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

躺在榻上的雍正病情愈加沉重,随即让人拿来了自己准备好的三件随葬品,第一件是祖母孝庄送给自己“番菩提小扁数珠”,第二件是父皇康熙送给自己的“凤眼菩提数珠”,第三件是弟弟胤祥留给自己的“玻璃鼻烟壶”。

彼时,弟弟胤祥刚刚离开不久,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刻在雍正的脑海里,雍正仍然记着弟弟那温情而又坚定的话语:“愿为四哥效劳!”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1)

1、棠棣情深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胤禛九岁那一年,有一天去给母亲德娘娘请安,竟看到母亲身边多了一位小阿哥,一番询问,才得知这是父皇刚添的儿子,是章佳氏所生的十三阿哥,看着弟弟肉嘟嘟的小脸蛋,胤禛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德娘娘回道:“胤祥”。

转眼间胤禛已经十五岁了,上书房里,弟弟胤祥看着书中的算学,一片懵懂。胤禛耐心地给弟弟讲解其中的奥义,时不时地,胤祥侧眼望一下这位表面严肃却对自己温情的哥哥,胤禛说道:“小十三,赶快长大吧,我们一起为父皇分忧。”

胤祥:“愿为四哥效劳”。

就这一句,深深地印刻在了胤禛的脑海里,他将铭记终身。

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皇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随驾。

有一天,康熙召集大臣在行宫演习书法,为了检验儿子的学习情况,康熙特命胤禛与胤祥书写了一副对联,诸位大臣看到两位皇子的书法,“无不欢跃钦服”,惊叹道:“好书法啊!”

此时的胤祥已经16岁了,自从康熙三十七年到盛京祭陵开始,胤祥每次都在随驾之列,康熙无不透露出对这个儿子的喜爱,在康熙眼中,胤祥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必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清皇子。

就连八阿哥胤禩的老师何焯都说:十三殿下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2)

2、圈禁谜案

《皇清通志纲要》记载: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圈禁……十一月,上违和,皇三子同世宗皇帝、五皇子、八皇子、皇太子开释。”

这是八阿哥胤禩儿子弘旺的相关记载,根据这段描述,康熙一废太子期间,胤祥曾与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被短暂圈禁,此后,一直备受皇宠的十三殿下胤祥便失宠了。

甚至在康熙四十九年六月,在胤祥的请安折中,康熙作出以下批语:“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

为何之前一直备受父亲喜爱的胤祥,成了一个不忠不孝之人,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让康熙如此失望。可以见到的记载几乎没有,雍正继位后或已删除,但可以肯定的是,肯定与太子胤礽有关,而且,这个“不忠不孝”是对康熙来讲的,所以,胤祥应该是做了对不起父亲康熙的事情。

第一种可能,包庇纵容太子。

大阿哥胤禔曾告发太子胤礽暴戾不仁、对诸多王公贝勒恣行捶挞、私自截留蒙古贡品、纵容奶妈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勒索等等,或许这些事情,胤祥也有参与。

康熙四十七年的那次塞外出巡,胤祥也在随行之列,太子胤礽曾在夜间偷窥康熙的帷帐,胤祥或许对胤礽的这种行为有所纵容,所以,才惨遭圈禁。

第二种可能,合谋魇镇太子。

如果胤祥不是太子一党,那他有可能就是反太子的。三阿哥胤祉曾举报大阿哥胤禔对太子行魇镇之事,胤祥或为同谋。不过,大阿哥胤禔一直与八阿哥胤禩走得比较近,如果胤祥与胤禔合谋魇镇太子,是不是说明胤祥与八爷党关系也不一般?相对来说,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3)

胤祥曾被短暂圈禁,大概率是真的。

只不过,没过多久便被放了出来,到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胤礽被复立之后,在京畿出巡中,仍然有胤祥的身影,此时胤祥之随驾不再是一种皇宠的反映,更多是康熙对这个儿子的一种防范,不然,康熙绝不会在第二年对胤祥作出“绝非勤学忠孝之人”的评价。

在康熙执政的最后十年,胤祥几乎没有随驾的记录,以致于人们认为这位皇子曾被父亲圈禁了十年之久,其实是不确切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肯定与胤祥的失宠有关。

此外,还与胤祥的身体健康有所关联,从康熙五十年开始,胤祥便染上了一种叫“鹤膝风”的病症,实际上是骨结核,这是一种长期弥漫在爱新觉罗家族的遗传病症,胤祥的儿子弘暾、乾隆的儿子永琪,都因此病而早逝。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4)

3、柱石贤弟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即康熙崩逝于畅春园的第二天,还未登基的雍正便任命胤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封和硕怡亲王。

要知道,胤祥终康熙一朝,任何封爵都没有,跟闲散没什么区别,却被皇兄直接封为亲王,这种提拔,纵观整个大清朝,都是十分罕见的。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5)

随后,胤祥便成为雍正新政的台柱子,先后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处理康熙、孝恭仁皇后丧事,总管会考府、造办处、户部三库、户部,参与西北军事的运筹,办理外国传教士事务等。

从雍正三年开始,除了之前的兼职外,又加议政大臣,总理营田水利,领圆明园的八旗禁军,办理胤禛藩邸、陵寝事务,密谋筹办军需,还要承担皇帝临时交办的审断案件,代行祭祀等诸多差务。

雍正似乎想起了少年时期,胤祥所说的那一句:“愿为四哥效劳”。

不光如此,一些相关史料反映,胤祥甚至对雍正的生活琐碎事情,也操心办理,比如说雍正宫中灯饰更换,或是盘表的修理等等。雍正感叹道:“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6)

然而,到了雍正七年秋冬,胤祥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为此,雍正特意命太医院的刘声芳任户部侍郎,以便为胤祥诊治。可即便如此,胤祥仍然亲力亲为,带着病躯长途跋涉为皇兄雍正勘定陵址,为了让皇兄宽慰,胤祥强忍病痛,“旬月间必力疾入见”。

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怡亲王胤祥病逝,年仅44岁,雍正感叹:“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赐谥号为“贤”。

乾隆继位后称“怡贤亲王公忠体国,其爵位亦应世袭罔替”,由此,大清国第九位铁帽子王诞生,这是清朝第一位恩封的铁帽子王,非但如此,胤祥一门,还加封一个郡王,这种待遇,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雍正王朝十三爷之祭(冷面雍正也有小迷弟)(7)

子辰说:

胤祥与胤禛这对兄弟,有很多相似之处,对雍正来说,胤祥就是自己的小密弟,或许从少年时期教授算学开始,这个弟弟便跟定了自己,那一句“愿为四哥效劳”已经深深刻在了雍正的脑海里。

胤祥之于雍正来说,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兄弟二人、君臣之间相得益彰,珠联璧合,共同撑起了雍正新政的大局,从这一点来讲,胤祥无疑是雍正的“柱石贤弟”,难怪雍正明确交待死后要将弟弟留给自己的鼻烟壶带入梓宫呢。

棠棣情深,两人始终不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圣祖实录》《皇清通志纲要》《雍正朝实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