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墙设计图如何设计(班级文化墙的深度设计)

 现阶段,班级文化墙早已过了“让墙壁说话”这样简单的理念认识阶段,进入了精耕细作、深度发挥作用的阶段。那么,班级文化墙究竟怎样做才能更有教育意义和价值呢?

一、树立系统思维,开启立体建设模式

1.对文化墙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文化墙的教育影响力。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根据学生情况,重新设计班级文化墙。

我建立了3年、6学期、24阶段的班级文化墙策划内容,做到每个月的文化墙内容都完全不同。比如,开学第一个月,文化墙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集体生活秩序。我在教室大门上贴上“‘关’爱青春,呵护我‘门’”的标语,利用谐音提醒学生小心关门、爱护集体财产。到了高二,门上的内容不同了,上面贴着一系列台阶,用漫画的形式标注出学习的不同境界,附上一个核心问题——“今天您在哪一级台阶?”高三的时候,门上的内容又换了。有时候门上是一只握紧的拳头,标语是“为青春加油”“比我们成绩好的人比我们更努力,我们绝不能够落后”,有时候是一个花篮,上面写着“致敬青春·成人门”,因为学生18岁了!

二、建立效率意识,进入深度教育层面

文化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我们在进行班级文化墙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效率意识,尽可能实现文化墙的深度育人价值。达到这个目的,要注意以下4点。

1.主题集中。多个题材、多种元素集中表达同一个主题。这样,学生对我们的教育意图和目的会更明确。

在骐骥班,我出台了晋级激励机制,并作为班级文化墙的一个内容展示出来。学生选取了三国里最具代表性的8匹马,梳理出最值得学习的名马品质,并图文并茂地进行了详细解说。

一次,怀化市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到访,他在骐骥班门口逗留了很久,然后对学校相关领导说:“这个班级是不是弘扬的马文化?我发现这个班级张贴的口号、横幅、班徽、专栏等各种标识、内容都与马有关。我观察了近一刻钟,教室里很安静,学生都在专注学习。这是谁的班级?很好。”

2.目的明确。每一次文化墙的创建和更新都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能够体现出阶段性目的和系统目的。

为配合骐骥精神的修炼,班级文化墙每个阶段的布置都不同。高一是祥云马,吉祥物憨态可掬、喜气洋洋,目的是营造轻松、活跃、喜庆、乐观的班级氛围。高二是的卢马,硬朗、气宇轩昂,目的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健康向上、力争朝夕、积极自信的潜意识。到了高三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文化墙上是神采飞扬、风驰电掣的赤兔马,鼓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求卓越。

每一次的文化墙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服务于3年整体目标。3年后,骐骥班学生都实现了自我超越。

3.风格鲜明。风格是一种事物、一种行为的身份标签,也是我们不同于其他人的行为和观念,具有“风度、风采、神韵、气魄、格调”等内涵。风格让我们有了区别于别的班级的典型特征。越成熟的班级文化,风格越鲜明。风格是班级文化建设成熟的标识。

让人高兴的是,我们班的班级文化墙的建设风格已经越来越脱离个人兴趣爱好和审美追求了,更多体现为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样子。

风格越鲜明,学生越喜欢,说明他们对班级文化的价值、情感和理念认同。

4.特色突出。我力求做到每一期文化墙的设计、策划和布置都呈现出一种和主题一致的鲜明特色,然后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展现出来。特色突出,教育效果也会超出期待。

我们班文化墙布置出来之后,不仅仅是那些参与设计、制作和张贴的学生很自豪,全班学生也超级喜欢,就连其他班的学生都有一种“别人的班级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的羡慕。

班级文化墙设计图如何设计(班级文化墙的深度设计)(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