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新发展理念(临夏州聚焦五个方面)

临夏州新发展理念(临夏州聚焦五个方面)(1)

临夏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依托党委(党委)中心组示范带动、新闻媒体舆论引导、党校行政学院主阵地、宗教活动场所社会功能、基层党建核心引领、社会层面综合宣传“六大作用”,聚焦“五个方面”,实施“五大工程”,创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推动各民族形成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聚焦领导干部教育培训

实施“思想铸魂”工程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宣传思想工作规划、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州委常委会以上率下抓落实,组建宣讲团,深入县市、乡镇、学校等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理论宣讲。精心打造“石榴花开大讲堂”品牌,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民族理论政策州委常委会必学、民族政策理论逢会必讲、民族工作调研督查必问、民族政策干部选拔必考、年终班子考核必评成为民族工作新常态。各级党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主体班课程,举办“党员干部进党校”轮训学习,去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257期,培训人数达20.9万人次。创新开展领导干部“上讲台”培训活动,共举办19期,培训3000多人(次)。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今年州级培训4000余人次。编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手册印发县市、机关单位,全覆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参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强化党性锤炼,在基层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聚焦各族青少年宣传教育

实施“金种子”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实施“河州少年手拉手,石榴花开新时代”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石榴花开新时代”微团课视频大赛、“石榴籽”文化交流研学、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讲比赛、“石榴籽微行动”、特色课间操展演等主题系列活动,使“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和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康乐县新治街小学创新提出“让中华传统文化润心田,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润校园”“两润”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共育团结之花,共建和谐校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全力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聚焦宗教界人士教育引导

实施“培养培训”工程

持之以恒加强宗教界人士思想教育引导,结合“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持续开展宗教界全员式大规模精准化培训。创新推进宗教领域“说变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活动,通过“学思、知感、言传、身教”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进一步夯实了宗教界拥党爱国守法文明的思想根基。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宗教界人士代表开展“走亲戚、话团结、促和谐”慰问走访、体验冰雪运动、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等活动,空前开创了各民族、各宗教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局面。

聚焦社会面宣传引导

实施“全覆盖”工程

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法治宣传“十大行动”“法律八进”等有效载体,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答题、“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巡演、评聘民族团结进步形象代言人、举办“石榴杯”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在全州命名4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示范平台。创新实施“四个十”示范样板建设,在沿太子山旅游大通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长廊,在州博物馆、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筹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在全州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街、主题公园、文化广场、示范长廊、团结林、石榴园等,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聚焦“线上”“线下”宣传

实施“互联网助力”工程

主动加强与主流媒体、报刊的沟通协作,借用媒体品牌影响力,扩大宣传效果。在民族日报、电视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做精做细“关注”“民族团结基层行”“民族团结促发展”“政策宣讲台”等特色栏目,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以图解、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打造实体化宣传载体,2021年以来,民族日报刊发专版15期、拍摄制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微视频12期,临夏“石榴花开”特色栏目制作推送文稿16篇、短视频16期,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宣传教育格局和融媒体矩阵平台。

来源:临夏州委统战部

编辑制作:省民委宣传处

临夏州新发展理念(临夏州聚焦五个方面)(2)

临夏州新发展理念(临夏州聚焦五个方面)(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