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等待也许是另一生命的延续)

就韩国文学作品来说,我国的普通读者总体上可能还相当陌生,似乎天然有着某种的神秘感。在我国不断引入的各种外国文学作品中,欧美和日本居于显要的位置,包括此前的俄国(苏联),还有其它一些国家的文学作品也不错,于是印象就比较深刻。然而,有时显得越是神秘的文学作品反而更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愿望,比如韩国作家、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李沧东的小说《烧纸》。

读书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等待也许是另一生命的延续)(1)

《烧纸》

【韩】李沧东 著

金 冉 译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或许,亦可管中窥豹韩国小说,一睹韩国小说的写作风格。

在东亚各国小说的家长里短中,许多日常生活的情景多有相似或者相近的影子,这是地域的缘故使然,读者自然能够感同身受,或会心一笑,或微微皱眉,或带来强烈的共鸣。它相较于欧美的不同生活场景,总有一种超乎寻常的近距离感,也就总有一种格外的亲切感,某种程度上很能打动我国读者的心。李沧东的小说《烧纸》,以主人公老太太为主线,其中家庭成员的失踪是一个不断出现的高频词:丈夫和小儿子的前后莫名失踪,尽管相隔了好多年;大儿子的女人离家出走,不管不顾地丢下了自己的孩子。这个局外人看起来的大家庭,其实一直陷于风雨飘摇、分崩离析中,几乎很难看到能够拥有灿烂未来的愿景。

老太太身不由己地处在这样的漩涡中,其生活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人可以帮上大忙。不过,等待中升腾起的点点希望火花,也许是最好的结果呈现,否则一个人甚或有难以继续活下去的勇气。一方的小小天地里,作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女人的情感维系是非常重要的。她甚至可以为了丈夫,为了儿子,抛弃和牺牲自己的所有。人情知冷暖,老太太所做的一切,几乎到了痴迷和执着的地步,看似十分平淡乃至琐碎,却不乏从中释放着善意的本真,令人唏嘘不已。

李沧东的小说《烧纸》,对比的色彩尤其浓烈。在老太太所处的那个年代中,社会的层面蕴含了太多的内容。这样的“背景墙”之大,一般人根本无法撼动,只能被动地承受。而作为社会最基层的一个面,老太太以及整个家庭注定了是一个小人物的本能演绎角色,如果将其放大至整个社会上,其渺小显得无足轻重。但是,社会的细胞正是由这些无数的小人物组合成。对社会基本好像无关痛痒的家庭糟心事,就一个小家而言,可能就是“灾难性”的,抑或是“毁灭性”的。这也许也是这篇小说留给读者的一个思索悬念。

有时候,社会的变化和风起云涌虽不是一个小人物所能左右,却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存环境、生存质量和生存状况。失踪引起的反响和不同看法,让整个家庭从此变得不再平静。见到警察的害怕心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使老太太宁愿住在小房间,也几乎不去用大房间,个中的生活状态呈现出诸多酸甜苦辣的滋味。诚然,这不是老太太的生活本意,也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可还是在无形中成了一种生活的羁绊,一种日常的拖累,一种现实的迷茫,其心态的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的烦恼、无趣,渐渐地占据成了“主角”。

读书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等待也许是另一生命的延续)(2)

韩国作家、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李沧东

小说里,有这样多处细腻的描写让铺垫显得自然。老太太手里的针线活,使读者看到了韩国小人物的日常。其实,老太太已经不适宜于再做针线活了,她的眼睛已经提出了“抗议”,再说她的岁数也大了。然而,她还是手里的针线活不放。这里面似乎说明了几个问题:老太太唯有手握针线活时才觉得安心,因为日子是需要一天天过的,寻找精神上的慰籍非常重要。家庭里的各种变故,心情自然难以调整到最佳,针线活可能是最好的“依托”,许多事情可以就此暂时忘却了。短暂的忘却也蛮不错的。

主人公老太太的牙疼在小说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这自然是李沧东的小说有意而为之,似有点睛之笔用意。随着情节的日益深入和事态的不断发展,老太太的牙疼也就时断时续,时好时坏。牙疼在此的悄然铺垫和由此引申出的独有内涵不言而喻,许多是可以反复回味的。它与针线活的相辅相成,竟能做到浑然天成,尽管看点各不相同,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时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是一个令人充满想象的梦幻空间。

小姑子是《烧纸》中“走马灯”似的人物,却由此将小说的情节透过两个人物的心灵对话和心理变化呈现了出来。小姑子神秘兮兮的话题,带有一种真真假假的意味,是八卦还是真实,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倒是小说里她说过的一句话:“昨天夜里,我见到哥哥了。”见到哥哥?失踪的人至今尚不知身在何处,结局怎样,怎么见到?小姑子的话里有话,老太太一开始并不把它当真,等到小姑子说出这样的事来:“昨天夜里哥哥来找我了。变成鬼来的。他说去世已经30多年了。”老太太听后还是多多少少地吃了一惊,手竟然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起来。

也许,老太太是基本上可以猜到这样的结局的,但她不愿意往那处想,也不敢往那处想。她宁愿自己麻痹自己,以针线活度日,为的就是一个心中的希望。等待就是希望!直到今天小姑子有意无意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老太太才极不情愿地不得不面对这样可能的现实。要不,30多年时光过去了。他为何还不来找自己,从而让自己受尽了各种委屈。家中的变故这么大,苦衷这么多,他知道吗?亲情人情,是冷是暖,是有是无,只有天知道。

但老太太还是难以接受这样的结局。她故意对小姑子的话嗤之以鼻,然而内心的痛楚却已经翻腾起来。小姑子又提到大邱监狱一事,哥哥被拉上卡车带走的瞬间,听说那一批人都死了。小说里老太太至此完全失态了:“求你了,快把那张嘴闭上!”……老太太终于想明白了,此前小姑子叫她烧些纸给自己的丈夫,她总是无动于衷,因为她还抱着希望。现在,应该是烧些纸给他了。在超度亡灵中,逝者至少不会再挨饿了,也能让逝者从此安息。同时在烧纸中,保佑家人平平安安,不会再有那么多的烦心事、伤心事了。

读书是一段温暖的旅程(读书等待也许是另一生命的延续)(3)

韩国作家、编剧、导演和制片人李沧东

《烧纸》是李沧东在韩国家喻户晓的一篇重要文学作品。大环境下的小人物演绎竟是如此栩栩如生,令人感叹,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家庭现象的人生哲理和思索。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将等待也许是另一生命的延续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描写具体的人物、具体的家庭,并将其放大至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显得十分真实而自然,因而更具有时代性乃至很好的阅读效果。

作者:邵天骏

编辑:周怡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