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的书籍推荐(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

近年来,深圳图书馆开创性地设立了多个新型文化空间,以满足市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2013年11月,为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优秀文化,深圳图书馆创设了“南书房”服务区,致力将其打造为集阅读、活动与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经典阅读空间,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语文阅读的书籍推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语文阅读的书籍推荐(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

语文阅读的书籍推荐

近年来,深圳图书馆开创性地设立了多个新型文化空间,以满足市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文化需求。2013年11月,为倡导经典阅读,弘扬优秀文化,深圳图书馆创设了“南书房”服务区,致力将其打造为集阅读、活动与展示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经典阅读空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鼓励家庭阅读、共同培育“读书种子”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2014年初,深圳图书馆联合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启动“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活动,旨在向广大读者推荐适合当今中国家庭阅读与收藏的经典著作。该书目注重人文性、经典性和可读性,计划用10年时间,每年推荐30种经典图书,从而形成一般家庭经典书架的基本容量。

围绕该书目,深圳图书馆将继续依托《行走南书房》公益阅读杂志开展经典品读,邀请专家学者就书目所荐图书开展主题讲座,举办书目展、图书展、征文比赛、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为读者创造全方位、立体化的阅读体验。

古今经典图书灿若繁星,一份年度30种的书目自难穷尽。本书目依照推荐宗旨,所持选书原则如下:

一、推荐图书是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发行的正式出版物。

二、立足“家庭”亲子阅读需求,关注读物的可读性,部分入选典籍为选本或译注本。

三、经典图书需要时间淘洗和沉淀,入选图书侧重于历久弥新之作。

四、以文、史、哲经典图书为主,兼顾社会科学、科学普及读物。

五、为便阅读,推荐版本多为目前通行的较好版本。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不管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如何变化,中国家庭藏书、读书的传统还应持续下去。愿这份书目能为家庭经典阅读提供参考。

1、国语

推荐版本:陈桐生译注,中华书局 2013 年 4 月版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 史书,因所记史事可与《左传》相参证, 故又名《春秋外传》,旧传为春秋时左 丘明所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记载 西周春秋王侯、公卿、士大夫治国言论 的史料汇编。全书共 21 卷,分《周语》 《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 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事 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前后约 500 年,记述了西周末年至 春秋时期的“邦国成败,嘉言善语,阴阳律吕,天时人事逆顺 之数”等内容,其中周、鲁、楚三篇言论多为道德劝谏,齐、 晋、郑、吴、越等篇则多为计谋。《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 连属,且偏重记言,既以详尽的人物对话丰富了相关历史事件 的精彩细节,又以相对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当时说理散文的文学 水平,其中诸如“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为民者宣之使言” 等言论反映了时人的民本思想,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名家推介:

包罗天地,探测祸福,发起幽微,章表善恶者,昭然甚明,实与经 艺并陈,非特诸子之伦也。 ——(三国)韦昭《国语解叙》

吾读《国语》之书,盖知此编之十,一话一言皆文、武之道也。而 其辞宏深雅奥,读之味犹隽永。 ——(清)朱彝尊《经义考》

2、孔子家语通解

推荐版本:杨朝明、宋立林主编,齐鲁 书社 2013 年 11 月版

《孔子家语》与《论语》相仿,传 为孔子门人所撰,是专门记录孔子及孔 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但长期以来被 认为是三国王肃所作的伪书,及至当代 陆续出土的简牍帛书证明了《孔子家 语》的可靠性,该书重新引起世人的关 注。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孔子 家语》原有 27 卷,后经散佚,西汉时 由孔子后裔孔安国整理编次为 10 卷、44 篇,内容涉及孔子世 系、从政、周游、入周考察、问礼老子、与国君问对、与弟子 问答、七十二弟子事迹等,较《论语》更为全面生动,更能展 现孔子的人品和思想,是研究孔子生平及早期儒家思想的重要 参考。书中还有关于礼乐制度、历史自然的论述,亦是研究古 代社会、政治、经济、文物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所荐《孔子 家语通解》吸收现有研究成果,每篇正文前以“序说”通说全 篇,而后按段落分为“原文”“注释”“通解”三部分,可助 读者理解《孔子家语》。

名家推介:

这两本书(指《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我要仔细看看。 ——

相信这部书(指《孔子家语通解》)问世以后,更多学者会来集中 研究和讨论《家语》,《家语》的内容性质、成书过程、学术价值等问 题,都将逐次得到大家的共识。 ——李学勤《〈孔子家语通解〉序》

