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值退市后怎样才能重新上市(为面值退市叫好)

9月18日,*ST大控(600747,SH)连续第五日跌停,股价仅剩0.67元,头也不回地冲向了“面值退市”红线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面值退市后怎样才能重新上市?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面值退市后怎样才能重新上市(为面值退市叫好)

面值退市后怎样才能重新上市

9月18日,*ST大控(600747,SH)连续第五日跌停,股价仅剩0.67元,头也不回地冲向了“面值退市”红线。

所谓“面值退市”,即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位于1元面值之下,交易所将在15个交易日内决定是否终止对应股票的上市交易。

自从2018年中弘股份解锁A股“面值退市”技能,今年“面值退市”呈加速之势。目前,华信国际(华信退)、雏鹰农牧(雏鹰退)已进入退市整理期,*ST印纪触发相关规则已停牌,正等待深交所决定。

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上证指数今年累计涨幅接近20%,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一批经营稳健、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还在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可见“面值退市”并非因为市场低迷,而是投资者“用脚投票”,市场自发地排毒健体。

优秀的上市公司是相似的,而“面值退市”的上市公司则各有各的毛病。头顶“养猪第一股”光环的雏鹰农牧颇为可惜,公司未能利用率先上市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主业,反而沉迷于资本运作,“饿死了猪”,也把公司的上市地位赔了进去。

在“面值”退市股里,中弘股份可算“作死”典型。经营不善是一方面,公司为迎合市场热点,多次推出与自身业绩不相符的送转方案,更是加速了退市进程。我们注意到,中弘股份从2011年起四次送转,其中两次为“高送转”,总股本迅速从5.6亿股扩张到超过80亿股。每次“送转”对公司股价都是一次打击,累计下来竟最终把自己的腿“打折”了。

对于热衷于“高送转”游戏的上市公司来说,中弘股份的警钟不可谓不响。

干净利落,是观察这些公司退市过程的直观感受。就这点来说,我们要为交易所“点赞”,他们坚持原则,捍卫了市场尊严。就在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在会议提出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中,第二点即是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其中提到“畅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

有退有进,吐故纳新,这是健康资本市场的应有之义。

问题公司挤占了上市地位、融资等多方面资源,它们的离场使得好公司有望获得更多支持,既可以净化股市生态,也可以为好公司“腾地儿”,保护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为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这也是对市场上其他上市公司的警示:唯有“讲真话”“做真账”,诚信经营,为股东创造良好回报,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责任编辑:李嘉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