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有大大小小67个政权,几乎都是汉人统治,但是也有不少少数民族,包括鲜卑族的北魏,蒙古族和满族的元朝。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1)

前两件事放在一起也不过百年,但后一个国家统治了276年,300万满族人统治了3万万汉族人,然而历史没有偶然。

仔细观察明末清初的各种社会力量和环境,主要是四个因素造成的,这四个因素使得清朝能够存在近三百年。

晚明政治的混乱

纵观明朝崇祯时期中国的近况,不难发现明朝的灭亡其实有很多因素。一是土地兼并严重,人民流离失所。

中国封建王朝的更替几乎都是由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起的。普通人活不下去了只能冒险,反正都会死。

结果很明显反响是铺天盖地的,明末也是如此。李自成也有一些由明朝将领率领的自力更生的起义军,他们遍布全国。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2)

大臣党派争斗不断。朱元璋建立后,明朝经历了朱迪、朱高炽和朱瞻基四代人的努力。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然而,在“大明战神”和“寇门皇帝”朱祁镇的内战之后,它几乎迅速衰落。之后虽然经过了几代人不专业的努力,在孝宗朱祐樘时期有过短暂的死灰复燃,但后来皇帝的不作为几乎被崇祯皇帝朱由检给毁了。

战乱灾害频繁,穷人弱小。自明朝诞生以来,北方的战争几乎从未停止过。最早是和北元打,后来是瓦剌、鞑靼,再后来是女真各部。东有日本,东南有葡萄牙,后有英国,后有荷兰,几乎都有战争。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3)

关于内战我就不细说了。战争需要钱,需要人民的钱,需要人民的牺牲。结果除了有钱的贪官,朝廷和百姓都很穷。

中国大地上的内讧

其实满清入关,也是历史给了顺治和多尔衮一个从天山上掉下来的馅饼。

自万历皇帝建立国家以来,女真人开始表现良好。他们几经挣扎,但活动区域只在大兴安岭和黑水河。他们也接受了朝廷的安诏,以县令的身份存在。甚至努尔哈赤放出“七恨”的时候,也只有十几个甲胄。

在晋松之战之前,建州女子是晚明的一块“牛皮癣”,还不足以毁掉他。但由于李自成、张等农民起义军在中原大闹,东南洋人骚扰不断,拒绝南迁避难,使李自成突围出京。末代明帝吊死景山公园,天下无主,各方势力充斥,一片漆黑。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4)

之后李自成和山海关连长吴三桂尿不到一个壶里,吴三桂祭出关隘,率领清军进京,这才是200多年的开始。

可以说,当时满清的实力大概和吴三桂时期山海关防守的明军差不多。没有无数的历史机遇,他不可能打开北京的大门。

少数落后文明被先进的汉族文明征服。

在中国历史上,汉文化或者农耕文化几乎是最先进的文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经过历代君王的打磨,是最适合当时社会的制度。

少部分人相对落后,落后文明征服先进文明。前期可能以武力取胜,但要想长治久安,就要接受先进文明的洗礼,抛弃自身的落后因素。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5)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北魏政权的存在,很大程度

上是因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元朝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主要是因为忽必烈服从汉制,重用汉人。他的灭亡也是因为低配和对汉人的重度剥削压迫。

清朝皇帝没有昏君。

关于清朝的“赞”和“误解”太多了,我们不去争论是真是假,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认同,清朝的12个皇帝基本上没有坏皇帝。与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相比,他们似乎都像贤明的君王一样存在。

最早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准皇帝多尔衮都率先冲锋陷阵,军政能力都很强。中期的康熙、雍正、乾隆,创造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6)

至于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也都在极力维护。没有哪个皇帝像明朝一样几十年不上朝,不另建宫殿“豹子房”,一生痴迷木匠,把朝政留给宦官,却置若罔闻。

他们基本上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也任命汉人看守。康熙帝还下令理科前三名必须是汉人,并下大力气拉拢世家大族,甚至让吴三桂、耿、尚可喜做了滇、桂、广的俘虏。

它打破了汉朝以来封建王朝不分异性王的惯例,聚集了大量汉人的贤才为清朝服务,却没有像元朝那样明确地把汉人视为劣等民族。

满清八旗为什么战斗力下降(3亿汉人为何被300万满清八旗)(7)

说到这,说汉人没有反抗就有些不准确了。当时满清入主中原后,南明抵抗了近半个世纪。地下组织如白莲教、大刀会,一直到后面的义和团,都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然而这些都被清朝明朝的大流所取代。

大家还觉得有哪些历史原因?欢迎留言补充。

#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