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制品一次吃多少合适(关于乳制品的这些误区)

日前,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联盟联合主办了《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选购 专家解读乳制品消费误区》线上直播,邀请行业知名专家答疑解惑,致力于帮助消费者养成更好的饮奶习惯。

新乳业将陆续对直播中提及的误区进行汇总并发布。本期涉及到牛奶的饮用人群、不同人群如何选择适合的乳制品、含乳饮料与乳制品的区别等6个问题。

问:牛奶适合所有人群饮用吗?

大多数健康人都能饮用,但健康人群在某一阶段不太适合,比如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喝牛奶,容易引起腹胀;肾结石患者晚上睡觉前不适合饮用,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时候不要和牛奶同时服用。一般情况下,只要身体没有特殊问题的人群完全可以饮用。

牛奶被称为身体的白色血液,含有蛋白质、钙及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可以说是每天都应该摄入的食物,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饮用。

奶制品一次吃多少合适(关于乳制品的这些误区)(1)

图片来源:摄图网

问:肥胖人群、糖尿病人群能正常饮用牛奶吗?

乳制品有很多品类,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202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报告推荐人们精准摄入营养,肥胖人群、糖尿病患者或者血糖偏高人群,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奶,如果喝酸奶建议选择无糖酸奶,既把奶里的营养素吸收了,也能规避风险,让身体向健康转变。

问:不同人群如何选择适合的乳制品?

2021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因为膳食不均衡导致的慢性病在逐年上升。乳制品是我国居民人均摄入量不足的食物之一,居民对乳制品的摄入标准不同,比如老人容易缺钙,高钙牛奶就比较适合这类人群;害怕发胖的老年人可以选择高钙、低糖的;还有一些老年人乳糖不耐受,则可以选择舒化奶、酸奶、零乳糖牛奶。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一是饮奶量要足够,国家卫健委建议每人每天饮用300g液态奶,这对青少年来讲是不够的,青少年需要的营养素和热量高于成年人,每天饮用400g-500g是比较适宜的;二是很多品类可以换着喝;三是喝全脂奶,全脂奶营养丰富,富含脂融性维生素,能为身体发育提供更多营养元素;四是偏肥胖的儿童、青少年可以选择低脂奶;另外,春季是儿童身高发育的黄金期,这个时候要喝足奶。

奶制品一次吃多少合适(关于乳制品的这些误区)(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孕妇来说,乳制品是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可以补钙,对胎儿发育也很重要。乳糖不耐受的孕妇可以选择低乳糖牛奶或酸奶,妊娠期血糖偏高也可以选择低糖乳制品。需要强调的是,孕妇饮用奶粉一定要控制量,喝得过多脂肪、蛋白质会造成肥胖。

婴儿建议选择适合其年龄段的配方奶粉。

问:如何把握每日饮奶量?

300g是推荐平均每人每天的摄入量,如果是长身体时期的青少年或者运动员,需要摄入的量大,可以多喝牛奶;还有的人不爱吃肉,想要补充动物蛋白就可以多喝牛奶。所以,不是每天每人只能喝300g,我们推荐达到300g,300g-500g也是适宜的。

关于饮用时间,早中晚都可以,但是得肾结石的人别晚上喝,晚上代谢比较慢,该排尿的时候没排出去,钙容易在身体里形成结石,会加重结石症状。另外,老年人也不推荐临睡前喝,晚上容易起夜,可以睡前两三个小时喝。

当然很多健康的成人可以早上喝或者晚上临睡前喝,因为牛奶中含有色氨酸,可以帮助镇静、助眠,晚上喝相对来说吸收也比较好。

如果是酸奶,推荐大家餐后服用,酸奶里面含有益生菌,如果空腹饮用,胃中的强酸容易杀灭有益菌,所以建议餐后喝。但是,喝酒的话可以在餐前喝酸奶,有利于保护胃黏膜。

问:调制乳、调制乳粉是乳制品吗?

调制乳和调制乳粉仍然是乳制品。我国调制乳的标准中规定,以不低于80%的生牛(羊)乳或复原乳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杀菌或灭菌等工艺制成的液体产品就是调制乳。

在我国现行乳粉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调制乳粉”就是以生牛(羊)乳或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原料,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乳固体含量不低于70%的粉状产品。

所以,添加了谷物、果粒等其他原料的乳、乳粉,只要产品中乳或乳粉的原料分别占到80%或70%以上,依然属于乳或乳粉。这也是标准中要明确这类产品中乳、乳粉占原料比例的原因。

奶制品一次吃多少合适(关于乳制品的这些误区)(3)

图片来源:摄图网

问:含乳饮料是乳制品吗?是否有营养价值?

含乳饮料不是乳制品,属于饮料,这类产品中乳的含量比较低,不能归属到乳制品范畴。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它适宜的人群和食用益处。比如,有的人想喝些口味丰富的产品,这时饮料更能够满足味蕾的需要;或者运动后想补充电解质损失,那么运动饮料可能更适合。需要提醒的是,饮料中一般会加入糖,要注意适量饮用控制糖的摄入。

来源:新乳业。支持: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文章仅用于行业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