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1)

澳门今日的发展,离不开往日华商的努力,这些华商留在澳门的大屋,是澳门非常重要的财富,它们见证了二十世纪初澳门华商的崛起,也让我们看到中西合璧的品味。

透过认识澳门历史上著名华商的史迹,能增加我们对小城历史人物的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些历史名人,一同感受澳门街道所包涵的历史文化。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2)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3)

由专业人士带我们一同探究这些华商在澳门的足迹,听听大屋背后的故事。

1. 崔诺枝大屋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4)

崔诺枝曾出任镜湖医院总理、澳门商会(中华总商会前身)总理及同善堂主席等职务。位于疯堂斜巷的崔诺枝大屋于1918年所兴建,后来成为公教学校校址,目前大屋是大疯堂艺舍的展览场地,是整个望德堂文化创意产业区的一部份。

地址:澳门疯堂斜巷7号

2.高可宁大宅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5)

高可宁於1911年在澳门成立德成公司,经营番摊馆。1914年成立有成公司,专营鸦片生意,其后又经营同安轮船公司、德成按、富衡银号等。位於水坑尾街有着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大宅是高可宁在1916年购入的,是澳门至今保存程度最好的历史古迹之一。

地址:澳门水坑尾街165号

3. 缫丝厂原址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6)

曹有出生于1830年,为澳门著名华商。曹有的事业主要在缫丝厂、匹绸厂和地产行业,他于1896年身故后。曹家产业之巨可谓当时澳门之冠,曾捐赠物业予镜湖医院,又与孙中山交往十分密切,而曹家成员的名字亦经常出现在庙宇的捐善名录或牌匾中。

地址:澳门伯多禄局长街2A-4D信达城

4. 卢家大屋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7)

卢家大屋位于大堂巷,卢九将大屋取名为“金玉堂”,它是一幢青砖唐楼式的建筑,大约落成于1889年,是澳门历史上著名华商卢九的寓所。大屋楼高两层,融合了西洋建筑特点,同时亦采用了当时流行于广州等地的广府式民居的建筑风格。

地址:澳门大堂巷7号

5. 澳门商会原址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8)

澳门商会于1913年成立,其后改名为中华总商会,是澳门重要的社会团体之一。商会成立初期没有固定的会址,后来才购入中华商业大厦作会址之用,又于1991年搬迁到新口岸的中华总商会大厦。位于议事亭前地的旧址于1994年拆卸并改建为今天的样貌。

地址:澳门议事亭前地18号中华商业大厦

6. 何老桂巷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9)

何老桂巷位于新马路中段,是一条典型的短小细巷,属风顺堂区。巷的两侧均有建筑物,地上铺设马赛克碎石。何老桂巷是以活跃于清末澳门社会的知名华商何老桂命名,在氹仔亦有以何老桂儿子何连旺而命名的街道。

地址:澳门何老桂巷

7. 清平戏院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10)

清平戏院是由清末澳门的华人巨贾王禄所兴建的,于1875年开业,是澳门历史上的第一间戏院,其所坐落的街道也因而得名为清平直街。戏院以上演中式大戏为主,曾邀请多位著名的戏剧名人演出,于1992年结业。

地址:澳门清平直街23号

澳门历史文化特征:跟华商寻找澳门历史文化轨迹(11)

“漫步澳门街之认识澳门”一共有19条路线,大家跟随澳门商人足迹游览澳门后,不妨点击阅读原文,继续到其他路线漫游,细味当中的澳门历史和故事!

资料及图片来源:

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