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关于生活的诗(读一首诗李商隐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代: 李商隐《隋宫》

李商隐关于生活的诗(读一首诗李商隐隋宫)(1)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人们把暴君所常见恶行,都加诸每一位暴君身上,所以桀与纣常并论。除了他们所处的朝代不同,但是其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暴虐成性,傻傻分不清,仿佛是一人。同样秦二世、隋炀帝,也犹如桀纣,行径如出一人。更加上后世刻意掩善扬恶,肆意毁谤,恶意夸大,使得他们恶贯满盈,不灭亡天都看不过去。

李商隐关于生活的诗(读一首诗李商隐隋宫)(2)

其实不止是暴君行径一致,古代的仁圣之君,以及忠臣孝子也都仿佛如出一辙。清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也曾说过:“传奇无实,大半皆寓言耳。欲劝人为孝,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亦犹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一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李渔虽然是说戏剧的创作,但是真实历史人物在后世文学作品,以及口头传说中,也是同样的。也会用古今如多人物的故事,及其言语去附会一人身上,以显其圣善,或者恶劣。正如杨朱所言:“天下之美归之舜、禹、周、孔,天下之恶归之桀、纣。”于是圣益圣,恶益恶。鲁迅评《三国演义》说:“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历史人物在不断被加工创作及流传中,早已没有了事实。

李商隐关于生活的诗(读一首诗李商隐隋宫)(3)

隋炀帝虽然滥用民力,恣意淫游,穷奢极欲,荒政败国,但是必然没有后人所说的那样不堪。不过他的恶劣行径确实导致民怨沸腾,丧身灭国。世人对他的怨也容易理解的,于是不愿意提及他的善行,尽将各种恶行加在他身上,没有人不愿意相信。后来的李世民,同样杀兄夺位,但是却打造了一个盛世,后世更愿意相信他的仁厚,鲜有贬议之声。锦帆天涯之行,萤火、杨柳之事,后庭花之梦,真实如何,玉玺归日角之后,就再也无从得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