3、战国策

推荐版本:缪文远(1930—2012)、缪 伟、罗永莲译注,中华书局 2012 年 6 月版

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斗争尖锐而 频繁,于是有人专事研究外交策略,运 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盟国,打击敌 国,谓之纵横家。他们的游说之辞和权 变故事被汇编成《战国策》一书,可以 说是纵横家的实战演习手册。该书非一 时一人之作,初有《国策》《国事》《短 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不同写本,西汉末年刘向整 理编次为 33 卷,命名为《战国策》,后又经北宋曾巩补充重 编。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 中山等十一策,记述了从战国初年到秦统一约 240 年间各大诸 侯国合纵连横、缤纷多姿的历史面貌,以及纵横家相互游说、 辩论的连珠妙语,充分展现了古代先贤在语言和计谋方面的高 精境界。该书行文波澜起伏、雄浑恣肆,人物塑造栩栩如生, 且大量运用寓言,善于讽喻,其中“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 刺秦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名家推介: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亦可喜,皆可观。 ——(汉)刘向《战国策叙录》

盖由诗教之比兴,解散辞体而为韵文,则为楚《骚》之扬厉;诗教 之比兴, 解散辞体而为语言,则为《国策》之纵横。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

4、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398—445)

推荐版本:(唐)李贤(655—684)等 注,中华书局 2012 年 4 月版

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文 学家。他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 撷取各家史书之长,编撰有纪传体史书 《后汉书》,记载了上起汉光武帝刘秀 建武元年(25 年),下迄汉献帝建安 二十五年(220 年),整个东汉共 196 年的史事,合《本纪》10 篇、《列传》 80 篇、《志》8 篇。其中 8 篇《志》是后人从西晋宗室、史学 家司马彪的《续汉书》里取出补入的。该书史料骇详、取舍得 当,其编写体例亦有所创新,在过去已有的类传体例基础上创 设了《党锢》《宦者》等 7 种列传。范晔擅长文辞表述,笔势 纵放而娓娓动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大体能够做到“立论持平, 褒贬允当”。该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四 史”,在中国古代史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及深远影响。此外, 《后汉书》在传中还编入了有价值的政论和词赋,使得它与《汉 书》一样,成为一部兼具有一代重要文章总集性质的史学名著。

名家推介:

今读其书,贵德义,抑势利,进处士,黜奸雄。论儒学,则深美康 成(指郑玄),褒党锢,则推崇李、杜(指李固、杜乔)。宰相多无述, 而特表逸民,公卿不见采,而惟尊独行。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立论持平,褒贬允当,足见蔚宗(范晔,字蔚宗)之有学有识,未 可徒以才士目之也。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5、杜甫诗选注

(唐)杜甫(712—770) 推荐版本:萧涤非(1906—1991)选注, 萧光乾、萧海川辑补,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年 8 月版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 杜”。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 风格沉郁顿挫,以揭露社会动荡、政 治黑暗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 历史巨变,表达了儒家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 誉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杜甫的诗在文 学艺术上对后代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开创了“即事名篇,无复 倚傍”的新体乐府,打破了长期以来借用汉乐府旧题写时事的 局限,从而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 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发挥,为后代诗人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所荐《杜甫诗选注》由杜甫研究专家萧涤非注解,选取杜诗 281 首,以编年体方式编排,分为“读书游历时期”“困守长安时 期”“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四部分, 注重“以杜解杜”和“以史证杜”,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读性。

名家推介:

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 足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 ——(宋)司马光《续诗话》

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 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 独至于斯也。 ——(宋)秦观《淮海集》

6、梦溪笔谈

(宋)沈括(1031—1095)

推荐版本:诸雨辰译注,中华书局 2016 年 9 月版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 政治家、科学家。其所著《梦溪笔谈》 是一部记载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 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 作。全书凡 30 卷,含《笔谈》26 卷、 《补笔谈》3 卷、《续笔谈》1 卷,共 列条文 609 条,分故事、辩证、乐律、 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等 17 类, 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 医学、历史、考古、音乐、艺术等各领域。其中超过三分之一 的条文属自然科学,记载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 成就,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李元规的天气预测、孙彦先的虹 成因说、喻皓的《木经》、“团钢”“灌钢”技术及石油应用 等,亦阐释了沈括本人的科研成果,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史 上的坐标”。

名家推介:

在宋代,出现了一种称为“笔记”或“笔谈”的文献,在这些文献 中可找到许多科学观察的结果。《梦溪笔谈》是这类文献中的代表作。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我国文学家之以科学著称者在汉有张衡,在宋则有沈括……正当欧 洲学术堕落时代而我国乃有沈括其人潜心研究科学,亦足为中国学术史 增光。 ——竺可桢

7、读史方舆纪要

(清)顾祖禹(1631—1692)

