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48个音标对应的声母韵母(英语发音原理3单元音)

二、元音

(一)单元音

在这里,根据发音时开口度的相对大小将单元音区分为大开口音、中开口音及小开口音;根据口腔的会意形状区分为立口音、翘口音、圆口音、方口音及弯口音;英语还有一个特殊的单元音,那就是鼻元音“[ŋ]”。

(1)大开口音(有两组)

1、立口音(强调,是会意上的“立口”,不是绝对上的“立口”,这一点是由人体口腔的解剖结构所决定的,其它单元音同理。)

[ɑ:]、[ʌ]:发“[ɑ:]”音时,大开口作立口的口势,然后用力往口腔里充分收气(收气的同时要憋气,软腭被动上抬,关闭鼻咽通道),将口腔里空气的重心控制在口腔的后部(硬腭中与舌根之间),接着口腔部相关肌肉以口腔后部为重心颤动口腔里的空气发音,所获得的音就是“[ɑ:]”;发“[ɑ:]”之后,让口腔里的一部分空气在整体上再泄出去,但要保持憋气并维持立口的口势,口腔里空气的重心仍控制在口腔的后部,接着口腔部相关肌肉以口腔后部为重心颤动口腔里的空气发音,所获得的音就是“[ʌ]”;相对于“[ɑ:]”而言,发“[ʌ]”音时的开口度是稍为小一点的,口腔空间整体上缩小,因为气量相对少,口腔部相关肌肉用于维持相应口型的力量是相对放松的,那就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我将这个音称之为松音,相对应的“[ɑ:]”称之为紧音,英语的单元音就是这样一一对应的两组音,英语民族的祖先就是依了对这两组音的无意识的把握与运用去发音的,相较而言,普通话的单元音是不区分紧松音的;在说话的过程中,口腔里的空气是由肺部呼出的空气补充的,那样的时候,口腔前部主动用力,口腔后壁及咽喉后壁被动用力将口腔里空气的重心控制在口腔的后部,然后口腔部相关肌肉以口腔后部为重心颤动口腔里的空气发元音(区别于英语言,普通话发元音时是将口腔里空气的重心控制在口腔的中部即硬腭中的位置颤动发音的,因而,无论发什么元音,英语元音的发音效果相较于普通话均是会靠后的)。另外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元音实际上只代表一个会意音位,单独发音的时候,紧元音与松元音可以发得一样长,也可以发得一样短,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声调(音调)去发音;另外,用不同的声调对同一个元音进行发音时,舌头的位置与状态也是不同的,但无需理会(注:英语的声调类型在文末进行论述)。我将普通话“阿”及“喀”的普通话音标分别标记为“a(1)”与“ka(1)”,当中的“a”也是一个大开口的立口音(强调:普通话元音运用口腔中部发声法发音且不区分紧松音)。

2、翘口音

[æ]、[e]:发这组音时,大开口作翘口的口势,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较大,口角也更翘,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较小些,口角也没那么翘;当然,同一组紧音与松音间的区别首先不是开口度的大小,其区别首先是口腔里的贮气量,当然,无论紧音还是松音,口腔里空气控制的重心及颤动的重心均在口腔的后部;这组音使用于英式英语里。

(2)中开口音(有四组)

1、圆口音

[ɔ:]、[ɔ]:发这组音时,中开口作圆口的口势,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对大(上下齿间的距离),嘴更拢圆,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对小,嘴也没那么拢圆;当然,发元音时嘴部的状态是被动的。我将普通话“哦”及“哟”的普通话音标分别标记为“o(1)”与“yo(1)”,当中的“o”也是一个中开口的圆口音。

2、方口音(长方口)

[ə:]、[ə]:发这组音时,中开口作方口的口势,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及口角间的距离相对大,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及口角间的距离相对小些。我将普通话“饿”及“特”的普通话音标分别标记为“e(1)”与“te(1)”,当中的“e”也是一个中开口的方口音。

3、弯口音

[ø]、[œ]:发这组音时,中开口作弯口的口势,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较大些,口角也相较弯,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较小些,口角也没那么弯;这组音使用于美式英语里,这也就是以前所谓的卷舌元音;同时,我认为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音的标记方式是人为的,可变改的,根本重要的不是音的标记方式,而是音的标记方式所代表的音的发音方式本身。我将普通话“月”的普通话音标标记为“yüø(4)”,将广州话“靴”的广州话音标标记为 “hø(1)”,它们当中的“ø”也是一个中开口的弯口音(当然,与普通话一样,广州话元音也是运用口腔中部发声法发音且不区分紧松音)。

4、翘口音

[ê]、[ɛ]:这是一组中开口的翘口音;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较大些,口角也更翘,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较小些,口角也没那么翘;这组音使用于美式英语里。我将普通话“憋”的普通话音标标记为“biê(1)”,将广州话“啤”的广州话音标标记为 “bê(1)”,它们当中的“ê”也是一个中开口的翘口音。

(3)小开口音(有两组)

1、翘口音

[i:]、[I]:发这组音时,自然张嘴,然后作翘口的口势(要保持小开口),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较大些,口角也更翘,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较小些,口角也没那么翘。我将普通话“意”及“必”的普通话音标分别标记为“yi(4)”与“bi(4)”,当中的“i”也是一个小开口的翘口音。

2、圆口音

[u:]、[ʊ]:发这组音时,自然张嘴,然后作圆口的口势(要保持小开口),按以上运气原则发音体会;前者是紧音,开口度相对大,嘴更拢圆,后者是相应的松音,开口度相对小,嘴也没那么拢圆。我将普通话“务”及“铺”的普通话音标分别标记为“wu(4)”与“pu(4)”,当中的“u”也是一个小开口的圆口音。

(4)鼻元音

[ŋ]:发这个音时,自然张嘴接着咽喉部憋气,运用鼻腔部相关肌肉颤动鼻腔里的空气发音的同时,舌根向软腭方向移动直至抵合,在这过程中,咽喉部不坚持憋气,在舌根抵合软腭的同时,鼻腔部主动颤动停止,发音完毕;这是一个鼻元音,不是辅音,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元音,其对舌头(舌根)的运用是主动的;因为鼻腔是不可调节腔,因而鼻元音不区分紧松音。在广州话里,鼻元音是可单独构成会意音节的,譬如广州话“悟”的发音,我将其音标标记为“ŋ(6)”。

单元音音节腹相关单词举例列表如下——

英语48个音标对应的声母韵母(英语发音原理3单元音)(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