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辅导员和公立本科辅导员(博士谈教育系列)

【注:这里指的是个别大学,请勿对号入座】

大部分对技工职业技能等级划分比较清楚,有初级,中级和高级技工之分;但绝大部分不知道大学辅导员划分不是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划分,而是按照行政级别划分,比如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等。

因此同年一名博士以专任教师入职,一名本科生以辅导员入职。专任教师的职称路线是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而辅导员的行政职务路线是副科级、科级、副处级,处级。

下面以同学A与同学B为同班同学,最后都在高校C就职为例,以时间线说明同学A与同学B的职业升迁路线图;

民办本科辅导员和公立本科辅导员(博士谈教育系列)(1)

1)本科毕业后,同学A选择入职大学C当辅导员;同学B打算深造博士毕业后入职大学C做专任教师;

2)7年后同学B博士毕业后入职大学C做专任教师,职称为助教;而同学A已经工作了7年,已经有了副科级辅导员,科级辅导员经历;

3)由于最近入职大学C的博士很多,专任教师职称即使满足了评审的客观标准(学历、课题、论文、专利等)外,通过职称评审升级比较困难;过了3年,同学B终于评上了讲师,而同学A已经评上了副处级辅导员一、两年了;

4)再过了5年,同学B经过努力,评上了副教授,而同学A已经评上处级辅导员一、两年了。

这还不是全部,副处级辅导员、处级辅导员可能转任行政与后勤部门的副处长与处长,比如二级学院的党委(副)书记,学校财务、人事、教务、后勤、基建、招投标,学生处等多达10多个行政与后勤等所谓管理部门的副处长与处长。

这个时候同学B有可能就成了同学A管理与考核对象。

1)同学A制定政策让同学B教的学生来考核同学A;

2)同学A制定政策,同学A直接来考核同学B。

而同学B不仅对同学A所在部门(没有做好服务?)没有考核权限,几乎连提意见的机会也不会有;这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的现状。

后记:

职业技能等级评审中都有较为客观的标准,比如学历、课题、论文、专利等,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道德下限比较低的投机取巧(一些干部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论文买卖,水论文,水项目等),造成职业技能评审不公;但相比行政级别或行政职务评审与评聘,则可以算是公平得多。

行政级别或行政职务评审与评聘没有什么较为客观标准,盛行就是圈子文化,职业技能水平高不高不重要,能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不重要,获取领导欢心最重要。

最近湖南湘雅医院刘翔峰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刘医生在病人和同事的一路投诉中升迁,2014年担任湖南省创伤急救中心副主任。

如同唐山打人事件背后有保护伞一样,刘翔峰背后也有欣赏他的保护伞;从这次处理情况来看,大概率只是处理了刘医生,湘雅医院以整改为事件画上句号,不会涉及到刘医生背后的保护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