推 荐 版 本 : 贺 次 君 、 施 和 金 (1944—2012)点校,中华书局 2005 年 3 月版

顾祖禹,字景范,清代历史地理学 家,其代表作《读史方舆纪要》是一部 规模宏大的历史地理著作。全书正文凡 130 卷,280 万言,首为历代州域形势 9 卷,记述历代王朝的盛衰兴亡和地理 大势;次为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114 卷,分叙其名山、大川、重险,以及各府、州、县之疆域、沿 革、古迹、山川、关津、镇堡等,同时记载其地发生的历史事 件,剖析其战守利害;再为川渎 6 卷,专叙《尚书·禹贡》所 载山川的经流源委及漕河、海道;末为分野 1 卷;另附《舆图 要览》4 卷,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及至边疆、漕运等皆有图说。 前 9 卷以朝代为经、以地理为纬,后面分省则以地理为纲、以 朝代为目,可谓脉络井然、浑然一体。该书内容丰富、考订精 详,着重于山川险易及古今战守成败之迹,历来为兵家所重, 被誉为“古今之龟鉴、治平之药石”,至今仍是研究历史地理、 军事地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

名家推介:

取材富,考窍精,不出户庭,周知天下,视少文壁上一丘一壑,相 去何啻倍蓰?其笔势纵横,又如子长,文得所历,探益遨翔容与,奔放 靡极,宛溪汹善游哉! ——(清)熊开元《读史方舆纪要序》

景范之书,实为极有别裁之军事地理学,而其价值在以历史事实为 根据。其著述本意,盖将以为民族光复之用。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8、阅微草堂笔记

(清)纪昀(1724—1805)

推荐版本:韩希明译注,中华书局 2014 年 2 月版

纪昀,字晓岚,号石云,清代政治 家、文学家,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 官。他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 文,尤长于考证训诂。《阅微草堂笔记》 是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志怪小说,也 是他唯一一部面向大众的通俗作品。全 书共 24 卷,约 1200 篇,主要记录了作 者的家庭轶事及其收集的各种流传于民间的乡野怪谭和新奇 故事,包括官场见闻、炎凉世态、风土人情、京师风尚、边地 民俗、奇闻轶事等。全书用大量篇幅描述鬼狐精怪,当中的狐 社会、鬼世界一如人类社会,意在以鬼神祸福、因果报应之说 劝善惩恶,对民众进行伦理教化,以期巩固社会制度、整饬社 会秩序。该书行文有意模仿晋宋笔记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在 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 相媲美的作品,被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壁”。

名家推介:

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 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 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 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阅微草堂笔记》是一部成就很高的笔记小说,它的写法和作用, 都不同于《聊斋志异》。直到目前,它仍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其他 同类作品不能超越的位置。它与《聊斋志异》是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 ——孙犁《关于纪昀的通信》

9、国学概论

章太炎(1869—1936)

推荐版本:曹聚仁(1900—1972)整理, 中华书局 2009 年 5 月版

章太炎,初名学乘,后改名为炳 麟,号太炎,近代学者、思想家、革 命家,清末民初民族革命的代表人物 之一,其一生精研国学,对儒佛典籍、 周秦诸子、语言文字等均有高深的学 养和独到的见解。《国学概论》是 1922 年章氏在上海讲演国学的记录稿,由 现代作家曹聚仁整理成书,意在用浅显的语言将其淹博的学问 传授给年青人。作者以“六经皆史”的理念贯通全书,主张不 能“以古论今,也不可以今论古”,依次分别对传统经学、哲 学、文学各方面作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各时代学术发展源流、 各学派著名学者作系统梳理与精要评价,并提出了促进国学进 步的三个方法:比较知原、直观自得、发情止义。该书篇幅不 大,但对国学所包括的内容均有涉及,眉目清楚,旁征博引, 可作为了解国学的入门读物。

名家推介:

清代的汉学家,最精校勘训诂,但多不肯做贯通的功夫,故流于支 离破碎……到章太炎方才于校勘训诂的诸子学之外,别出一种有条理系 统的诸子学。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于考据训诂,从小学入手,以朴学为基,以玄学致广大。对古今东 西学问,识其流变,观其会通,穷其指归,清代三百年学术中,并世无 第二人。 ——许寿裳《章炳麟传》

10、张居正大传

朱东润(1896—1988)

推荐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8 年 2 月版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明代 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任内阁首 辅,以推行“万历新政”闻名。朱东 润,当代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尤其擅长人物传记写作,被誉为中国 现当代传记文学的开拓者。其所著《张 居正大传》写于 1941 年,记述了张居 正从荆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起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万历 首辅、神宗皇帝老师以及明朝中兴的奠基人的故事,被誉为“20 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全书力求对张居正作一客观公正的评价, 既树立了其大刀阔斧、力挽狂澜的改革家形象,也对其为达目 的不择手段的行径有所展示,有助加深读者对张居正的理解。 更难得的是,作者时刻将张居正个人的经历与朝局和时代的大 背景紧密相连,从而侧面反映了明王朝晚期的政治环境和社会 风气,让人对传主所置身的那个时代有更清醒的认识与反思。

