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怎么看待国际教育(应试教育不利孩子成长)

近些年来关于教育方面的讨论和改革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的人认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扼杀了中国学生的创造力,使中国学生变成一个只知道学习知识点的教育机器。并认为中国应该向欧美的教育模式学习,通过兴趣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欧洲人怎么看待国际教育(应试教育不利孩子成长)(1)

甚至著名的诺贝尔获得者中村修二也对应试教育感到反感,认为东亚国家的应试教育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升学的压力一度让自己十分头疼。而自己之所以能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如今的成就,是因为自己对于物理学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自己上大学之后不断的深入研究才会取得如今的成就。在应试教育的升学过程中,自己就是老师口中的差生并且是严重偏科的,而应试教育的总分制度让他在学习上倍感压力,因为偏科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中村修二的整体成绩。

欧洲人怎么看待国际教育(应试教育不利孩子成长)(2)

但西方的教育制度真的适合中国的国情吗?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所谓的兴趣培养一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好把握的尺度,如果兴趣放开搞不好就会导致学生反而从学业上转移到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公立教育上由于教育师资力量的缺失问题,严重造成公立教育的质量问题,导致欧美国家的公立教育可以说问题重重,老师上课没有人专心听讲,学生可以当面质疑老师的权威甚至利用言语来威胁老师的课堂制度。

欧洲人怎么看待国际教育(应试教育不利孩子成长)(3)

大量的学生过早的接触社会,反而造成了数量过多的问题青年,并且欧美教育制度的问题造成少女早孕的问题也是极为严重的。如果完全以学生的兴趣来培养,也许会培养出类似中村修二这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也可能会造成很多没有专注度的学生反而过早的脱离教育环境,对其人生也造成严重的打击。

应试教育的僵化缺陷确实是一个严重问题,但因此就完全否定应试教育制度未免太过武断了。事实证明,无论是西方教育制度还是东亚的教育制度,都不是完美毫无缺陷的。

欧洲人怎么看待国际教育(应试教育不利孩子成长)(4)

应试教育需要在培养学生兴趣上做调整,比如今年某些地区对于教育的改革,将英语转化成为选修让学生可以从英语、德语、俄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当中选择一个进行学习。应试教育虽然没有足够开放,但却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而欧美教育明显有着精英教育和平民教育的区别,前者让教育变成一种高不可攀的投入,后者沦为精英教育的牺牲品,仅仅高中毕业后便开始进入社会,承受着工作和社会的双重压力。

(文/无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