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芸娘什么样的人(新版浮生六记发生什么)

近三个小时大戏砍去半小时,50%服装重置……昆剧《浮生六记》下月15日、16日将以新面貌登陆上海大剧院。一个半月内售出2000余张演出票,为2021开年演艺市场送上一枚定心丸。12月29日,该戏主创团队分享《浮生六记》2.0版升级制作亮点。

作为上海大剧院历时两年打造的剧目,《浮生六记》被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评价为“看过想二刷,外地戏迷翘首期盼。”在她看来,《浮生六记》是一部具有上海大剧院气质和品质的作品,“爱戏曲的青年观众越来越多,他们不只想看传统经典,也需要新作品。”

2019年7月《浮生六记》首演,豆瓣评分9.1分。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评价该剧,“带着一种非常有意思的魔幻色彩”。散佚残卷《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笔记式作品,散文体式叙述方式鲜有戏剧冲突。接获上海大剧院邀请,编剧罗周以原著为材料,不拘泥于具体文字展开情节:大幕拉开时芸娘已然辞世,沈复提笔写作悼念亡妻,当芸娘出现在沈复笔下,她便又出现在他的眼前。

浮生六记芸娘什么样的人(新版浮生六记发生什么)(1)

全剧借鉴《土拨鼠之日》《恐怖游轮》等影片“时间循环”概念,芸娘永远被困在她去世那一天,不断死又不断生、不断生而不断死。罗周还在剧中设置原作没有的新角色半夏,以半夏视角审视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沈复用他的书写成就了他和芸娘的永恒,他用文字实现了永远不会被扑灭的‘生’。我想表达的是文学对于死别的超越、爱对于死别的超越,而并非在舞台上对原著进行戏曲化的演绎、简单再现两人的日常生活。”

下月《浮生六记》2.0版中,半夏性格大变样,从首演时“深沉悲痛”变为“活泼”。导演马俊丰笑言,半夏像许多年轻观众一样爱嗑CP,爱屋及乌,由此展开沈复与芸娘故事。“《浮生六记》首演时,一些老观众不明白芸娘到底是狐、仙还是鬼,但对看多了好莱坞电影的年轻观众,理解芸娘完全没有障碍。”制作人林恺认为,女观众可以如罗周般把自己代入芸娘一角,“女人都想成为芸娘那样可爱的人,我们的故事像《浮生六记》后传。”

《浮生六记》由上海大剧院出品、江苏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江苏省昆剧院演出。上海、江苏、浙江文艺院团和优秀人才合作,打造充满长三角文化基因的全新制作。张笑丁透露,不仅长三角地区向上海大剧院抛来橄榄枝,北至北京、南至广州甚至港台地区,都希望在当地上演《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芸娘什么样的人(新版浮生六记发生什么)(2)

《浮生六记》2.0版演员阵容和首演一致。白玉兰戏剧奖主角奖得主施夏明、梅花奖得主单雯分饰男女主角沈复与芸娘,这也是初为母亲后单雯的上海首秀。昆山当代昆剧院副院长由腾腾饰演半夏。梅花奖得李鸿良甘当绿叶,饰演王婆。沈母、沈复好友张禹门则分别由昆曲名家裘彩萍与顾骏饰演。

昆剧中未婚少女比比皆是,谈情说爱的妈妈难得一见。单雯每天练习唱念,身为人母让她对角色有了新理解,“芸娘没有前例供借鉴,比起涉世未深的小姐、书生恋爱,有孩子的父母谈情说爱更有情趣。”施夏明则表示,巨大舞台只有六个演员,加之时长缩短,表演需要更精准地掌握情感浓度,“一唱三叹,深深植入观众心中。”服装设计赖宣吾再度调整演员戏服,提取梦的元素让服装呈现更为丰富的层次,比如庙会观灯一场,以蓝色为主体,犹如幻境里夜雾。

“我特别喜欢复排,这是个美妙过程,能够遇到之前的自己。”马俊丰说,经过长时间停顿,剧组成员在家里与另一半朝夕相处,对《浮生六记》理解更深刻。“看着演员一点点变成角色,浓郁的粘稠度让我着迷。他们到了六七十岁,也会记得年轻时候在舞台上‘玩耍’的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浮生六记”覆盖舞台演艺和文创产品,成为上海大剧院开发、运营众多IP版权之中突出的成功范例。“浮生”系列文创产品——竹丝扣瓷茶具套装、莳绘金彩手工盖碗,景德镇传统工艺、全手工制作以及和昆剧《浮生六记》的内在关联,使得从十二艺节文博会上首发至今持续受到追捧,伴随明年再度上演,还将推出杯垫、便携包等文创新品。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解放日报社

来源:作者:诸葛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