名家推介:

在张居正那里,大火就是清凉界。他是以这样的气概,这样的穿透 精神,这样的身于“一身万死”的事业。他不但以赫赫威势弹压群臣, 强力推进改革,而且还以道与皇室展开激烈博弈。 ——马立诚

汉唐以来,以功业炳史册者夥矣。至若意量广远,气充识定,志以 天下为己任而才又能副其志者,则惟明张江陵(指张居正)一人而已。 ——蒋廷黻

11、宋诗选注

(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不能写作者及介绍,一直审核通不过)

12、射雕英雄传

金庸(1924—2018)

推荐版本:广州出版社 2013 年 4 月版

金庸,本名查良镛,当代武侠小说 作家、新闻学家、评论家,著有《射雕 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笑傲江湖》等 15 部武 侠小说。其中《射雕英雄传》最初连载 于 1957—1959 年的《香港商报》,是 “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被认为是金 庸小说创作真正取得成就的标志。该书 以南宋为历史背景,通过主人公郭靖在江湖历练和闯荡的经 历,反映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 族主义情愫。该小说时代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 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上,小说坚持以创造个性 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角色:如淳朴 忠厚、侠烈肝胆的郭靖,聪明伶俐、多才多艺的黄蓉,贪恋富 贵、忘恩负义的杨康等,克服了旧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单一、呆 板的毛病。该书被公认是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模式、新格局与 新时代的一部作品,在华语文坛具有深远影响力,并多次被翻 拍成影视作品。

名家推介:

《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武侠小说“巨匠”的地位,人们不再怀 疑金庸能否写出大作品来。 ——倪匡

金庸小说的情节结构,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我敢说,在古往今来 的小说结构上,金庸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冯其庸《〈金庸笔下的一百零八将〉序言》

13、木心诗选

木心(1927—2011)

推荐版本:童明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5 年 9 月版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 当代作家、画家,代表作有《琼美卡随 想录》《西班牙三棵树》《温莎墓园日 记》等。《木心诗选》精选于木心生前 自订的全部 6 种诗集——《我纷纷的情 欲》《西班牙三棵树》《伪所罗门书》 《巴珑》《诗经演》《云雀叫了一整天》, 共 7 辑、158 首,从最早期的《阿里山之夜》,到最为人熟知 的《从前慢》,以及追模古风的诗经体四言诗等均有收入。木 心的古诗明快、飒爽,近于魏晋,而新诗清淡、自然,有如《诗 经》。就现代诗而言,木心的诗有散文化的特点,用词造句近 乎口语,干净朴素,看似没有对仗押韵,其实有内在的节奏, 极有韵味;木心有时亦将诗歌小说化,用凝练的语言勾勒出情 节、结构完整且充满细节的诗体故事。在思想性而言,木心的 诗充满了形而上的哲思,包含对命运、时间、人生等议题的追 问,诗与思浑然一体。

名家推介:

木心的诗要浅吟低唱,他是很沉稳的,最讨厌滥情、喧闹,你必须 静了才能看他的画、读他的诗。诗人都是来自纯灵的世界。 ——童明

现在流行“小清新”,木心有点“老清新”。其实木心这种小机灵 也蛮好,就像是风铃一样,叮当作响,很惬意,但“木铎金声”才令人 震撼的,不是风铃的那种叮叮当当。 ——张柠

14、平凡的世界

路遥(1949—1992)

推荐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 年 5 月版

路遥,原名王卫国,当代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人 生》等。其中《平凡的世界》被誉为 “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 学奖。全书共三部,100 余万字,讲述 了 1975—1985 年十年间黄土高原上双水村的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 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孙家兄弟俩齐头并进又相互映 衬,其兄孙少安 13 岁就辍学回家务农,后办砖厂起家致富; 其弟孙少平求学、教书,后出外打工、挖煤。小说通过对兄弟 俩的两条人生之道的曲折延伸,把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 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 刻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既平凡又壮美 的人生画卷。小说气势恢宏、感人励志,其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是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统的自 觉继承,产生了广泛的现实共鸣与深刻的社会影响。

名家推介:

路遥的精神世界是由普通劳动者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他在当代 作家中最能深刻地理解这个平凡世界里的人们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他本 身就是这个平凡世界里并不特别经意而产生的一个,却成了这个世界人 们的精神上的执言者。 ——陈忠实《告别路遥》

