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

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自由泳以及仰泳中存在的一些技术要点,本文我们阐述蛙泳那些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知识。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1)

一、蛙泳的手臂在前伸时不要离开水面

很多人看到运动员在游蛙泳时手臂好像是在水面上前伸,所以他们也会在前伸手臂时将手抬出水面,的确,手臂在水面以上前伸看似不会引起阻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蛙泳的竞赛规则里不允许运动员的肘关节离开水面,所以当手在水面以上前伸时反而会使小臂倾斜在水里前移,这样做会产生推压阻力。正确的做法是让手臂完全贴着水面前伸。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2)

二、波浪式蛙泳的上身不是起得越高越好

初学波浪式蛙泳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认为上身起得越高越好,很多爱好者看到运动员的上身离水面很多,就认为上身起的高的就是波浪式蛙泳,但是盲目模仿的结果就是:波蛙游的反而还不如平蛙快。因为如果波蛙的前冲动作没有做出来,起得再高也没用,反而会因为上身起得太高引起更多的阻力,因为起得越高髋部下降的也就越深。平蛙与波蛙最大的区别就是:平蛙的动作结构是划手——蹬腿,波蛙的动作结构是划手——前冲——蹬腿。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3)

三、判断游的是平蛙还是波蛙最简单的方法是看臀部

能否做出前冲动作,最简单的辨别方式就是看上身在入水后臀部有没有像蝶泳一样上抬,如果有上抬动作则证明有前冲的效果出现。但是臀部上浮不能过度,很多人为了让波浪动作更加明显就会将上身起得非常高并且在手臂入水时过度下潜,虽然波浪式蛙泳技术允许手臂在前伸时轻微向下,但是过度的向下伸手反而会使正面的阻力增大,这就是起伏过度。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4)

​四、平蛙的收腿与波蛙的收腿收的顺序不一样

虽然都是收腿,但是平蛙的收腿动作是大小腿一起折叠前收,而波浪式蛙泳在收腿时是先收小腿再收大腿,因为波浪式蛙泳上身起的高,髋部会有所下降,直接收大腿会导致正面的阻力比平蛙还大,正确的做法是:当手臂内划动作结束时借助波浪推进力立即开始收小腿,当手臂前伸至3/4或者伸直时在略微屈髋(收大腿)翻脚开始蹬夹动作。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5)

五、蛙泳的蹬腿动作不是越宽越好

很多人认为蛙泳蹬腿时蹬得越宽,推进力越大,因为可以夹到更多的水,实际上著名教练康希尔曼在1968年就通过染色水实验证明了夹水动作不会产生推进力,因为向内夹水会将水导向腿部两侧,并且当蛙泳的双脚蹬夹到肩线以内时就没有推进力产生了。某音上有个点赞超过170万的蛙泳慢动作腿部技术是个明显的错误示范,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几千万甚至更多的推荐量,可能是我太眼红。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6)

六、蛙泳比赛时最快的连接方式是重叠式

蛙泳游进时的连接方式分为三种:滑行式、连接式、重叠式。

滑行式就是一个动作周期做完后停一下再做下一个动作周期,这种连接方式是游进速度最慢的,但也是初学者最好的学习方法。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7)

连接式就是一个动作周期腿部夹完水后马上开始下一个动作周期的手臂外划动作,很多人认为这是最快的连接方式,但是其实在比赛中最快的连接方式是重叠式。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8)

重叠式就是当第一个动作周期双脚到达肩线以内没有完全并拢时就开始下一个动作周期手臂的外划动作,原因是基于第五条的阐述,等到双脚完全并拢时再开始下一个动作周期,两个动作周期间就会产生掉速。当然,如果双脚没到达肩线以内还在产生动力时下一个动作周期的手臂就开始做外划动作,其产生的推压阻力就会抵消掉部分上一动作周期腿部的推进力。

蛙泳的完整技术动作分析(游泳技术中的冷门小知识)(9)

以上就是今天所要说的蛙泳的一些冷门技术点,下一章我们阐述蝶泳以及出发转身的知识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本文由中游体育原创发布,每天分享一个游泳小知识,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或者异议欢迎留言讨论甚至开喷,本人“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