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初级注安必背100个知识点(每日一练每天10道题)

虽然现在离考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是21年《法规》和《管理》两科的考试难度之大考察范围之广,我们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提前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大家不妨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认真做10道基础试题。通过不间断的训练和模拟,把基础打稳打牢打结实。

这样,2022年注安考试才能轻松过、稳稳赢!

2022初级注安必背100个知识点(每日一练每天10道题)(1)

《安全生产法规》

1、根据《劳动法》,下列关于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B.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的劳动

C.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D.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 1 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二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根据《劳动法》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延长其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2、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A.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B.违章指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

C.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D.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解析】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㈠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㈡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㈢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㈣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㈤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选项 ACD 为预告解除,提前 30 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

3、根据《劳动合同法》,下列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提前 3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0 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必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D.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 3 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由人民政府组织,并由公安机关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 )。

A.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B.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措施

C.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施以及电力、水等供应进行控制

D.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C【解析】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1)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2)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 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3)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4)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5、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物品和应急处理装备的储备制度

B.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C.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并适当修订

D.新闻媒体应当按照无偿与有偿相结合原则,积极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知识的宣传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解析】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第二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第三十条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三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安全生产管理》

1、某化学危险品使用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安全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单位构成三级重大危险源。该单位按照规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档案,准备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应急管理部门)申请重大危险源备案。受理该单位报送重大危险源备案的应是(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D.国家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解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单位在完成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或者安全评价报告后 15 日内,应当填写重大危险源备案申请表,连同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档案材料,报送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每季度将辖区内的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每半年将辖区内的一级重大危险源备案材料报送至省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为应急管理部门)

2、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下列评价对象中,可以划为同一个单元进行评价的是( )。

A.同一堤坝内的全部储罐

B.同一厂房内的装置

C.建设在地上的装置

D.同一楼层的全部设备系统

E.分布于不同楼层介质相连的设备系统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B【解析】考查的是重大危险源。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散设地上的管道不作为独立的单元,但配管桥区例外。

3、液氨发生事故的形态不同,其危害程度差别很大。安全评价人员在对液氨罐区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价时,事故严重度评价应遵守( )原则。

A.最大危险

B.概率求和

C.概率乘积

D.频率分析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A【解析】最大危险原则:一种危险物质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事故后果相差大,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4、甲市乙县一大型化工企业环氧乙烷储罐区构成了重大危险源。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对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储罐区与某生活水源地的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需要停产并搬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组织实施该储罐区停产并搬迁工作的是( )。

A.甲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甲市人民政府

C.乙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乙县人民政府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解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 19 条:危化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距离应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监督定期整改,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并组织实施。

5、下列关于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企业负责,政府监管,中介组织提供技术指导

B.企业应向公安部门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

C.政府有关部门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实行分级管理

D.储存剧毒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应设置监控系统

滑动查看答案☟ ☟ ☟【答案】B 【解析】考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监管。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