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精益生产十大工具实施方案(精益品质新产品导入关键装备盘点)

运用精益生产十大工具实施方案(精益品质新产品导入关键装备盘点)(1)

在NPI阶段NUDD使用的表单里,我们精心地挑选了常用的十大表单。和大家做介绍,以便可以更好地应用NUDD的理念在NPI阶段,发现风险,分析风险,降低风险。

(以ODM的SQE为主体,针对供应商的材料品质检讨的模式为例)

1)Before build(试产前-指材料)

a.使用DFM来把从产品,制程,检验,治具,信赖性几个方面综合评估设计端影响量产的风险。同时也会从以往机种涉取成功失败经验,重点确认现有机种是否有同样的风险,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b.运用NUDD通过对制程产品的风险识别,进一步地完成风险项目的分析及降低。并通过跨功能小组来讨论出可行性的短期应对方案和长期缓解计划。

c.通过对产品面的PPAP,产品面的AQP的更新及检讨,完成对试产前的制程标准化确认。

-PPAP:产品承认工具含CPK,GR&R,FAI,图面,功能,信赖性验证数据。

-AQP:制程承认工具含PDM(制程流程图),PFMEA(制程失效模式分析)CP(控制计划),WI(作业指导书)。

2)Within build(试产中-指材料)

a. 5M checklist: 在试产过程中,使用5M checklist对现场的人机物法检等诸要素进行点检及确认。以达到试产过程生产要素是依据标准化规定在作业的目的,以便在发生问题时及时追查及分析。

b. NPI CTQ: 通过对NUDD的检讨,把风险管控的要点转换成制程关键管控点。并定期地进行稽核,以便及时发现偏差并及时的纠正。让制程受控稳定并持续一致,这也是在为量产的CTQ及CP打下坚定的基础。

运用精益生产十大工具实施方案(精益品质新产品导入关键装备盘点)(2)

3)After build(试产后-材料及整机)

a.Yield report: 针对供应商材料,尤其是关键的材料。如机壳,键盘,PCB, LCD cable,LCD等。我们要提前根据经验,材料特性及业界的平均水准来制定良率目标。并整理汇总良率的百分比,不良前X大不良。并针对性地进行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地检讨。(FACA)并形成常态机制,以便达到持续改善良率达标的目的。

b.QC report: 在试产里供应商的出货品管OQC检验报告,及ODM(整机厂)外验检验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反映供应商材料品质的重要数据来源。我们需要及时的掌握这两份检验中判退的不良,并及时有效地做反馈和检讨。以便及时的检讨出根本原因,并针对原因来做出有效的改善并追踪直到彻底解决为止。

c. PR issue list: 针对整机工厂试产的主要不良,我们要逐项地与材料供应商检讨。并厘清其中的设计,规格,模具等与设计相关的问题,并请RD主导解决。品质部门要协助RD对材料品质问题检讨出原因对策,并追踪行动有效导入并确认改善结果是否有效。

d.Coverage: 我们要持续地检讨,供应商全检针对于整机厂前检的漏检率,供应商OQC与整机厂IQC的漏检率。具体到漏检项目,检验方法的提升,人员检验能力的有效提升。从根本上提升材料供应商的检验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检验标准一致性的目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