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诞生29周年纪录片:万维网诞生29周年

2018年3月12日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创立的29周年。作为“万维网之父”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再次发布公开信,呼吁对互联网巨头的权限进行严格规范,防止网络“武器化”。这是他继去年此时提出网络发展三大问题:个人数据、谣言传播和政治网络广告之后,再次就互联网问题提出自己的警告。所谓网络武器化究竟指什么?人们应当如何对症下药?

万维网诞生29周年纪录片:万维网诞生29周年(1)

科技巨头垄断的网络产业

“在近些年,我们不断看到阴谋论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流行、虚假的推特和脸书账号引发社会紧张、外围演艺人士介入选举,以及犯罪分子盗取大量用户个人信息。”伯纳斯·李在公开信中写道。他指出,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并不断激增,主要是由于部分网络平台集中了大部分的网络权力,它们可以“控制哪些思想和观点可以被看到和分享”,其中主要包括了脸书、谷歌和推特等大公司。

这些“网络看门人”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确保权力不外流,例如吸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买断互联网新生事物,或者将整个行业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到自己麾下,从而使其他人难以获得竞争力。“在一部分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压力之下,我们曾经在各种博客和网站中见到的丰富多样的选择已经大不如前了。”

据统计,目前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占据的份额约为87%;而脸书则拥有超过22亿月活跃用户——是其曾经的竞争对手MySpace在巅峰时期数据的20倍不止。而这两家公司加起来,包括谷歌及其子公司YouTube、脸书及其子公司Instagram,则是全球超过60%的网络广告的营销阵地。

为大公司制定网络约束框架

尽管这些公司已经逐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部分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例如脸书的假新闻检测系统、影响力行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是否也受到俄罗斯黑客在美国大选期间的渗透影响)、推特的聊天机器人问题等。但在伯纳斯·李看来,这些补救措施更像是为了“使公司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利益最大化”。

万维网诞生29周年纪录片:万维网诞生29周年(2)

因此,他提出,设定一个以社会目标为导向的法律性或规范性框架协议,也许可以缓和当前这些愈来愈凸显的网络资源“武器化”问题。而要想将科技公司的动机与用户个人和社会的需求撮合到一起,则需要集合来自商业、政府、民间团体、学术机构等不同领域的智囊,以开发出“集体想象”。

不过,伯纳斯·李也指出,在人们寻求解决互联网的现有问题时,将遭遇两种“限制集体想象”的“迷信”阻挠:一是认为广告是对互联网公司唯一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一是认为现在再来改变网络平台运行方式已经为时已晚。作为万维网的创始人,他重申自己最初的构想:“我希望网络能够反映人们的愿望、实现人们的梦想,而非扩大我们的恐惧和加深彼此的分裂。”

距离全民网络化还有多远?

当伯纳斯·李写下这封公开信时,也恰逢2018年标志全球超过一半人口使用互联网的里程碑式一年。虽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上网进行各种活动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从全球范围而言,依然还有不少人享受不到网络为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主要是对于一些穷人、生活在偏远地区或低收入国家的民众而言,并且女性的比重也大于男性。假如放任目前的网络化速度,那么全球最后10亿将直到2042年才用上互联网。

万维网诞生29周年纪录片:万维网诞生29周年(3)

2016年,联合国宣布互联网使用是和清洁水资源、庇护所、食物和电力同等重要的一项人权。但在不少地方,上网仍是一种奢侈:在马拉维,1G移动宽带的收费是当地人均月收入的20%以上;而在津巴布韦,这一比重则达到了45%。(注:该数据在2016年的中国为2.8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