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央企(一家神奇的央企)

01

上海今年火了几位博士,徐博士、士等,优秀的博士们在枯燥的科研生活之余,不忘上书“房事”。

去年底徐博士给上海市委领导信箱写了一封实名信。作为一名刚博士毕业落沪上海的新上海人,徐博士看了半年房,屡摇不中,接连不中且连选房的机会都没有。

对于智商高、自我感觉良好的博士一族来说,徐博士心中一万只草泥马,情绪很激动,在信中这样写到:

这本是个人运气或者是个概率问题(我相信公证处公平公正的摇号结果),但是实际上参与竞争摇号的买房者中不少是连楼盘都没有到过的投资客和公司法人,以投资为目的的集体摇号行为。

为什么有央企(一家神奇的央企)(1)

徐博士还建议推出优先无房家庭以及二胎家庭优先摇号的政策,同时要严查离婚买房、经营贷买房、代持买房等擦边球行为,以平人心,稳定市场。

这封实名信很快开始“刷屏”,在徐博士写信的一个月后,2021年1月21日,上海楼市调控新政“沪十条”应声出台,“离婚3年内套数按离婚前计算”、“优先无房家庭”等,都与徐博士的诉求不谋而合。

有网友戏称,“徐博士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上海滩的购房规则”。

人红是非多,就在徐博士享受胜利喜悦之时,舆论中指责其的声音频出,认为其打着“人才”名义,想要优先获得摇号资格,还有说徐博士本身是富二代,看的都是网红盘都是千万级豪宅。

有得必有失,有媒体采访到了这位徐博士,徐博士说自己刚刚和女朋友分手,恢复单身状态,现在感情属于纠结期。

一首歌送给徐博士: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

02

徐博士苦于摇不到房,张硕士则苦于自己买到的房学区出了问题。

张硕士也不简单,毕业于985硕士,太太是985博士,硕博携手,去年购置了上海普陀区臻如府项目的房子。

4月中,中海臻如府开始交房,但当初规划承诺的上师大附四却了无音讯,因为土地收储问题无法落地,1500余户家庭的孩子面临无学可上的情况。

受徐博士“上书”的启发,张硕士和其博士太太一合计,也选择了“上书”,但言辞相对中肯:

真如作为上海城市副中心应该引入教育集团和优质教育资源相匹配,否则真如副中心无法引入高层次人才,发展前景堪忧。

和张硕士一样操心焦虑的臻如府业主还有一大批,在当初购买臻如府这个项目时,开发商相关对外宣传和销售人员是明确表达了学区这个概念的。

一位业主告诉天雷,开发商中海地产在臻如府的项目沙盘展示上明确标注了规划中的上师大附四学校。但业主们再找开发商沟通此事,开发商却说当初只是沙盘展示,并未明确一定有该学校配置。

天雷了解了一下,上述提到的“土地收储问题”比较复杂。有业主告诉天雷,石川春晓以北的规划新建学校用地迟迟未能收储,这里面牵涉到市民政局和普陀区规划资源局等,从2017年一直拖到了现在。

业主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应此问题,但均未有“奇迹”出现。

为什么有央企(一家神奇的央企)(2)

针对张硕士的“上书”,有关部门还是给到了回复:依据真如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发展,已对真如地区的教育资源布局进行研究,待规划落定后将推动项目实施。

但对于张硕士和众多中海臻如府的业主来说,购房前心心念的学区没有兑现,说什么都是无意义的了。

03

除了未能兑现的学校,张硕士和大批臻如府的业主们还发现,刚刚交付的臻如府项目质量问题层出不穷,和开发商沟通方面也并不顺畅。

一位业主跟天雷吐槽,中海臻如府最近交付,车库积水,房间渗水漏水,消防设备未完成安装,门禁系统就是摆设。业主反应问题,中海态度蛮横恶劣。这样的房子是如何达到验收标准的?监理公司有没有按规章制度落实监理责任?

某业主说,交付的项目几乎是半成品,许多地方都是未完工状态,开发商强行交付。

业主们向很多媒体进行了投诉。新民晚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指出中海臻如府项目的诸多交付问题:外墙脱落、立面鼓包、精装缩水等。

2019年购买的新房,本应在2021年4月完工交付,但小区多幢住宅楼的外立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墙脱落、立面鼓包情况,凹凸不平、斑驳不堪,肉眼清晰可辨。

更令业主们气愤的是,多方反映后,开发商只是采取了铲除“问题”墙皮,“小修小补”“遮遮掩掩”,问题并未解决,隐患仍未排除。

为什么有央企(一家神奇的央企)(3)

业主告诉天雷,开发商在协调会已承认存在外立面问题,但未正面处理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1、区别对待。处理二期,不处理一期;

2、避重就轻。即使是二期,只修南面接缝处,对北面及东西墙面明显不平整视而不见。

3、偷换概念:以外立面空鼓正在整改为由,拒绝处理大面积的外立面不平整,实则中海臻如府二期5幢楼 一期3幢楼外立面真石漆大面积不平整,部分区域甚至未交房前即墙皮脱落,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有业主对开发商中海地产在工程管理和施工管理方面提出了质疑,认为该项目工程并未交给一家口碑和实力并重的总包单位,而是分配给了规模小的施工方,只考虑成本不考虑品质。

04

中海地产有个称号“利润王”,但最近几年的产品口碑确实不敢恭维,各地深陷“质量门”。

3月天雷写了一篇《寒风中的下跪者》,目前中海云麓里的业主同样也还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颜建国时代”下的中海,在竭力捍卫“利润王”这个铁帽子同时,加速扩张。颜建国2016年底接任中海掌门之后,提出2020年4000亿的扩张战略,致力于以利润为前提的“高周转”。

据媒体报道,中海业务增速放缓始于“郝建民时代”。2013年8月,郝建民掌控中海地产,先后完成了对母公司中建股份地产业务的整合,和中信旗下地产业务的并购;但其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引发中海高层人事动荡,出现了史上最大一波离职潮。

中建系出身的颜建国,也在这波离职潮中离开中海,2014年6月赴任龙湖副总裁。直到2016年11月郝建民辞任,颜建国才重新回归中海。

有媒体分析,颜建国的回归,系中海地产整合中建地产后人事斗争的结果。重组背后,中海前任董事会主席孔庆东为“阻击”中建系统人马入主中海,以自己提前退休为条件,扶持郝建民上位。但郝建民不久后亦被调查,由中海地产董事会副主席肖肖接任过渡,直至颜建国从龙湖回归。

分析人士指出,颜建国执掌下的中海地产开局很猛,但后劲不足。最近几年明显表现出规模徘徊不前、盈利能力指标连续下滑的局面。

今年的业绩会上,颜建国罕见缺席,有媒体和投资者均提出质疑:颜建国此次的缺席,是否要向外界传达放权的信号?

中海方面虽然对此进行了否认,但此举还是引发了外界的猜想,中海“巨大的改变”是否已经山雨欲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