《平凡的世界》具有史的骨架、诗的品格,它的内里涌动着深沉的 激情,这是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来源。 ——雷达《诗与史的恢宏画卷——论〈平凡的世界〉》

15、活着

余华(1960—)

推荐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 年 6 月版

余华,当代作家,先锋派文学代 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活 着》一书围绕“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中心思想,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主人公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借此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作者用类似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风格,以“零度介入”的方式,不对苦难人生作明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渗透,好似站在“非人间的立场”,客观 冷静地叙述人间的苦难,从而展现了《活着》的悲剧美。“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 难、无聊和平庸。

名家推介:

《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 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 之间苦苦挣扎。余华加诸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华盛顿邮报》

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 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优美、善良的时刻……《活着》是 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 ——《西雅图时报》

16、马可波罗行纪

(意)马可·波罗(1254—1324)

推荐版本:(法)沙海昂(1872—1930) 注,冯承钧(1887—1946)译,上海古 籍出版社 2014 年 3 月版

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商人。 他生于威尼斯一个商人家庭,据称 17 岁时随父亲前往中国,在中国游历了 17 年始回国。随后由他口述旅行见闻, 鲁思梯谦笔录为《马可波罗行纪》。全 书共四卷,第一卷记载了作者一行人东 游沿途见闻;第二卷记载了蒙古大汗忽必烈和都城见闻,以及 南行至杭州、福州、泉州及东部沿岸等情状;第三卷记载日本、 越南、印度、印度洋沿岸及诸岛屿;第四卷记载成吉思汗后裔 诸鞑靼宗王的战争。每卷分章,每章叙述一地的情况或一件史 事,共 229 章。虽然学界对马可·波罗究竟是否来过中国尚存 争议,但不可否认,该书是欧洲人撰写的第一部详尽描绘中国 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游记,打开了欧洲人的地理和心灵视野, 对 15 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所荐版本 由法裔华人沙海昂作注,采摭甚繁,同时转为新文体,较适合 当代读者阅读。

名家推介:

马可·波罗的书引起了我对东方神秘的向往……在我的航行中,很 多次是按《马可波罗行纪》里说的去做的。 ——(意)哥伦布 《马可波罗游记》

问世后,在欧洲广为流传,被称为“世界一大奇 书”。《游记》首次向西方打开了神秘的东方世界的大门,第一次较全 面地向欧洲人介绍了中国物质和精神文明。 ——邬国义《马可波罗及〈游记〉在中国早期的传播》

17、政府论

(英)洛克(1632—1704)

推荐版本:瞿菊农(1901—1976)、叶 启芳(1898—1975)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 11 月、1964 年 2 月版

约翰·洛克,英国思想家、哲学 家,经验主义的开创者,系统阐述宪 政民主思想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 的第一人。出版于 1690 年的《政府论》 是他的政治理论代表作。全书分为上 下两篇,从理论上为资产阶级统治及 其新制度进行辩护和总结。上篇是“破”,集中驳斥了当时占 统治地位的君权神授说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为“立”,通过论 述公民权力的起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而探讨政治社 会中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权力相互关系,指出确立公民政府的目 的所在,正面论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该书使洛克成为古典自 由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并对后世的现实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杰弗逊等众多西方思想家和革 命家都曾从中汲取营养,启蒙运动、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等 也都有其烙印。

名家推介:

17 世纪和 18 世纪自由理论之父是约翰·洛克。 ——(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洛克无疑是自由主义的首要的伟大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著作明显促 进了自由主义和自由主义民主政府的发展。 ——(美)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

18、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

推荐版本: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年 12 月版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物理学家,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他从 65 岁开始写自传,直至他临终那年完 成。全书分四部,讲述了他从一个贫困 家庭的孩子,经历学徒、经商、办报、 从事公益、出任议员,最后成为开国元 勋之一的成长经历。这一经历与美利坚 民族的成长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说无论从生活经历 上,从人生理想上,甚至从哲学理念上,富兰克林都是个地地 道道的美国的“代表人物”。这部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 之作,它用朴实亲切的语言摆事实,用幽默风趣的口气讲道理, 把人与事讲得活灵活现,令人读来仿若在听一位智慧长者讲故 事;这亦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的励志奇书,当中包含了人 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 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名家推介:

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 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都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最大 的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 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美)乔治·华盛顿

研究了富兰克林的传记,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这位美国人 民献给全人类的伟大人物能受到普遍的尊敬和钦佩。 ——(苏联)卡皮察

19、希腊神话与传说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1792—1850)

推荐版本:高中甫、关惠文、高翬、晓 华译,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8 年 5 月版

