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夜色阑珊(雨夜古街巡更)

古街夜色阑珊(雨夜古街巡更)(1)

深夜,记者跟随安保人员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巡更。 杨怡玲 摄

1月14日,农历腊月廿三小年,阴雨绵绵,地处市中心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热闹不减。午夜零时,街区外墙夜景灯渐次熄灭,一支安保队在坊巷集结,开启巡更。

夜幕下的古城静谧得像一座“空城”,只闻落雨的声响。队员们的脚步穿行街巷,手电筒拉出的长长的光影,扫描着每一处角落。“千年古城,分布众多文物古迹,防火防盗,我们不敢松懈。”带队的陈海介绍,随着街区越来越多商户入驻,护好这方安全责无旁贷。安保队24小时值班,晚班从午夜零时至清晨,步行巡更5次。

记者紧随队员们的脚步,穿过一条条漆黑的高墙窄巷。“这种夜路,我们都习惯了。”队员林影德说,越是偏僻无人的地方,越是察看的重点,每晚都要一遍遍巡查。如今,他们对古城的每条巷弄都十分熟悉了。

“这么晚了,在干嘛?”零时10分,在大路街崇功祠内,队员们发现屋里亮着灯,还有声响,遂推门察看。“打扫装修垃圾,马上就好了。”一名女子应答。巡更至寿泉井时,队员们发现一堆垃圾堆放在井沿旁。拍照取证后,大家一起清理。“把垃圾堆放这里,破坏景观,若垃圾掉落井里,也会污染井水。”队员们说,将向周边商户和居民反映,提升大家的家园环保意识。

行走间,记者看到县巷一家理发店还在营业,而其余店铺都已打烊。队员们说,街区规定,商铺打烊后,店员必须离开,避免出现“三合一”经营不安全情况。靠近一家家商铺,他们贴近细听,手电筒的光透过门缝、窗玻璃,查看有无人员留住店内。

经过一家民俗服装店时,队员们看到店外挂着一套衣服,在微光下如同一个悬空的人。“这要是深夜吓着路人可怎么办?”他们拍下现场,但并未将衣服收起。见记者不解,陈海说,他们无权暂扣群众私有财物,待天亮后与商户沟通,若对方拒不改正,再由街区相关执法部门介入。“帅哥,小声点,很晚了。”一名途经的男子,正与人视频通话,声音在静夜里格外响亮,队员们上前劝导……

古城巡查一遍,历时1个多小时,沿途经过8个巡更打卡点。

凌晨2时许,记者来到消防控制室。公共视频里,6条街巷人迹罕至,偶有外卖员出入,或是猫狗出没。值班人员李世增起身在室内走动,打消困意,眼睛却目不转睛盯着屏幕。视频里,一位老人从大路街一民房中走出,步履蹒跚绕行几条街,李世增的目光追随老人,直至他回到民房才放心。“整晚盯着屏幕,确实枯燥,也易犯困,但安全无小事,还是要打起精神。”李世增说,时值年关,平安才好。记者注意到,屏幕左下方,张贴着一幅写着“平安喜乐”的图画。

凌晨3时许,第4班巡更时,街区静得只闻“沙沙”的脚步声。队员们说,即使街面无人,也要坚持巡更。只有不间断地巡更,才能震慑犯罪。

凌晨4时20分,最后一班巡更时,沿途不时听到民房传出的闹钟声。4时30分许,1名清洁工在大路街清扫。

凌晨5时,庙前街,一辆小货车送来货物。

此时,晨雾弥漫,天降细雨,古城沿街地灯准点熄灭。

5时20分,巡更结束。

清晨6时许,庙前街,一家豆浆炒店铺开门迎客,升腾的“烟火气”开启古街新一天的繁华。

新闻链接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千年兴化府古城的核心区,也是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组成部分。“莆阳开春,开河、开街、开村”活动启动之际,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举办的新春文化节吸引众多游客。街区保护修缮指挥部成立应急处突领导小组,负责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守护千年古街区平安。

荔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应急处突领导小组组长邱文高介绍,安保队是应急处突队的先锋,也是守护街区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街区的消防、公安、城管、街道、网格、单元长、物业安保都纳入应急处突队伍,每日一报告、每周一会商、每月一巡查,合力将街区治理落到最小单元。

(来源:湄洲日报 记者:黄凌燕 编辑:吴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