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

中华第一龙——红山墨玉龙

一.2020年10月17日,《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展出的众多的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中,有一件精品中的精品、国宝中的国宝,号称中华第一龙的玉器——墨玉龙,分外引人注目,它的发现,不仅让中国远古历史从黄河流域扩展到燕山以北的辽河流域,还将中华文明往前推了一千余年。从这点上来说,红山墨玉龙被称之为中华第一龙一点都不为过。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1)

中华第一龙——红山墨玉龙

二.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遥远的历史,浩瀚的文化,五千年历尽沧桑的文明史,是我泱泱大国引以为傲的资本。但是,西方国家一直不肯承认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甚至连夏朝都不予认可,只承认中国三千年的文明。而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中华远古先民们,在五千多年前就生息繁衍于这片土地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耕生活。红山文化是与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并存的、中国最著名的远古遗址文化。它们最具代表性,最有说服力,一南一北,交相辉映,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泱泱文明史。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2)

与江南良渚文化并列的红山文化遗址

三.中华第一龙的出土,是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出的所有玉器、陶器中的、最具影响力的文物。它高26厘米,呈C形,通体墨绿色,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双鼻孔对称,双眼突出呈菱形,有鬃,背部有对称的单孔,用绳子悬挂此孔吊起来,墨玉龙的头和尾处于一条水平线上。墨玉龙由一整块墨绿色的岫岩玉雕刻而成,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也很像蚩尤的“尤”字。采用了浮雕、浅浮雕的手法,通体精雕细琢,均匀光洁,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畅。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3)

中华第一龙,神秘、庄重、肃穆

中华第一龙还带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神秘感,在5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雕刻而成的?为什么要雕刻这个神秘的第一龙?它代表了什么含义?这些问题还需要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专家们再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神奇的是,中华第一龙不仅是龙,还明显带有4种动物特征:鹿眼、蛇身、猪鼻和马鬃。虽然没有角,没有肢、爪,但却动感十足,古朴庄严,隐隐约约透漏着一股神秘的沧桑感。在五千多年前的远古时代,那时还是一个原始的母系社会,很难想象我们的祖先能有如此高超的技艺,将墨玉龙雕刻得这么完美精湛、活灵活现。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4)

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是如何被发现的

四.那么,这个中华第一龙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说来话长,完全是巧合,又是冥冥中注定。1971年10月16日,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农民张凤祥像往常一样出工去整修田地,当时“农业学大寨”的余温还没过,全国各地农村都趁农闲时节平整土地、改造农田、兴修水利,赛沁塔拉村当然也不例外。张凤祥当时才17岁,还是个半大小伙子。深秋的阳光依然很刺眼,炙热地烤着大地。干了一会儿,张凤祥热得汗流浃背,他甩掉外套,继续挖着土。突然,“咯嘣”一声,铁锹好像碰到了地下一个硬石头,震得张凤祥手臂发麻。他蹲下身,扒开土,发现是一块石板,撬开石板,才发现是一个不大的小“山洞”,方方正正的,里面悠黑一片,看不清东西。张凤祥把手伸进去,摸到一个凉冰冰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像是一块“铁”,生满了锈,他用铁锹铲了几下,没有把锈铲掉,于是,张凤祥把这个东西随手一扔,就继续干活了。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5)

红山文化玉猪龙

晚上回到家后,张凤祥突然又想起这个东西,心想,就是块铁,拿到废品收购站也能卖一毛钱,能买10块水果糖呢!于是,他又原路返回,把那个东西拿回了回来。为了看清是不是铁,张凤祥把它放在水中清洗,但外面的锈怎么也洗不掉。用手试了试分量,估计也有几斤重。张凤祥就随手把它扔到一边,打算有空拿到收购站去卖。此时,张凤祥7岁的弟弟看到了,就拿到院子里,找根绳子从中间的孔中拴住,拉着它满院子跑着玩。那时候,农村哪有玩具啊,哪像现在,一个孩子的玩具能堆满一间屋子。农村的小孩都是玩石头、桃仁、铜板,奢侈一点的就等逢庙会买竹子做的小喇叭、小牤牛、转轮毂玩,当然还有捉迷藏、跳绳等游戏。张凤祥的小弟弟才七岁,正是贪玩的年纪,他看到别人都有铁环推着玩,自己却没有,就问哥哥要,张凤祥也弄不到铁环,弟弟很委屈,这次正好捡到了这个东西,弟弟高兴地拉着它到处跑,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6)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龟

