,水流十分湍急,40多名群众被困,等待救援。

积水漫过腰部,最深处已经到胸部,水涨得越来越快,双脚已无法站稳,被困群众和孩子情绪紧张,场面混乱。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5)

赶到现场的消防指战员,将救援绳索一头绑在消防车上,一头绑在腰间,再慢慢靠近被困群众,抱起惊慌失措的孩子,牢牢扶住被困人员一起移向抢险救援车。

由于被困人员过多,一趟无法全部转移,他们一次又一次,跳进齐胸的积水中,义无反顾。

洪峰起,人不弃,愿平安!

风口忙碌的身影

站在风口,拆除摇摇欲坠的雨棚,浙江岱山消防指战员几乎站不稳脚跟。

不到一个小时以前,他们刚经历了连续两个多小时的排水抢险,还没睡上一个小时,就又接到报警:高亭镇海月名都24幢二楼居民房有一个雨棚被大风掀起,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急需拆除。

赶到现场,消防员顺利排除危险,帮户主放置到客厅内后,又马不停蹄前往蓬莱小区和沿港西路下一个抢险救援点。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6)

蓬莱小区的一处雨棚位于5楼,安装位置极为不利救援作业,消防员用液压万向剪破拆、用斧头锤砸、用剪刀剪开、徒手撕扯……终于将雨棚拆掉,拉进屋内。

狂风骤雨中,任劳任怨的身影,虽有些摇晃,却能排除隐患,守护住最想守护的人。

消防大队“热腾腾的水饺”

8月10日上午9时许,距台风“利奇马”登陆已经近8个小时了。

浙江宁波鄞州区沙堰村,一所民房中,一对两个月大的双胞胎婴儿和他的父母被困其中,而这户居民家院子里的洪水深度超过2米。

天气恶劣,救援艰难,襁褓中的婴儿因长时间没有喝奶,被洪水围困时饿得嗷嗷大哭。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7)

接到报警后,宁波消防救援队消防员蹚着齐腰的洪水,利用皮划艇和绳索将孩子和大人救出。

沙堰村是宁波被洪水围困比较严重的村庄之一。被洪水淹没的车辆、房屋随处可见,低洼处已经超过2米。沙堰村600多人被困,而这时降雨还在持续,洪水还在不断上涨。

在沙堰村的一处救援点,12人被困,其中有4名儿童,当消防员接近被困人员时,突然一阵旋风,水流瞬间形成涡流,十分湍急,给救援带来难度。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8)

“手松开,不要慌,屏住呼吸,千万不要拉绳索。”

“没事的,准备,一二三,走走走。”

一句句安慰声传来,消防员在洪水中接力,将一些无法用绳索营救到对岸的被困人员,一一安全营救到岸边。

“刚才真是吓死我了,眼看河水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涨,我们真是着急,还好你们来得及时!”

中午时分,双胞胎婴儿一家被救出后,已经在东钱湖消防大队,吃上了热腾腾的水饺和丰盛的果盘。

“我们不愿意麻烦别人,但他们(指消防员)坚持要让我们住在这里,说这里方便,有空调有电视,有事还可以随时找他们,真是太感谢这些小伙子了。”双胞胎的奶奶和外婆异常感动。

望着吃饱后已经酣睡的双胞胎儿子,孩子母亲也不由得长舒一口气。

风未停,雨未歇。危难中的温情,暖心绵绵,从未终止。

20多个小时出警18次

从一个救援地到下一个救援地,留给他们休息的时间是多少?

答案是一夜未眠。

一个短如5秒的视频里,记录下他们困倦不堪的一面,任疾驰的车身如何剧烈地晃动,他们也无力睁眼。

浦东支队庆宁中队自9日下午1时40分出第一个警开始,到10日上午11时,20多个小时,已出警18起。

指战员们连续奋战在抗台风一线,几乎都未合眼,累得在车上睡着了。好多队员错过了晚饭和早饭点,下一个警铃却又响起。

没有铁打的血肉,只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责任。然而,转身之后,他们的坚强也会卸下“死撑”的盔甲。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9)

10日23时,庆宁中队食堂,屁股还没坐稳,刚泡好的泡面也才扒了几口进到嘴里,警铃再次响起。这已经是浦东支队庆宁中队第40次出警。

“孤岛”断电7小时后,发出第一条“平安”微信

8月10日晚8时许,隔着滚滚山洪望向杭州临安区的岛石镇,“孤岛”上突然有了星星点点的灯火,电信信号也断断续续有了回音。

当天14时41分,临安岛石镇地区2座35千伏变电站共计7条10千伏出线全部失电。断水断电断路断信号,进不去、出不来,成为了一座“孤岛”。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临安区岛石供电服务站的抢修队员们,带着应急手电,在与外界完全失联的情况下,走一步便用木棍探一步,开展抢险自救。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10)

短短800米的山区线路,他们一边修一边巡查,用了4个小时才艰难地走完。

终于,“孤岛”断电7小时后,第一条微信从“对岸”发来:“仁里V312分段3122开关和黄阳分线开关断开,前段试送成功,12台公变恢复供电,岛石镇政府、电信基站、派出所已经恢复送电!”

在没有一丝光亮的夜晚,一步错,也许就是生死两隔。

“重返光明”,却是此刻他们心里最重要的事。因为光明,关系到救援!

“我不要休息”

抢修了一整夜没合眼,国网杭州市线路运检一班队员田汉霖,在被要求去强制休息时,一下子情绪失控,哭了起来。

田汉霖今年29岁。8月9日下午受到台风影响,他一直在外面抢修,19时许回到单位里,21时许继续出去处理故障,分别去长浦、前裘、白对、长江、新潮、南围线处理事故,一直到次日早晨6时返回单位,休息了十分钟又出发去河镇线,8时许回单位,前后处理了8次事故。

领导和同事们看到田汉霖脸色疲惫,把他摁在备班室的椅子上,强制要求他休息。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11)

“我不要休息,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做,我哪能睡得着?”田汉霖语带哭腔,眼含泪水。

8月10日9时许,在备班室短暂休息了1小时后,田汉霖又出发了!

像田汉霖一样拼尽自己全力想要尽早为百姓恢复送电的伙伴还有很多很多……

台风夜里的“一条毛巾”

“我自己擦吧!”

“我来擦,我来擦……”

18时30分许,浙江舟山市定海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群众报警,定海区昌国街道东岙社区30幢,家中地下室严重进水,需要消防队前往救援。随后,1车7人前往处置。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12)

刚处置完警情,年轻的消防员已全身湿透。报警群众见状,拿起一条黄色毛巾,为消防员擦干湿漉漉的头发,仿佛自己家的孩子。

面对报警群众的热情,消防员有些羞涩,显得手足无措。

风雨交加,台风夜,这条“毛巾”,好暖!

向所有防台抗洪的人致敬!愿所有救援与被救的人平安!

来源:央视网

觉得不错,请点“在看”↘

逆战解说黄金弹头(跟着我走逆战)(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