古斯塔夫·施瓦布,德国浪漫主 义作家,《希腊神话与传说》是他影 响力最大的作品。该书原名《古代最 美的传说》,是主要依据荷马的《伊 利亚特》《奥德赛》两部史诗,并结 合其他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以及希腊作 家的文学作品改写而成的普及性读 物。全书分为“希腊神话”“特洛伊的传说”“奥德修斯的传 说”“坦塔罗斯家族的最后一代”“埃涅阿斯”五部,引人入 胜又娓娓动听地讲述了希腊诸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神的故事 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而英雄传 说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 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是古代人民集体 力量和智慧的化身。该书将凌乱复杂、矛盾歧出的希腊神话和 传说加以整理编排,使其前后贯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 系,增强了可读性,为读者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识古希腊乃至 欧洲文化的窗口。

名家推介:

希腊的神话和史诗是发展得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 魅力。 ——(德)马克思

希腊神话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最宏伟的成就,也是欧洲文艺作品 所最常取材的渊薮。有人说,不懂得希腊神话,就简直没法去了解和欣 赏西方的文艺,这话是不错的。 ——郑振铎

20、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1828—1905)

推荐版本:金桔芳译,中信出版社 2019 年 1 月版

儒勒·凡尔纳,法国小说家、剧作 家、诗人,擅长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奇 异多姿的想象,代表作有“海洋三部曲”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以及《八十天环游世界》等, 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 里》的主人公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 在追捕独角鲸的过程中意外落海,命悬一线之际,却发现了不 可思议的秘密——“鹦鹉螺号”潜水艇。在尼莫船长的邀请下, 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登上了“鹦鹉螺号”,展开了一段惊 心动魄的海底冒险。小说悬念迭出,趣味盎然,以极具想象力 的笔触带领读者饱览瑰丽壮美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海底 生物,一起经历海底狩猎、探访古城废墟、打捞沉船财宝、击 退土著人进攻等惊险奇遇,展现了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也塑造了勇敢坚韧、开拓进取的人物形象。该书极具科学启发 性,书中许多当时奇妙无比的构想到了 20 世纪几乎都成了现 实。

名家推介:

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极妙,我读到它的时候,已是成年人,仍使我大开眼界。他的构思发人深省,情节引人入胜,他是天才大师。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我读四五年级时就开始看科幻小说,那时候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儒勒·凡尔纳,印象最深的作品是《海底两万里》和《地心游记》。 ——刘慈欣

21、玩偶之家

培尔·金特 (挪威)易卜生(1828—1906)

推荐版本:夏理扬、夏志权译,民主与 建设出版社 2018 年 9 月版

亨利克·约翰·易卜生,挪威戏剧 家、诗人,代表作有《社会支柱》《玩 偶之家》《培尔·金特》等。三幕剧《玩 偶之家》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从爱 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 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 程,由此揭示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婚姻问 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 等而斗争。五幕诗剧《培尔·金特》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 放浪、历险、辗转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 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同时也展现了近代欧洲光怪陆离 的社会生活风貌。“五四”时期,易卜生的作品经鲁迅、胡适 等新文化派学人大力推崇,掀起了一股“易卜生热”,为新文 化运动提供了推翻传统、追求自由的思想资源。所荐译本首次 直接从挪威文译成汉语,修补了前人译作的讹误,更传神地表 达了易卜生作品的文学魅力。

名家推介:

易卜生最可代表 19 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的精华。……娜拉抛弃了家 庭丈夫儿女,飘然而去,只因为她觉悟了她自己也是一个人,只因为她 感觉到她“无论如何,务必努力做一个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狄更斯、托尔斯泰、司汤达、雨果、甚至巴尔扎克,他们笔下没有 一个人物能像培尔·金特那样朝气蓬勃、精力过人,又肆无忌惮。培尔·金 特为易卜生而生,易卜生也为培尔·金特而存。 ——(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

22、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1835—1910)

推荐版本:张友松(1903—1995)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年 10 月版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霍 恩·克莱门斯,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做过报童、排 字工人、水手和新闻记者等,1863 年 开始使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代 表作有《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 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哈 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的社会面貌为背景, 描写了主人公哈克贝利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离家出走并与黑 奴吉姆结伴乘坐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一路上相互依靠,结 下深厚友谊。它讲述了一个由勇气、智慧与爱心编织而成的动 人故事,塑造了一个不愿受“文明”社会约束、一心想回归大 自然、聪明机灵但又不乏同情心的美国顽童形象,揭示了蓄奴 制度和种族歧视的黑暗罪恶。全书娴熟、恰到好处地使用多种 方言俚语,文笔幽默诙谐,现实主义刻画与浪漫主义抒情水乳 交融,对美国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名家推介:

整个现代美国文学都来源于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这是我们最优秀的一部书,此后还没有哪本书能和它匹敌。 ——(美)海明威

