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四种境界的经典语录(人生的四种境界)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一个人的正常状态是由他的心神统领,并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当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并且意识到,是在做这件事,他的行为所达到的理解和自我意识使他感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一个人,他怎样劳动,他怎样待人处事,他的全部生命活动的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生的四种境界的经典语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生的四种境界的经典语录(人生的四种境界)

人生的四种境界的经典语录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一个人的正常状态是由他的心神统领,并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当他做什么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并且意识到,是在做这件事,他的行为所达到的理解和自我意识使他感到做这件事的意义。一个人,他怎样劳动,他怎样待人处事,他的全部生命活动的意义的总体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

不同的人们可能做着相同的事情,但是他们对这些事情的认识和自我意识可能不尽相同,因此,这些事情对于他们的意义可能不尽相同,它们的生命表现所反映的人生境界可能不尽相同。

人生境界从最低到最高分为四等,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

儿童和蒙昧状态的人处于自然境界。一本天然,自在无明,被本能主宰或被社会习俗主宰,他做各种事情,但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缺乏自觉,或者并不真正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因此他所做的事情对自己并没有意义。

功利境界

讲求实际利害的人处于功利境界。他意识到了自己,意识到了小我,时刻以自我为中心,对他“有用”,这是他做事的唯一标准。

道德境界

道义至上,正其义不谋其利的人达到道德境界。他懂得世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小我,还存在一个大我——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他懂得自己是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具体而微的实现。他做事的全部原则就是:我为人人,服务社会。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都具有道德的意义,道德境界讲求的是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或叫真人境界,哲学境界)

超越世俗,万物一体的人达到天地境界。他达到了这样一种认识,认识到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之上,还有天地人的万物一体,他不仅是一个社会公民,同时还是一个宇宙公民。对万物一体的认同和把握使他处于高度的自觉和更高的人生境界。他所做的事无非就是平常人做的事,但是他对于所做的事有高度的理解,这些事对于他有一种不同的意义,他是在完全自觉(觉悟)的状态下做事。他从表象上升到智性,因而超越了世俗,他在万物一体这个人能够取得的最高成就中超越了智性,天地境界讲求的是超越道德价值的价值。

自然境界是最低级的存在,功利境界比自然境界稍高一点,更高的是道德境界,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来自天然,是人的自然状态。

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应有的生命状态,是人自己的心灵创造的。

自然境界不需要对人生有任何理解和自我意识,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需要有一点对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识,天地境界需要的人生的理解和自我意识最高。

中国哲学凝结了儒、释、道三家的智慧,中国哲学既是积极入世的,又是淡泊出世的,既是此岸的,又是彼岸的,如果说提高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灵魂以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哲学的崇高使命,而这正是中国哲学的强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