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

本文系作者你好欧派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走马观花”是一个在今天被频繁使用的成语,稍稍有心的朋友还会知道,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孟郊中进士后所写的《登科后》,原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走马观花”这个成语虽然用得不少,许多人却用得并不那么准确。如某篇正式发表的游记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气,称自己“开始了走马观花的约以巴(指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三地)九日行”。这三地相距很近,幅员有限,作为一名外国游客,花九天时间去旅行,速度虽不说很慢,但绝对谈不上一个“快”字。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1)

《登科后》

还有一位作者在自己的散文中就什么是“走马”大加阐发,称之所以“走马可以观花”是因为“马是有灵性的,不像笨的汽车,时刻得紧绷着神经”,更具体地说“走马”的状态是“掌些快慢,尽可信马由缰”。很显然,在这位作者的思维定势中,“走马”的速度可以快也可以慢,而且慢的时间还会更多一些。更多朋友在使用“走马观花”一词时,主要用于形容“匆匆忙忙”“潦潦草草”,囫囵吞枣地行事。这种用法本身倒并无什么不妥,但“走马”究竟本意是什么,或更具体地说,什么叫“走”?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2)

走马观花

其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汉语中的“走”并非今天“行走的意思,而是在说“跑”。古汉语中有“奔走”一词,但并没有“奔跑”的说法,“奔”和“走”是同意,“奔走”合在一起就和“欷”“驰骋”“听闻”等类似结构的文言用词一样,是通过重叠用语强化同一个概念,“奔走”就是“更卖力地跑”。一些朋友以为“走”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一样,把“奔走相告”这样的成语理解为“或者快跑或者慢慢走地相互告诉”,就出现了误读。其实这四个字的本意是:“迅速的跑来跑去,以便把消息尽快传递给所有人。”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3)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说刘备在小沛被吕布击败,“败走归曹公(曹操)”,裴松之注中引《英雄记》对同一史实的记载说刘备当时“单身走”,吕布“获其妻息”——一不但打了败仗,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这样的“走”,自然不仅仅是“跑”,而且还是逃跑。《三国演义》里,东吴一干谋士讥讽刘备时往往把“败新野走当阳”或“败新野走樊城”挂在嘴边,这段“黑历史”是刘备一生中最惊险、最窘迫的关节很显然这里的“走”同样是指“仓皇逃跑”。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4)

刘备

孟郊出生于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中进士写下《登科后》,在被公认为“走马观花”出处的两句诗中并未出现“走”字,却有许多形容“快”的词,如“马蹄疾”“一日看尽”,后人用一个“走”(跑)加以提炼概括,可谓恰如其分。比孟郊稍晚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著名的七律《无题》,最后一联是“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首诗描写正与意中人一同参与欢宴游戏,身为下级官吏的李商隐游兴正浓,却被催促赶紧上班的“兰台鼓”惊醒,不得不赶紧“走马”奔去报道,他用“类转蓬”来形容自己“走马”的凄凉、匆忙和狼狈,这首《无题》可能是最早出现“走马”的地方,很显然,这里的“走马”也仍然是“跑马”。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5)

孟郊

除了“跑”“逃跑”外,“走”在古汉语中还有“赶跑”“让别人跑”的“使动用法”引申义,这一种用法最早普遍见于《战国策》,如《魏策三》中有“秦败魏于华,走芒卯而围大梁”,秦国在今天华州一带击败魏国大将芒卯,使后者仓皇逃命,并趁势包围了魏国首都大梁;《秦策三》中说秦昭襄王听从范雎的计策,“废太后,逐穰侯,出高陵,走泾阳于关外”,最后提到的“泾阳”指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公子悝,“走”是“赶跑”—既然都动手“赶”了,当然不会容你慢慢溜达。事实上,直到近代白话文兴起,“走”才渐渐有了“慢走”的意思,在那之前的漫长岁月里,“走”的意思都是“跑”“赶跑”或“被赶跑”,而现代汉语中“走”的意思,在过去是用“行”来表达的。

孟郊风格特点(孟郊笔下的走马观花)(6)

《战国策》

今天的“走”意思虽然有了很大变化,但汉语是一种富有传承性的语言,如“走马观花”这样源自文言的成语,其中的“走仍然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错,就会出现误读和误用。此外,有些固定用法,如“赶走”,其中的“走”其实仍然是“跑”的意思,但理解为现代汉语意义上的“走”也是说得通的。说了半天“走”,那么古代有没有“跑”字?如果有,含义又是什么?古代是有“跑”字的,但读音和含义都和今天的“跑”有不少区别——它是“刨”的通假字,甚至某种意义上“刨”比“跑”出现得恐怕更晚,意思是“动物用爪刨地”。号称“天下第三泉”的杭州虎跑泉,所谓“虎跑”,就是指这眼泉水传说中正是老虎用爪子刨地刨出来的。

参考资料

《三国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