哈克的形象是永恒的,堪与奥德赛、浮士德、堂吉诃德、唐璜、哈 姆雷特等举世闻名的文学典型相媲美。 ——(英)T.S.艾略特

23、绿野仙踪

( 美 ) 莱 曼 · 弗 兰 克 · 鲍 姆 (1856—1919)

推荐版本:童天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8 年 3 月版

莱曼·弗兰克·鲍姆,美国儿童 文学家,被誉为美国“童话之父”, 其所著《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 史上首部广受赞誉的童话。该书讲述 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奇幻冒险,小姑娘 多萝西被龙卷风卷入一个陌生而神奇 的国度,好心肠的女巫告诉她,只有奥兹国的大魔法师才能送 她回家。在寻找奥兹的途中,她遇到了希求得到智慧头脑的稻 草人,期盼拥有鲜活心脏的铁皮人,以及渴望得到勇气的胆小 狮子。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上患难与共、喜悦同享,一起度过 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奇特旅程,最后都实现了各自的心愿。这部 现代童话充满了智慧、勇气和爱,书中奇妙梦幻的场景、扣人 心弦的情节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让人惊叹和着迷。该书初版于 1900 年,在之后的 20 年间,作者还创作了 13 部续集,形成了 庞大的“奥兹童话王国”。百余年来,该系列被译成多种语言, 根据其所改编的动画片、电影、舞台剧等也风靡全球。

名家推介:

想象是童年的光彩,童话是想象的翅膀,和安徒生、格林的童话不 同,《绿野仙踪》是一本新童话,它的故事发生在完全想象出来的世界 里,靠着想象你便能与多萝西同行了,那会是多么幸福的感觉。 ——梅子涵

《绿野仙踪》远远超过当今的一切儿童文学作品,是一部至高杰作, 蕴含了幽默与星星点点的哲学思考,成为改变孩童心灵的力量。 ——《纽约时报》

24、菊与刀

(美)鲁斯·本尼迪克特(1887—1948)

推荐版本: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 商务印书馆 2016 年 8 月版

鲁斯·本尼迪克特,美国当代文化 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菊与刀》是其 学术代表作。该书原为一份以二战时拘 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为研究对象的报告, 作者根据文化模式理论,运用文化人类 学的方法,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 学及电影,推断出日本政府会投降、美 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等结论。二战结束后,事态发展一如其所 料,故而引起了社会的热烈反响。全书以“菊”(日本皇家家 徽)和“刀”(武家文化)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 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 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由此入手,作者进而把日本文化的特 征概括为“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 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该书观点新颖、洞察深刻, 被称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研究日本文化的经典著作。

名家推介:

日本是个极其矛盾的民族,柔美的花与刚烈的刀可以同时被人尊为 至美而刚柔相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 在对日本文化深感好奇的西方人中影响力最为深厚。她着力阐述日本传 统文化之二元性,她也领悟到了这种矛盾性。 ——(日)三岛由纪夫

一个岛上的小国,竟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亚洲、 美洲,甚至非洲,真是令人深思,我了解这个民族就是从《菊与刀》开 始的。 ——(美)乔治·布什

25、了不起的盖茨比

(莫名其妙,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不能写作者及介绍,一直审核通不过)

26、喧哗与骚动

(美)威廉·福克纳(1897—1962)

推荐版本:李文俊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 年 10 月版

威廉·福克纳,美国作家,意识流 文学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长篇小说《喧 哗与骚动》讲述了美国南方没落地主康 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游手好 闲、嗜酒贪杯,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 人,夫妻二人关系冷漠,相互鄙夷,孩 子们之间也充满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长 子昆丁顽固保守,因妹妹凯蒂未婚先孕而恨疚交加,竟至溺水 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先天性痴呆症患者。 全书通过三个儿子的内心独白,围绕凯蒂的堕落展开,最后由 黑人女佣迪尔西对前三部分的“有限视角”作一补充,归结全 书。小说把同一个故事写了四遍,这四种不同的叙事,各自成 立,相互印证,却无冗余,如若一曲文字的交响乐。作为美国 南方小说的高峰,该书以现实主义笔法描写了南方贵族的命运 兴衰,表达了对南方文化衰落的悲悯,以及对现代人精神堕落、 人格异化的痛苦。

名家推介:

福克纳对小说结构有很大的创造,他的小说结构非常细腻、复杂, 他把不同的叙述者组合在一起,使内容更紧凑。他是第一个让我一边看 小说一边记笔记的作家。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你对福克纳的五体投地,其实是来源于他一个个文本对你的压迫, 你甚至感觉他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没有一个作家能企及他的丰富、开 阔、庞杂与统领万物。 ——苏童

27、雪国

(日)川端康成(1899—1972)