过了几天后,张凤祥无意中发现,这个东西被弟弟拉着玩了几天后,外面的锈居然被磨掉了一部分,露出了原有的颜色,墨绿色的,有点晶莹剔透。在阳光下看,更显得像块玉。晚上吃饭的时候,张凤祥对父亲张金贵说了这件事,张金贵拿过来仔细看,越看越觉得是块玉,而且还像是文物。于是第二天,张金贵把它拿到公社文化站,请他们看一下,谁知文化站的工作人员看了一眼,就不屑地说:“这没什么用,也不是文物,就是一块破石头,你赶紧拿走吧。”无奈,张金贵只好又把它拿回了家,小儿子则继续拉着它玩。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7)

红山文化鹗首人身玉神

一个月后,这块石头外面的锈被磨得干干净净了,真相显露出来,它浑身墨绿通透,呈一个弯曲的半圆圈形状,还有头尾,像传说中的龙,也像是蛇,背后还有一个孔,用手摸,温润如玉。张金贵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东西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于是,他又带着这个东西走了几十里路,到了翁牛特旗,找到了翁牛特旗文化馆的领导,领导仔细鉴定后,认为是一件文物,但是哪个朝代的文物,具体是什么,他也说不清。文化馆的领导让张金贵先把这块玉留下来,待他有时间请文物专家们来看看。又过了一段时间,张金贵想起了这件事,又跑到旗文化馆讨要说法,馆领导看他来回几趟也不容易,就自掏腰包给了张金贵30块钱,这块玉就算是被文化馆收购了。但是,自此后,这块玉并未出名,只是被当做一件普通文物锁在旗文化馆的仓库柜子里。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8)

红山文化玉壁

一块玉的华丽蜕变,中华第一龙横空出世

五.时光匆匆,转眼到了1986年7月,为了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北方各地的考古部门、文物部门开始了大规模的遗址探查、文物征集工作,而辽西地区考古发现了五千年前的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等遗址。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这一片区域,相继发现大规模墓葬群,发掘出大量的玉器、陶器、石器、骨制工具等重要文物。而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赛沁塔拉村红山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陶器,形成了一个新文化遗址——红山文化遗址。与江南地区的良渚文化、西南地区的仰韶文化并列。而文物部门也开始在各地民间搞宣传,搜集文物。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9)

红山文化玉跪人

这时候,翁牛特旗文化馆的负责人贾鸿恩突然想起来,自家馆里还有这么一块玉,具体是什么来头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他带上这块玉,坐火车到了北京,找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考古专家苏秉琦鉴定,后经苏秉琦和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共同鉴定:这块玉是五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的墨玉龙,是中国当时发现最早的龙形玉。我们总是自称是龙的传人,但龙的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龙最初是什么样子,我们的祖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概念的,在之前是没有答案的。而这块墨玉龙的出现,问题都迎刃而解,它不仅证明了长城以外地区也是新石器时代先祖们生活的地方,还把中华文明往前推了一千余年。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10)

红山文化斜口筒形玉

六.专家们说,墨玉龙造型奇特,雕工精细,选材优良,虽然没有角、四肢、爪,但神态栩栩如生,背部的孔设计巧妙,用绳子绑住吊起来,龙头和龙尾正好处在一条水平线上。这块墨玉龙,堪称是中华第一龙。令人唏嘘感叹的是,中华第一龙历经坎坷,最终还能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实属幸运。从张凤祥发现它,再被7岁的小孩拉着玩耍了两个月,再到它被搁置在翁牛特旗的文化馆里15年,这中间存在许多的变故,然而,中华第一龙还是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村民捡到国宝级文物(农村小伙子捡到一级文物)(11)

红山文化玉狗

那么,中华第一龙能用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吗?专家们说,它价值连城,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现在,中华第一龙早就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禁止对外展出。但是当年,它被当做是一块废铁差点扔掉,还被小孩子拉着玩了两个月,好在张金贵老人“识货”,非常固执地去公社和旗里找人鉴定,最终才使它安然无恙地保存了下来。中华第一龙躺在就翁牛特旗文化馆的仓库里,且一呆就是15年,最终重见天日、横空出世,也要感谢翁牛特旗文化局的领导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