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提醒在外公民回国(寄送物品表达关爱)

来源:环球时报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24日文章,原题:深受喜爱的菲律宾传统始于一项政府政策2017年,外婆去世几天后,我和母亲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她的屋子我们在衣橱里发现外婆放的一个大纸箱,纸箱侧面用粗粗的记号笔写着一个马尼拉的地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罐头食品、袋装大米、化妆品和她在商店打折时买的衣服一些物品的标签上写着亲戚的名字,箱子没封口,以备再加些别的东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美国提醒在外公民回国?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美国提醒在外公民回国(寄送物品表达关爱)

美国提醒在外公民回国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大西洋月刊》12月24日文章,原题:深受喜爱的菲律宾传统始于一项政府政策2017年,外婆去世几天后,我和母亲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整理她的屋子。我们在衣橱里发现外婆放的一个大纸箱,纸箱侧面用粗粗的记号笔写着一个马尼拉的地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罐头食品、袋装大米、化妆品和她在商店打折时买的衣服。一些物品的标签上写着亲戚的名字,箱子没封口,以备再加些别的东西。

始自马科斯时期

每年圣诞节寄一个装得满满的包裹到菲律宾,这是外婆在我出生前就养成的一个宝贵习惯。不过,那一年她并没有把它寄出去,而是一直在等着,直到她可以自己隆重地把它带回家。对于这样一个瘦小年迈的女人来说,把礼物送到机场本是不可能之事。但在我看来,她把亲手给多年未见的儿孙辈送礼物,看作自己爱他们的证据。而当时我不知道的是,这种备受喜爱的传统,即寄回或者亲自带回超大号的爱心包裹(叫作“返乡者包裹”),始自上世纪70年代菲律宾政府为遏制国内经济危机而采取的措施。

菲律宾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创造了“balikbayan(返乡者)”这个词,以激发菲律宾侨民的民族主义情绪,鼓励他们带着自己赚到的钱回国。海外菲劳,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美国的菲律宾人,可以获得低价回国机票,并携带免税包裹返乡,回国后可以购买土地。当马科斯的统治结束时,菲律宾政府将“balikbayan”计划写入法律。但多年来,这个最初旨在解决菲律宾金融不稳定的计划,已经转变为菲侨民珍视的一种文化实践。

渐渐地,这些包裹变成了海外菲律宾人帮助国内亲人吃饭、穿衣和治病的一种方式,成为菲劳中占大多数的女性继续履行家庭职责的方式。如今,大约有10%的菲律宾人生活在国外,他们每月寄出大约40万个“返乡者包裹”到菲律宾,而且这个数字在圣诞节期间急剧增加。“返乡者包裹”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美国一些船运公司专门运输这些重达130磅的箱子。在亚马逊网站上,你甚至可以购买织物外包装,以确保包裹完好无损。

打包就像装配线

除了经济上的影响,“返乡者包裹”还能让一家人在情感上彼此相连。加州菲律宾裔美国作家克拉丽莎·阿珍特拉告诉我:“每当想到‘返乡者包裹’,我就会想到亲人在收到后,聚在一起打开它的场景。如果你不在家,有人会把物品留一份,确保你收到来自美国的礼物。”这些包裹提醒许多人,他们并不孤单,也没有被遗忘。当菲律宾国内的援助无法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衣食等物资时,海外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充当“安全网”以表达来自国外的爱和支持。

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社会学教授安东尼·奥坎波曾跟随一家“返乡者包裹”公司:先从洛杉矶的家中取走这些箱子,然后把它们送到马尼拉的家人手中。他告诉我:“我去过很多菲裔美国人的家里,‘返乡者包裹’相关的东西占据了整个起居室甚至公寓。它本质上是一条装配线:地上、餐桌上、沙发上到处都是即将打包的物品。感觉就像美国的生活和菲律宾的生活没有分开,一个是另一个的延伸。”置办要寄送的合适物品通常要花几个月的时间,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关爱。

包裹也是一种“货币”

“返乡者包裹”清单看起来都差不多,包括爱尔兰春天香皂、积富花生酱、多芬除臭剂、费列罗巧克力、耐克牌衣服、麦当劳快乐儿童餐玩具、高露洁牙膏等。许多菲裔美国人和他们家乡的亲人之间财富差距很大,但仅仅是这个包裹来自美国这一事实,就能让人对移民经历产生一种乐观的解读。现居布鲁克林的菲裔剧作家谢丽·施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返乡者包裹’也是一种货币。那些收到包裹的人是‘富有的’,因为遇到困难时他们有可以求助的人。”奥坎波赞同这一观点:“虽然寄来的很多东西在菲律宾都很容易找到,但把这个包裹寄给家乡的亲人,是在告诉后者‘我们记得你’。”

我没有像外婆那样一丝不苟地寄送“返乡者包裹”。第一代和第二代菲裔美国人,尤其是那些从未去过菲律宾或与那里的亲戚关系不密切的人,往往不会这么做。但我接受这种惯例,从今年圣诞节开始,每年这个时候都寄礼物,这是我向外婆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我在自己的衣橱里放了一个大纸箱,定期把她过去会经常放的食物、衣服和玩具装进去。我用粗粗的记号笔写下地址,用胶带封好盒子,然后寄出。虽然侨民的代际和文化差异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加深,但基于群体关爱的传统值得保留。(作者萨拉·塔迪夫,传文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