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复试的(初复试双料全国第一)

中播网特约作者:谭嘉琪

个人简历:庞铮,湖南湘潭人,现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本硕连读)

1.政治面貌:中共预备党员

2.担任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求真记者、《天天向上》特邀嘉宾、“党史上的今天”讲述人

3.在校期间连续四年获得综合奖学金、专业奖学金,被评为上海戏剧学院校级优秀学生、优秀毕业生

4.获得江苏广电集团“未来金话筒”全国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一等奖、第三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一等奖

5.主持华特迪士尼公司《好奇无界》艺术展新闻媒体发布会、上海淮剧团“淮音艺术节”开/闭幕式、上海市闵行区“殷行戏曲周”开幕式、上海市市民绿化节等多项市级大型活动

6.担任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上海会议”讲解员

7. 参与 “学习强国〞上海平台《红色血脉》《红色跨越》系列音频录制

8.担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播报员

上戏复试的(初复试双料全国第一)(1)

一、惊与定

如果人与人的最初相遇是缘,决定是否继续相处的关键则在于双方吸引力的大小;人与物依旧是如此,这是庞铮与上戏的吸引力法则。

2022年2月,上戏考研初试放榜,打开考试查询界面那一刻,庞铮满是震惊,她丝毫没有想过自己笔试成绩竟高达419分,而就在考试不久前,她还正经历着特殊的部队生活,实在学不下去,打算换个新环境继续学的情况。

后期面试到了自己擅长的部分,到最后得到拟录取的成绩时,反而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心境。

惊与定的中间,都是庞铮在上戏四年磨一剑的实力体现,出鞘时也给自己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戏复试的(初复试双料全国第一)(2)

二、“教、学”(方法)

上戏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最明显的教学风格就是注重学生的“主持”实操,运用“以演播状态为支撑,在半文本或无文本情况下,培养即兴口语表达的主持能力”的教学理念,为广播电视等相关行业输送优秀人才。

因此对庞铮来说这种系统的课程设置,也是她大学四年认为自己在上戏学习中很宝贵的一点。

上戏复试的(初复试双料全国第一)(3)

初入大一,一门叫《自选节目读解》的课程让庞铮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这节课的任务是需要准备一档完整的电视节目,要求学生前期大量的对自选节目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节目流程、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而做成一档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节目。

作为本节课最后一个抽签提交作品的学生,在同学们都经过课上点评后,节目精良程度逐步提高。庞铮的节目则成为压轴,当压轴节目与期末周重叠,可想而知当时她的压力有多大:写稿筹备时,修改一万多字的节目脚本将近5、60次;中途与不同专业同学的交流合作;后期大量技术剪辑...

“真羡慕你真的在学专业”,这句话是当时庞铮纪念自己做出的第一档节目发朋友圈时,同专业外校同学们对她说的话,似乎满眼都是羡慕与向往,但殊不知这一期精良节目的背后付出,带给她的是不知道多少个夜晚的崩溃和煎熬...

万事开头难,当然,这节课任务对于上戏学生的成长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但同样成为庞铮在四年播音主持学习中很好的催化剂,自己也坦言,“学费没白交”!

三、重塑(给她带来的影响)

经常有网友调侃到:我们知识储备的最高峰就在高考时期,到了大学后就开始退化,可有的人进入大学却是整个人由内而外的发生改变。

进入上戏前,庞铮对“主持人”定义的界限较为模糊,经过一次次节目制作和课程熏陶之后,她对主持人有了更近一步的思考,学习在访谈节目中与嘉宾建立联系,倾听和挖掘有效信息,挑战在综艺节目中打破自己固有“端庄”主持风格,以实践学习、观望电视行业的发展方向。

上戏复试的(初复试双料全国第一)(4)

这四年也让她明白了许多:

她明白了“学主持不一定非要当主持人,专业和技能可以成为敲门砖,未来的职业道路由自己拓宽 ”;

她明白了“很多事情真的无法独立解决的时候,需要寻求帮助,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她明白了“有假期,就多陪陪家人,怕离家越远就没时间了”。

这是上海戏剧学院与庞铮的独特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