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

李白醉酒问月,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至今无人能答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1)

李白与月亮之间,有着浓厚的不解之缘,这种独特的吸引力有时候比酒瘾来的还要更加猛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幼时的想象,少年的困惑,青年的壮志,都被寄托于这轮小小的月,初出茅庐的李白或许不曾知道,它会给自己带来多少浪漫的幻想与激荡的灵感。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有时候,月亮代表思念,代表回忆,代表着长安千家万户的离愁,李白也在它的清辉下想起故乡。《静夜思》以月起兴、以月高潮、以月寄情,更凭借月儿万古留名。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2)

当然,李白最喜欢的还是将月亮当成朋友当成酒友。喝得开心了,反手就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空杯对月是一种诗意的侮辱;喝得尽兴了,便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拥抱明月成为李白的座右铭;喝得过头了,便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邀请的是明月,也是孤独。

总之,"月"的意象已经深深雕刻在了诗仙的骨子里,月的光辉已经沁入他的灵魂之中挥之不去,以致于李白总幻想从月亮那儿得到些什么,所以他才不断地挑拨之,以酒诱之,以诗搡之,才会对月亮发出这样一个无人能答的千古一问。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3)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这首诗历来为人所激赏,因为它不仅拥有诗仙纵横恣肆的浪漫气息,更蕴含了人类对于宇宙永恒的不断的追寻。不难看出,李白创作这首诗的状态是迷醉,让诗看起来似乎没有章法、意绪多端,但李白随意挥洒下的诗意,却是一气呵成,读之抑扬顿挫,有共鸣之情。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4)

此诗李白曾作了这样一句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样飘逸绝然的点子定是李白自己的神奇创造,可他偏偏说是贾淳让他问的,显得既滑稽又可爱,别有一番趣味。小解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写诗时,贾淳就在李白身边,所以李白才如此调侃一番。

明月还未登空,李白即"我今停杯一问之",开篇点题,上来就以"一问"摄动全篇,极富气势。那么李白想要问月亮些什么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这一句首先描述了月与人的关系。明月高不可攀,人不可能登上去,距离感遥远;可是不管人走到哪里,月总是如影相随,如在身边,又让人感到距离很近。对于此事,李白自然困惑不已。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5)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只见月亮从海上升起,可谁也没有见过它清晨为何消失在云间。第九、十两句李白从现实问到神话传说,他又想知道月宫里的嫦娥春春秋秋都是与谁共同度过的?

接下来,李白抛出了世纪难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一句叙述句,但实则也是一句疑问,它与《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有异曲同工之妙。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的意义,李白定然也是难解谜题,这也正是月的魅力所在。

李白流传的经典诗句(写下诗坛最著名的千古一问)(6)

最后,哲学了一把的李白觉得还是需要浪漫起来,因此再度把月与酒扯上了关系:"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人生短暂,明月永恒,只希望举杯邀月之时,能将它长久地定格在酒杯里。

即使放到现在来看,李白这一问仍是难以表述的哲学难题,这并不关乎于科学对于月球的探索,而关乎于人类对生命的解读,不知大家是否已经准备好去回答这个问题,去回答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