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减寿习惯(这些高寿征象传闻不可信)

五大减寿习惯(这些高寿征象传闻不可信)(1)

网络图片/如侵权请告知删除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是民间传闻的所谓长寿者具有寿眉、耳毫、生命线长等特征,甚至还有“长寿者会使后代折寿”的说法。根据历年来所做的长寿老人调查研究的科学结论,一些“高寿征象”传闻并不可信。

长寿者会使后代折寿? 民间有传说“祖辈长寿,晚辈就会短寿”的观点。这种错误的观点,常导致家庭矛盾,长寿老人受虐待。

大量长寿调查都表明:长寿老人多有家族长寿史,长寿与遗传相关已成为共识,并认为寿命受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调控。所谓“祖辈侵占晚辈寿命”的说法纯属迷信观点,出生后能否活到最高寿限,因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制约而有很大差别。祖辈长寿说明有好的遗传素质,对后代有正性而非负性的影响,可作为预测寿命的指标之一。但是,长寿者的后代也常因各种不利环境条件制约,而不能尽终其天年,先于祖辈而夭折,为迷信者制造谎言提供了依据。

肥胖者多高寿? 大量长寿老人体型调查证实:长寿老人体型普遍矮小消瘦,城市和山区长寿者消瘦体型分别占85.5%及88.1%。进一步调查分析表明,他们在中年阶段本属正常中等体型,高龄后演变为矮瘦,这是肌肉、骨骼随增龄而衰退老缩的结果。正常体型是最健康的体型,肥胖和消瘦都会缩短寿命,正常体型可作为长寿的体征之一。

手掌生命线能预测寿命? 手掌生命线是指手掌靠近拇指的掌纹。曾有医学研究机构对344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及256例60~90岁对照组检测其手掌生命线。结果发现,手掌生命线深、长而明显者,长寿组占68.8%,对照组占63.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1);且尚有31.2%的长寿老人生命线短、浅、紊乱而亦长寿。因此,生命线不能用来预测寿命,长的生命线未必是长寿的征兆,短的生命线未必有短命的结局。

长眉、眉毫及耳毫象征长寿? 民间传闻:眉为保寿,宜长不宜短,眉长是寿征,眉或外耳中长出长毛——眉毫、耳毫、更是寿征。经对长寿老人调查发现,尽管有长眉、眉毫及耳毫者长寿组多与对照组,但长寿组中71.5%眉毛白秃,眉毛增长(多稀疏)者只占28.5%,有眉毫者只占27.3.%,有耳毫者只占9.3%。15例百岁老人有眉毫者7例,有耳毫者仅1例。可见长眉、眉毫及耳毫均非长寿象征。

耳长者长寿? 耳长或外耳长度是指上耳轮最高点到耳垂的长度,耳长者长寿为民间流行的另一种见解。在长寿老人调查中,发现耳长随年龄组序上升而递增,而且按同一年龄组、同性别比较,数值非常接近。我们认为耳部下端由脂肪和芥蒂组织构成,老年人体内脂肪积聚相对增加,结缔组织随增龄而松弛,故长寿老人外耳较长,这是增龄衰退的结果,并非长寿的特征,不能用来预测寿命。

闲懈者长寿?民谚有 “眉耳毫长日,闲居百岁长”。是说人的一生好比一盏油灯,如果燃得越快,维持的时间越短。但是“生命在于运动”是各国研究健康长寿方法得出的科学结论。对长寿老人的调查资料也表明:长寿老人中体力劳动者占95%,他们自幼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已形成生活定型。年逾九旬之人,尚有62.4%每天坚持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2小时以上,其中28.7%超过3小时,14.2%超过6小时;5%的脑力劳动者也笔耕终生,并辅以体育锻炼。长期坚持脑、体力活动能保持代谢平衡,推迟动脉硬化年龄,减少疾病发生,延缓运动系统衰退,保持高龄期仍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古今中外知名的长寿者,无一不是勤劳一生,没有一个懒汉能活到高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