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知道底牌的时候该怎么做(不要轻易亮出底牌)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36章

人在得势的时候,往往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无所不能,因而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把自己的所有东西统统展示出来,向人炫耀,到处张扬,唯恐天下人不知。

岂不知,这是犯了做人做事的大忌。

老子说:“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渊”,是指深渊、水底。鱼儿是不能脱离深渊的。

水是鱼儿的藏身之所,鱼儿只有深藏在水底,才不会被捕鱼人发现。如果鱼儿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显摆自己的自由自在,就容易被发现而被捕捞,成为人们桌上的盘中餐。

当别人知道底牌的时候该怎么做(不要轻易亮出底牌)(1)

水也是鱼儿生存、生长的环境,鱼儿也不能离开水,离开了水就活不成了。如果一条鱼老在水而上自我炫耀,要跃龙门,强要蹦上岸,就是自寻死路了。

《庄子·胠箧篇》也有类似的话:“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蚁能苦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深眇而已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能含住车子的大兽离开山林就不免遭到网罗的祸患,吞下舟船的大鱼因波流动荡而失掉了水,就会被蚁虫伤害。所以鸟兽不厌高飞远走,鱼鳖不厌深入水中,全形养生的人隐身处世,也是不厌深居远处的。

《易经》:“潜龙在渊,腾必九天。”潜伏在深水中的龙,伴着云飞上天空。

中国哲学认为,水满则溢,月盈则缺。蓄势待发之时是事物最强势之时,物极必反,达到巅峰则预示着开始走向衰败,因而时刻准备着蓄势待发要胜过在自以为是的“最高点”招摇。

所以,君子要待时而动,要善于保存自己,不可轻举妄动。

“利器”,表面的意思是最锋利、最尖端的武器,这里是指克敌制胜的法宝、隐藏最深的实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武器”、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等,通俗地说,就是底牌;“示人”,给人看。

当别人知道底牌的时候该怎么做(不要轻易亮出底牌)(2)

国家的法宝是不能随便给人看的,没有一个国家愚笨到会把自己最秘密武器拿来展览,随随便便就把自己的底牌亮出来,让别人掌握自己的底细,而是要藏而不露,留有后手。

兵法说,“兵不厌诈”,就是要虚虚实实才具有迷惑性,让对方摸不着头脑,不知如何用兵。如果把自己的谋略暴露给敌人,那就只能等着失败了。

有一个词叫“韬光晦迹”,就是收敛锋芒,隐藏踪迹,用来比喻深藏不露。韬光晦迹,才能让对方不知道你的虚实,他们在行事前就会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这其实就是自己最好的保护;同时,自己在回击对方的时候才能出其不意,保证一击必中,才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如果觉得自己具有优势而无所戒惧,一味地夸耀,暴露了自己的优势,当对方了解到你的优势之后,就会有针对性地想对策来对付你,使你的优势不再成为优势,甚至使自己的优势变成了致命的弱点。

当别人知道底牌的时候该怎么做(不要轻易亮出底牌)(3)

老子在《道德经》第33章中说:“不失其所者久。”不失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才能长久。反过来说,就是失去自己的生存之所,就不能长久。

“脱于渊”,鱼脱离了深渊就是“失其所”,肯定不能长久,是难以存活的。因此,鱼必须谨守本分生活于水中,一旦得势也不可忘形,离水而居。

人也是如此,得势之后不要得意忘形,更重要的是要隐藏其锋芒,不可轻易向别人炫耀、显摆,不能把自己最真实的情况毫不保留地展示给对手。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自己的弱势领域更应该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否则将无法抵抗躲在暗处的对手。

只有这样,才可以平安长久。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