推荐版本:叶渭渠(1929—2010)、唐 月梅译,南海出版社 2013 年 8 月版

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觉派作家, 他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 想和虚无主义影响,代表作有《伊豆 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山音》 《古都》等。其中《雪国》是他第一 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东京的舞蹈艺术 研究家岛村三次前往白雪皑皑的北国 山村,与当地的艺妓驹子,以及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 的爱恋纠葛。小说秉承日本传统文学行文严谨的传统,其写实 的笔调和细致的描摹给人以真切、精致、优美之感;同时又有 所取舍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技法,以岛村的意识流动来推动故 事发展,使得情节朦胧而跳跃、人物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呈 现出一种虚幻的氛围。书中弥漫着独特的“物哀”美观——绚 烂哀伤的爱情美、素雅幽静的色彩美、超凡脱俗的女性美、悠 远空寂的精神美,和人生的一切都是“徒劳”、命运的轨迹早 已注定的虚无感,令人读来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

名家推介:

昨日始读川端康成的《雪国》,虽未尽毕,然亦不能释手。其细致、 精确、优美、真切,在我读过的几篇中十分明显。 ——曹禺

从《雪国》开始,对人物心理刻画更加细腻和丰富,更加显出作家 饱含热情的创作个性。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与继承了 纯粹的东方传统的文学模式,在唯美精致的叙事技巧里,处处可见纤细 韵味的诗意。 ——1968 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28、爱的艺术

(美)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

推荐版本:刘福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 年 1 月版

艾里希·弗洛姆,德裔美籍心理 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代表 作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 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其中,《爱的艺术》指出,爱情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 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 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 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那么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 永远得不到满足。爱是一门艺术,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需要 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该书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爱情与 性有着莫大关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后者决定前者的判断,提出 了一个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爱情观。在这里,爱不再过于褊狭 地指向男女之爱,也并非通过磨练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 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

名家推介:

五十年前当艾里希·弗洛姆发表《爱的艺术》时,可以说,他是第 一个研究“爱”和“爱的能力”的学者。……《爱的艺术》一书在心理 学界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其结果就是人们开始对爱情这一话题进行大量 研究并作出无数建议,规模之大今天已无法估量。 ——(美)莱内·芬克《艾里希·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我想,每个看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这本书以一种特别 亲切的方式把我们带入爱的真谛的范畴,它会让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自 己的心灵,并去挖掘内心隐藏的秘密,让我们成长和成熟。 ——李健鸣

29、第二性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

推荐版本: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年 9 月版

西蒙娜·德·波伏瓦,法国存在 主义哲学家、作家,所著《第二性》 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进行了历史的哲 学的思考,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 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 一本书”。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分“事实与神话”从生物学、精神分 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剖析女性变成“第二性”的 原因,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揭示男性意识对女性社会性别 的压抑;第二部分“实际体验”从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出发, 对女性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及可能遇到的经历进行正面考察,深 刻揭示了女性的处境和现状。作者大量引用已有的科学、历史 及存在主义哲学概念来构建女性主义的理论范畴,使该书成为 了第一部自成体系且独具理论色彩的女性主义著作。在理论构 建的基础上,作者也指出了女性解放的实现途径——获得经济 独立,冲破“内在性”意识,实现女性的生存价值。

名家推介:

《第二性》对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部著 作用大量哲学、人类学、历史、文学及轶事材料证明:女性的自由的障 碍不是其生理条件,而是政治和法律的限制造成的。 ——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

西蒙娜·德·波伏瓦比任何人都更好地体现了将小说与哲学结合在 一起。……她在重要的《第二性》中将这些观点用于社会问题,如妇女 处境的问题。 ——(法)加埃唐·皮孔《法国新文学概观》

30、自私的基因

(英)理查德·道金斯(1941— )

推荐版本:卢允中、张岱云(1932— 1996)、陈复加、罗小舟、叶盛译,中 信出版社

2018 年 11 月版 理查德·道金斯,英国进化论生物 学家。其代表作《自私的基因》以充满 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 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 该如何认识自己?”等重要命题。作者 在书中提出大胆创见:基因是构成生命 的最基本的单位,人生来自私,和其他 生物一样,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 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全 书最具颠覆性的是作者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 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 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 只有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该书的观念颠覆了 以往大众对自身的看法,在社会各界引发巨大反响,是一部不 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

名家推介:

《自私的基因》很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不动声色地 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尽管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却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 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与文明的目的,可能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刘慈欣

达尔文的进化论 100 多年后,又在新的科学水平上出了更新的版本,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就是一个饶有兴味、颇富挑战性的新版本。 ——吴国盛

以上图书均可至微信小程序“菠萝借书”平台借阅,方便快捷,快递包邮。上百万纸质书等你来阅,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