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拜死人戴不戴黑纱:古人独特的祭奠方式

可能很少有人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是如何寄托哀思的,真相有点不可思议,他们会用已故亲友的头发编织成花环和首饰。

古代祭拜死人戴不戴黑纱:古人独特的祭奠方式(1)

这些耳饰上的深褐色部分就是由人类的头发编织而成。在维多利亚时代,发丝首饰和发丝花环是纪念亲人的常见做法。

Sylvia Plath曾说过,“死亡是一门艺术”。对维多利亚女王来说,戴孝也是一门艺术。自从她的丈夫艾尔波特公爵在1861年去世后,她就从未遮掩过对丈夫的哀悼,直到40年后她自己的离世。维多利亚女王就坚持在自己的脖上戴着装有艾尔波特头发的小盒。

维多利亚女王哀悼的是君主,自然也成为了引领女性孝服和服丧举止的名人,影响力波及整个欧洲和美国。但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大众来说,为了思念亲友所用的头发数量又岂止于一条项链中的那么一点儿。

曾经在美国,不少女性会用头发和金属丝制作精美的花环,通常是按照某种花卉的样子来编织。所用的头发大多来自某位过世的亲友,以此作为哀悼。还有些是用多位亲友的头发混合而成,包括在世的和过世的,这种情感更类似于对家谱的自豪。这些巧妇在商店和女性杂志上选取编织图案,某些中产阶级的流行趋势也会在发丝花环的款式中表现出来。有时她们还会把亲戚的头发编织出立体的造型,当然如此精湛的作品极为少见,布鲁克林区的病理解剖学博物馆(Morbid Anatomy Museum)就藏有诸如此类的头发制品。

古代祭拜死人戴不戴黑纱:古人独特的祭奠方式(2)

由人类头发编织而成的胸针。立体的叶状发丝饰品中间挂着一串金属链。

发丝首饰在当时也很常见,其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维多利亚女王所用的小盒款。胸针、坠子、手镯,各式各样。鼎盛时期的发丝首饰可谓为寄思与时尚的合体。它首先流行于19世纪前的欧洲,随后又在南北战争期间的美国大放异彩。

由过世之人的头发制成的家居装饰和首饰在今天看来颇为惊悚,但在维多利亚时代却习以为常,《盘绕的爱:古怪的发丝制品》(Love Entwined: The Curious History of Hair Work)一书的作者Helen Sheumaker博士说道。

在19世纪,人类的死亡率很高,而且大多数葬礼都是在家里举行。“当时的人们早已习惯身边放有过世或者即将离世的亲人,换作当今的我们早就吓得不轻了,起码也算得上是怪诞行为,”Sheumaker说道。

“实际上发丝首饰的重点并不在于死亡,而是在于对某位故人的思念,这是种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向外人展示自己追忆某人的深情,”她接着说道。编织发丝首饰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女性行为,夯实了丰富的消费文化,更有助于凝聚家庭的向心力。

古代祭拜死人戴不戴黑纱:古人独特的祭奠方式(3)

这件花环是由多人的头发制成,从颜色上就能看得出来。

“从情感上来说,人们在面对离世的亲友时总会希望留下点物件予以寄托,”在病理解剖学博物馆讲授《维多利亚时代头发艺术》课程的Karen Bachmann说道。而头发恰恰非常适合这一愿望,因为它极具个人特质,而且很耐腐蚀。当然人们会通过更具体更形象的雕塑或者铸件来思念富有的人或者名人,例如林肯总统的脸模塑像和手形铸件,以及维多利亚女王收藏在卧室中的丈夫的手形铸件。

发丝首饰和发丝花环不但能体现佩戴者与过世之人的关系,还能表达与在世亲友、孩子以及配偶间的关系。“19世纪的女性会把一绺头发当作信物来交换,就像今天的小女孩会戴上象征友谊的手链,”Bachmann说道。同样的道理,母亲会把孩子的胎发装入相框,或者在项链里放上少许。

在维多利亚时代之后,有关发丝首饰的传统迅速降温,其原因众说风云。Bachmann认为这或多或少与殡仪馆的出现有关,欧洲北部和美国率先将亲人的遗体移出了家门;但Sheumaker认为更关键的原因在于服饰与时尚的风格转变,以及讲究卫生的新浪潮。

“维多利亚时代的发丝花环显得过于严肃沉重,通常装饰在复杂多层的织物和墙纸上。但到了20世纪,泥灰墙和油漆涂料的普及让发丝制品显得格格不入。与此同时,女性的时尚追求已从严肃的服饰格调转变成色彩明亮的纺织品,如果再佩戴暗调的发丝首饰就显得格外怪异,”Sheumaker解释道。

“时尚的更迭不仅仅体现在人们对衣着和家庭装修方面的偏爱,”她接着道,“讲究清洁卫生的新风尚更驱使着人们抛弃维多利亚时代的阴沉风格、凝重奢华、多层结构的装饰、难以洗涤以致从不洗涤的物件。”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灰尘意味着更糟糕的身体状况,而发丝制品并不是个卫生的选择。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密苏里州的莱拉头发博物馆(Leila’s Hair Museum)看到维多利亚时代的发丝制品,或者在瑞典定制发丝首饰,还可以在《新秀》杂志(Rookie)中学习自制发丝首饰。但我要提醒的是,很多现代发丝制品的出现并非为了致敬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气质,而是出于政治思想的考虑。

“在上世纪后二十年里,某些主张男女平等的艺术家利用女性头发来诉求女性社会地位,”Sheumaker介绍道。“另外,非裔美国人和移民文学也会利用头发艺术来表达自我。”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表现形式下,本属于身体一部分的头发表达着不同的含义。就像今天的我们,看到汤里飘着头发,一定会很厌恶,因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不卫生。

(译者:清泉石上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