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结婚风俗的讲究(现在一些农村的结婚风俗)

现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也是村里的一件大事,这些事一旦发生就会轰动周围的村庄,而一些地方的结婚风俗也是不一样,就拿三农堂广讯老家这边来说,估计有些人就可能不知道,可能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但是最终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么就带大家看看农村的一些结婚风俗。

关于农村结婚风俗的讲究(现在一些农村的结婚风俗)(1)

可能以前的旧的婚姻制度大家都有所了解,一些婚事全凭父母的意愿去执行,从提亲开始,然后就是打听对方的年龄,生辰八字,然后父母去合年命,相亲,定亲,传启,最后就是查日子结婚了,那时候结婚的双方也要门当户对,当然就是必须要能符合两个人的年命才行,这些都是父母去决定的,年轻人是没有权利的去选择的,所以这些就是一些旧的婚姻制度,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思想也有所改变,现在一些年轻人也流行自己去找对象了。

不过虽然是婚姻制度改变了,而一些农村的结婚习俗也是传古至今的,一些地方的风俗也是不能改变的,比如现在我们农村结婚还是去执行一些习俗的规定,不过这些习俗在我们当地也是一种对结婚后的一种好的寓意,一些男女到了应该结婚的时候,应该先由媒人向双方的父母提出,一些媒人会介绍男女双方的家庭情况,如家庭,背景,职业,长相等,如果双方的父母比较满意,接下来就要合年命,合年命的意思就是双方的属相是否会相克,如果相克,在农村是绝对是不行的,如果能合着了,就证明两个人非常般配,两个人合着了,就要双方的父母相见,然后就会“定小启”。

关于农村结婚风俗的讲究(现在一些农村的结婚风俗)(2)

在农村定小启必须要男方买两件衣服,然后用包袱包着,然后让媒人送去女方家里,女方收到衣服后,,要选择一件衣服作为回礼,这之后就要“定大启”这期间就需要媒人找一个男方的叔叔或者舅舅一起去女方家里参加“定大启”的仪式,仪式在女方家里要大办酒席,招待媒人和男方的长辈,吃完饭就要把婚约和男方买好的金银首饰,衣服,化妆品等一起放入包袱里,包袱不能系扣,要用针线琯上,寓意表示穿针引线完成,包袱里还要放两棵万年韭,两颗大葱,一包盐,表示双方长长久久,相亲相爱。然后女方也要回礼一件衣服和一份婚约,让媒人带会男方家里,表示双方同意了这门婚事,在我们农村这个定大启相当于一个凭证,仅次于结婚证了。

定大启后,就要找人查日子,选择结婚的日期,发嫁的时间,上婚车的方向,还有就是伴娘的属相也是有禁忌的,如果不和新娘的属相,是不能当伴娘的,这些都要写下来然后送给女方,我们农村叫“送喜日子”女方就要按照日期和注意事项安排出嫁的准备,女方的父母还要为女儿准备嫁妆,这期间男女双方都要通知自己加的亲戚朋友,他们去女方随份子叫“填箱”,男方叫“封喜礼”结婚的前三天男方还要向女方“下衣服”,结婚的前一天男女双方还要去自己的祖坟祭祖,我们叫“上喜坟”以告知列祖列宗家里马上就有喜事了。

关于农村结婚风俗的讲究(现在一些农村的结婚风俗)(3)

结婚当天女方发嫁到男方的家里,出门的时候要放鞭炮,然后在嫁妆的车上找一个人在路口或者桥梁的时候,扔一张“青龙帖”以示不犯煞,女方进入男方家里时,众亲戚要拿一些麦麸,高粱,硬币,板栗等洒向新娘和新郎,表示早生贵子,有福有钱的意思,进入家里的院内就要拜天地了,然后就是闹洞房,这期间还要给新娘吃半熟的面条,所谓的“长生面”以表示新娘早生贵子,闹完洞房后,新郎新娘就要去酒席进行敬酒,之后就要进行“磕喜头”了,磕喜头主要是两位新人给男方的亲戚磕头,然后亲戚就要掏钱给两位新人,表示祝福。

结婚后的第四天,新娘的家里要派人来新郎家看新娘过的好不好,然后男方就要用酒席相待,饭后双方都要客套几句。结婚满一个月,新娘就要回娘家,所谓的“回门”,在农村有句俗语叫“七穷八富九做官,新人不过十二天”因此回门都是九天,九天过后女方就要准备鸡,鱼,肉,粉条,让女方的父亲送去男方家里,男方家要准备上好的酒席款待女方的父亲,表示谢媒。每个地方的风俗人情都会不同,你们老家的结婚习俗是什么样的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