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

《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

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1)

经常会使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个古语,对它的意思理解的是,只允许当官的行使特权,当官的能放火,百姓连点个灯的权利都没有,我一直以为它就是指管理层实施双标政策,对自己宽容、宽大,却对底下的人严格要求甚至苛责。做官的权利很大,自己四处放火都可以,可怜的老百姓连点个灯都不敢为……大错特错,我居然是凭字面意思自己误读了它啊。

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2)

读了《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第一篇 古文故事就令我灼心脸红了啊。“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出处原来是这样的:有个州官,名叫田登。他忌讳自己的名讳,不允许人们说“灯”字(谐音都不可以)。有人说了点灯,他听到了就命人拖下去打了五十大板。而马上元宵节了,按习俗要摆放三天的花灯,若不能使用“灯”这个字,那这个告示可怎么写呢?

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3)

下人想了个办法,最后贴出了告示:本州依照惯例,放火三日!

许多人看了告示不明就理,纷纷猜测这官府真的要放火三日吗?后来人们终于知道了,是为了避开“田登”的名讳啊。仗着自己是个官,就肆意妄为,留下一个这样的笑柄,真是遗臭万年。

漫画嘲笑“买椟还珠”的解读,算是一种新意。但是我还是害怕这种新解会误传,让成语本来的意思发生质变。文字游戏不是不能玩,但是传统文化真不是儿戏了。漫画是这样解释的:为了卖掉家里的珠宝,这位儿子绞尽脑汁想策略,最后制作了精美的盒子作为珠宝的包装,拿出去卖的时候,居然有人拿一两黄金来买这颗珍珠,买贵了不说,临走还要把珍珠还回来,只要那个精美的盒子。这儿子百思不得其解:原来他出一两黄金只为买一个盒子?我明明卖的是珍珠啊,而珍珠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

“买椟还珠”的原解是:楚国人在郑国卖珠宝,他拿木兰这种高级木料做成盒子,用桂椒香料熏香,用珠玉点缀,用玫瑰玉石装饰,用翡翠装点盒子边缘。而郑围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退回给了楚国人。

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4)

小古文讲解岁寒三友(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5)

卖家本意是卖贵重的珠宝(不是不值钱的一颗珍珠),但搞错了重点,把心思主要花在装饰珠宝的盒子上了。而买家也很肤浅,只看重漂亮盒子,却忽视了更贵重的珠宝,居然拿走盒走,而把珠宝还给了卖家。

故事里的哲思,特别深刻,寓意有深,越想越有意思。读《趣读小古文·趣味杂谈》,会收获许多意思的学识和认知边界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