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

说起北海、贫油国等词汇,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想起我们自己的国家。但其实本期视频要讲的是英国

随着英国油田的大量开采,现在的北海油田已经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境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又会对国际局势产生哪些影响呢?接下来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1)

中国一直以地大物博著称,这也是我们非常骄傲的一点。但是在上个世纪受制于科学技术和勘探技术的限制,我国一直戴着“贫油国”的帽子,这可是非常难受的现实。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非常需要石油,而中国那时百废待兴,如果没有石油何谈后面的发展呢,尤其是当时我国被国际社会,封锁的很紧,如果不能自力更生,现实石油自我供给那么未来发展可能就要真的赶不上其他国家了

不过百折不挠的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屈服的,更不会相信所谓的“中国无油论”。经过多年的勘探和钻研,在整整一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在李四光、王进喜等突出人物的贡献下,1963年底东北大庆油田,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也让中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2)

而正当中国人民举国欢庆的时候,遥远的英伦三岛人民,还苦哈哈的开着船,在寒冷的大西洋里找石油呢没错 英国当时也戴着“贫油国”的帽子

其实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除了苏联),在原油方面都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油田。英德等国的煤炭资源其实比较丰富,所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他们发展的很快,成为第一批老牌资本主义强国

而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欧洲国家虽然没有原油,但是他们可以从别的地方“运”,遥远的非洲和东南亚,都是英国等国家的原油产地,同时欧洲国家的海上原油勘探技术也变得相当发达,不过这一切在二战结束以后,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这些殖民地纷纷独立了,英国人再想从那些地方获取原油,就只能自己花钱买了

同时真正产油的大户中东地区,实力越来越强劲也非常不满西方国家插手中东事务。海湾产油国甚至还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并减少石油出口量,引发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打击非常大。苏联倒是产油大国,但是东西方对立的状态下西欧国家不可能从苏联那里得到一滴原油,所以欧洲国家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意志——找油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3)

英国的陆地面积虽然小,但是他的海洋面积却非常大,尤其是北海海域还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北海是荷兰人命名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北边的海”,它处于大不列颠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荷比低地的包围中,周围全是发达的欧洲国家。比如英国、挪威、丹麦、德国、比利时等,那么为什么北海迟迟没有开发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北海海洋条件恶劣,海底地形复杂多岩石;二是周围国家太多太强,也不是什么好事,相关的海洋权益划分是很让人头疼的。但严重依赖原油进口的局面,以及因缺油导致的发展危机,已经让英国政府等不下去了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4)

为了尽快开采石油,英国直接在市场上放开了北海油田的勘探权,并最先把本国控制的三分之一海域划成960个区块公开招标,要知道石油作为现代工业国家的血液没有哪一个国家不是把石油开采掌握在政府手里的,但英国政府却选择了巨大让步,直接把勘探权让了出来,然而这种让步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招标结束后,仍有60%的海域没人投标,原因倒也很简单,开采困难还不一定能找到油

而接下来的勘探工作,证明这种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几十家拿到英国北海海域的石油公司,勘探了几年结果什么也没有,还把自己的公司给搞亏损了。一时间“无油论”的论调,飘扬在欧洲上空

到1969年底,已经在北海啃了3年石头,花了3千万美元的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们决定再打“最后一口井”,而上天在捉弄人的时候,可能也确实会给人一线生机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5)

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打的最后一口井,正好打在“埃科菲斯克油田”上方,这不仅救了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也救了北海油田,埃科菲斯克油田的石油储量在2到3亿吨不算特别多,但是这无疑打消了北海无油论的论调,紧接着大量石油公司重新进军北海海域,到1974年北海已经累积探明石油储量多达57亿吨。在接下来的专属经济区划分上,经过一系列斗争后,英国政府进行了妥协,定下35%的北海控制权,然后就开始了大力开采石油的阶段

北海油田对一众欧洲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英国。之前英国99%的石油都靠进口而开发北海油田后,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油气出口国,并且由于工业发达,英国可以吃下整个石油产业链的所有利润,加上英国金融业也很发达。所以英国还拥有国际原油定价权成为世界石油期货交易中心

不过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永远一帆风顺的,随着诸多国家的大力开采,同时新油田的开发速度越来越慢,北海的石油日产量从600万桶下降到200万桶,再加上新能源、环保等诸多因素的打击,北海油田已经不复当年雄光,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这对于英国等国家来说,可是个非常不好的消息,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英国的苏格兰公投问题,可能会面临转机

我们都知道北海油田的开采、加工等产业链,基本上是在苏格兰地区完成的,但是所得的利润却由英国政府统一分配,这就引发了很多苏格兰人不满,可以说苏格兰公投最实际、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石油利益分配不均

当年日本为啥没发现大庆油田(英国再次戴起贫油国帽子)(6)

现在北海石油产量减少,苏格兰人独立的心思应该会下降一些。只不过减少不代表没有,再少的原油英国中央政府都不会放弃,苏格兰想独立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