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邯郸磁州窑(河北磁县磁州窑)

来源:【中国农网】揉泥、拉坯、成筒……日前,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纪庄村里,34岁的赵英杰一边匀速地转着转盘,一边将黏土放在转盘上捏压,几分钟时间,一只“梅瓶”造型的陶坯就制作成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参观邯郸磁州窑?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参观邯郸磁州窑(河北磁县磁州窑)

参观邯郸磁州窑

来源:【中国农网】

揉泥、拉坯、成筒……日前,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纪庄村里,34岁的赵英杰一边匀速地转着转盘,一边将黏土放在转盘上捏压,几分钟时间,一只“梅瓶”造型的陶坯就制作成型。

而在屋外,赵英杰的父亲赵振宇正在将上好色的陶坯整齐地摆放进窑内,经过几个小时的高温烧制,“磁州窑”瓷器就制作完成了。

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以其白地黑花独特装饰艺术,在陶瓷界独树一帜。

赵振宇和赵英杰父子俩是磁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磁州窑烧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英杰从小耳濡目染,喜爱磁州窑文化,2012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和父亲一起创办了一家致力于“磁州窑”创新和传承的艺术研发公司,制作展示车间2000余平方米,成功烧制出1135窑釉色灿烂、水墨淋漓、造型独特的磁州窑新生代作品,当年就带动30多名周边农户就业。

“我在这儿工作,既能学一门手艺,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每个月还有3000多块钱的收入。我也很喜欢磁州窑,想把这个文化传承下去。”家住磁州镇仁和社区的李昭霖正在操作台前修坯,认为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李昭霖非常喜欢这份工作。

“磁州窑古法烧制技艺需要72道传统工序,过去都是用碾子碾料,人工和泥,把泥里的空气揉出来,两个人拉坯、装饰,再进馒头窑烧制,需要十五、六天时间呢。”赵英杰边修坯边说道,现在的磁州窑融入了高科技,已经省了好多工序,能够达到三天烧一窑,我们引进了好多先进的设备,科学选料,有球磨机、有真空炼泥机、有拉坯(机)等等。

2014年,赵英杰在造型设计上的突破和创新,以磁州窑荷口瓶为原型,一条盘龙作为整个瓷瓶的主画面,创作了《磁窑复兴梦》。邯郸是成语之乡,2018年,赵英杰结合邯郸成语故事,加上最新的釉下彩工艺,创作出了《将相和》《胡服骑射》《完璧归赵》等邯郸成语故事系列设计。2021年,父子二人联合研发的陶瓷加工用泥料振动筛装置、陶瓷产品内孔加工夹具装置等八项技术装置,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证书。

走进该县开河马头的磁州窑非遗传承中心,一件件水墨淋漓、釉色灿烂、栩栩如生的磁州窑新生代作品映入眼帘,和其他传统瓷器不同,这个店里的瓷器显得格外“洋气”。

坚守非遗传承的赵英杰深知,只有创新才是恒久的传承,在秉承传统磁州窑文化的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在釉彩里“发掘”,寻找新材料,一遍遍的试验、砸碎,再重新烧,他朝着自己心中完美的作品迈进。经过数百次试验,在釉色上研究出釉下彩、融入金银铜铁等矿物颜料,釉上釉下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磁州窑艺术世界,极大地丰富了磁州窑。

“特别是高科技颜料,进窑烧制以后,在窑炉的科学调控下,90%都是精品,使这些作品粗料细作,釉色灿烂,更具备了我们北方陶瓷文化的魅力。”赵英杰说,这些新生代“磁州窑”产品更能适应全国的市场,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让“磁州窑”元素融入生活。

“没想到这里还可以体验磁州窑的制作工艺流程,做一件属于自己的器物,感受磁州窑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磁县开河马头的磁州窑非遗传承中心,游客刘娟在制瓷老师的指导下,捏出小泥碗、小水杯,然后在胚体上刻花造型,令她体验感、成就感满满。

2020年,该县结合地域资源特点,在如意湖新建了开河马头景区,为更好地挖掘、传承和发展磁州窑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经过多方考察后,招引赵英杰入驻景区,开办了磁州窑非遗传承中心,节假日期间平均每日接待游客上千人,陶艺日体验人数百余人。

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国栋表示:“近年来,我们在传承与发展磁州窑的同时,带动产业兴旺、村民致富,随着磁州窑传统技艺的不断发展,已直接或间接带动1万余名农民就业,实现持续增收,推动了乡村振兴。”

作者:崔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本文来自【中国农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