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

今天看某新闻这样报导:

“9月3日,有不法分子将收购来的劣质枣经糖精钠温水浸泡,便可“生产”出卖相颇佳的青枣。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1)

其实,关于糖精枣的报道基本每年都有:

2011年09月新京报报导,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多位摊主都表示,他们卖的枣大多用糖精等泡过,并催红表皮,梨枣和冬枣是用糖精泡制最多的两类枣品;

2012年9月《都市快报》报导:在陕西调查鲜枣批发市场发现,用糖精泡枣加甜已经成了潜规则。

糖精枣的制作方法就是把青枣浸泡在兑了糖精等甜味剂的热水中。

首先需要声明的是,大多数的卖家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大枣变红,在大枣不成熟的季节卖个好价格,并非什么“劣质枣变青枣”。

但即使如此,这样浸泡出来的糖精枣真的没有不良影响吗?

第二招:摸一摸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2)

第三招:尝一尝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3)

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糖精枣

糖精钠和甜蜜素确实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但是,今年5月24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明确说明:

糖精钠、甜蜜素属于“限量限范围”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两种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范围”内,并不包含新鲜水果,也就是说新鲜水果中是禁止添加糖精钠、甜蜜素。

“糖精枣”中使用的糖精钠和甜蜜素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与“限量限范围”使用的原则相违背,属于滥用食品添加剂。

糖精是一种非营养性合成甜味剂,而且是化学合成的甜味剂之一。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4)

其甜度是蔗糖的200到700倍,1000倍的稀释水溶液仍有甜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高浓度高的溶液有苦味。(来源:食品添加剂书)

“糖精枣”致癌吗

“糖精”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不参与体内代谢、不产生热量、无营养价值,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

而且,资料显示当食用过量的糖精时,还有如下危害:

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长期”食用或导致营养不良,个别人会产生厌食行为;

若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可能会引发恶性中毒事件;

有些劣质糖精也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5)

很明显所谓“糖精的危害”或发生在过量食用、劣质糖精、任意添加这些情况下。

说回「糖精枣」,值得庆幸的是,青枣中的糖精含量不一定高,糖精的甜度高,使用量偏高风味会差,有苦味,糖精枣的口感就差了

吃了「糖精枣」,虽然对身体不好,但也不会发生网传的「致癌」。但这种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确属违规操作。

糖精枣会越来越少

在这里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糖精枣。

在现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没有买家就没有「糖精枣」,随着消费者辨别意识的提高,糖精枣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6)

在2012年,我和编辑走市场,发现多数消费者不知道啥样的枣是“糖精枣”,那时北京市场上的糖精枣能卖到10元-15元一斤。

而今年市场上的糖精枣仅仅卖到5块钱一斤,相反稍微青一点的枣和自然成熟的枣却贵了,并且糖精枣越来越少。

糖精枣不耐储藏容易变坏,最近去市场发现摊位上的糖精枣买的人很少,部分萎蔫变坏,有些摊贩老板直接会说,哪个是自然成熟的哪个是糖精枣。

作者:

怎么判断糖精枣和鲜枣(刚上市的枣有安全隐患)(7)

本文: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第二版郝利平聂乾忠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8。图片来源于MSN健康实验室专题。

*本文系茄子营养师特约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有转载,请留言与我们取得授权,谢谢!

*更多的科普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dietitian9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