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

人死后究竟是什么都没有了,还是会有转世的说法,谁也不清楚。

古人对于人死后十分重视,即使再贫困的人家,也会尽力“厚葬”死者。

所谓的“厚葬”,就是要有值钱的物件,陪着逝者一起下葬,尤其是古代的王公贵族,除了无数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甚至还要选择一定的人殉葬。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1)

厚葬的奢侈程度,我们无法想象。

令人震惊的是,1993年,在河北出土的一座古墓中,竟然摆着一桌丰盛的宴席,那个场面就是等人来一样。

古墓中惊现一桌宴席

古墓深埋于地下,时过境迁,曾经雍容华贵的王宫也可能是现在的一片荒地,人们又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它,使其更加具有神秘性。

1993年,世代生活在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的一位农民,在田地间劳作时,无意间挖到一个大坑。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2)

这位农民一看这个大坑深不可测,似乎还藏有暗道,就不敢再继续挖。

农民跑回村里,找来了几个大胆的村民一探究竟,几个村民结伴而走,往大坑的深处走,越走越是四通八达。

村民们不敢贸然行事,赶紧报告了当地的文物保护局,有关专家赶到现场,进行仔细地考察,终于得出了结论。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3)

原来这是一座辽代的古墓,考古专家来到现场,经过几天几夜的细心清理,古墓的墓门才露出来了。

由于年代久远,研究价值高,考古专家看到墓门上充满时代痕迹的铁锁,不敢轻举妄动,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了铁锁旁边的钥匙。

岁月在铁锁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钥匙根本无法打开那个铁锁。

考古学家无奈之时,锈迹斑斑的铁锁竟然松开了。

众人小心翼翼地推开门,一桌保存完好的宴席映入眼帘,宴席摆放整齐,古时所用的瓷盘、玉碗、酒壶等一应俱全,碗筷也依依陈列在桌子的周围,似乎是在特意等待来人。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4)

桌子上的菜肴很丰富,部分菜品已经发霉长毛,但是水果依旧保留着新鲜的色泽。

其中一个白瓷的果盘中,摆放着的葡萄,虽然没有了水分,却也是古代留存至今的葡萄,也让我们开眼见见了这个古代的葡萄。

更新奇的是,考古学家在桌边发现了一个密封良好的釉罐,罐中装满了液体,经检测竟然是葡萄酒。

此前,中国对于葡萄酒仅有文献的记载,并未发现实例,这一发现,充分证实了河北葡萄酒发展的历史。

辽代距今,满打满算,也有1000年的历史了,这一罐存放千年的葡萄酒,该会是怎样的一番风味?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5)

水果不易保存,另一个瓷盘中放满了板栗,数了一下,不多不少,刚好35粒。板栗的外表完整,没有一丝被虫眼咬过的痕迹。

如此新奇,那么这座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谁?

单看这桌宴席的丰富程度,我们也知道古墓的主人非富即贵。

古墓的墙壁上,还刻着两句诗:“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这句诗说得真有道理,也表达了诗的作者对时光流走,无法抓住的无限感慨。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6)

事实上,根据出土的很多文物显示,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张文藻,张文藻出生于辽代名声很旺的氏族。

但是经过详细的考察,墙壁上的两句诗不是张文藻的,而是出自山西的古墓之中。

宴席保存千年之谜

时间已过千年,就连门上的铁锁都已经锈迹斑斑,而这桌丰盛的宴席,竟然保存得如此完整,碟子中摆放的板栗数目清晰可见,这是采用了什么保存方式呢?

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古墓深处数尺的地下,湿度较大,碟子上凝结了一层厚厚的水汽,水具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7)

除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考古学家还在墓中发现了一个木箱。木箱的表面有清晰可见的梵文以及类似于汉字的文字。

打开木箱,箱中摆放着两个草偶,一个男草偶约90cm,一个女草偶约80cm。

两具草偶由稻草捆扎,偶身有华丽的衣服,还有饰品作为装饰,这样的两个草偶有什么寓意?

一众考古学家还想做一番细致的考究,虽然草偶的头部有轻微的腐烂,但是依旧可以根据鼻、眼、嘴等部位看出草偶的具体肖像,头部的骨头也还留存。

女草偶头上所戴的装饰品清晰可见,有一个莲花的花冠,还有金色的簪钗,女草偶的脚上有一双小鞋。

草偶保存了千年,出土后,很快就化为灰烬,如今只有两个草偶的照片可以观摩。这一场面,看得人心惊胆战。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8)

根据史书记载,辽代有一个丧葬习俗,叫做“真容木偶”。

这种偶像是一种特殊的偶像,脸部特征很明显,能完全看出一个人的轮廓和外形。

“真容木偶”的内部,通常会放上死者的骨灰,是一种丧葬习俗。由此看来,木箱中的两块人骨,有很大可能就是张文藻和其夫人的。

从宴席上的菜肴、食具和器具,以及木箱表面所写的梵文,大致就可以推测张文藻应该是一个佛教信奉者,还采用了火葬的安葬仪式。

张文藻出生名门,家产丰厚,墓中除了精美的壁画,几乎没有陪葬品。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9)

古人历来重视厚葬,再穷的人家,也会在墓中放置几件值钱的物件。近年来,被人发掘的古墓之中,奇珍异宝不在少数,张文藻的墓里没有什么墓葬品引人好奇。

这一墓葬的布置,到底是张文藻本人的要求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我们也不得知。从一桌等待众人的丰盛宴席来看,张文藻也是一个追求浪漫之人。

一席盛宴作为墓中的陪葬品,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最终,还是得出了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

1993河北辽代古墓(河北出土一座辽代古墓)(10)

那就是,这一桌丰盛的宴席,有很大可能不是张文藻的要求,而是他死后,后人为他进献的,如此也能揣测出张文藻本人的性格。

至于墓中为何没有多余的陪葬品,这还是一个很大的谜题,也很不符合古人重视厚葬的丧葬习俗。

历来的古墓中,陪葬品让人大开眼界,像河北的这座辽代古墓中,摆放着一桌千年的宴席,像是在等人来的场景,还真是闻所未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