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

中秋节 教师节

双节同庆

祝福全体老师们

中秋快乐、阖家幸福~

编者按:2022年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特别策划《我看菏泽教育这十年》,记者寻访菏泽多位各年龄段的一线优秀教师,邀请他们畅谈自己教学生涯中的心路历程,通过图、文、短视频的方式,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间,菏泽教育事业的成绩和变化。

陈洪昌:教育质量提档升级 优质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

“大班额动态清零、教师学历大幅提升、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变导师变‘主播’,安装智慧黑板、中央空调……”陈洪昌老师自1999年参加教育工作,如今桃李满天下,今年是他从教第23年,谈到菏泽教育近10年的变化,他感慨颇丰。

  “多年以前,学校教室少,教师也少,平均每个班有70到80名学生挤在一个大教室里,夏天就靠风扇降温,冬天也不敢开门窗,老师上课的时候还是使用的普通黑板加上一台老式的投影仪,不清晰而且时常需要调整角度。”陈洪昌回忆说。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教育也在不断提档升级。作为菏泽市第一中学的一名资深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学校的变化令陈洪昌深有感触,他表示,如今,学校内大班额实现了动态清零,每个班平均50人左右。在教学硬件方面,普通黑板先是升级为多媒体一体机,再到如今更智能化的智慧黑板,教室和宿舍内也安装了中央空调,学习环境变得更加舒适。近些年,学校还成立了中澳合作、中英合作国际教学班,想要出国读本科的学生在家门口就可以定向培养,2022年的毕业季,国际班的31名同学全部完成升学,其中23名学生成功入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多所世界排名(QS排名)前100的名校。

  此外,近年来,菏泽市下大力气引进高层次人才,让教师队伍变得更雄厚、有活力。

  “现在教师的学历也更高了,例如,我们学校一共800人左右的一线教师队伍中,有400余名教师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平均年龄下降到了40岁左右,更年轻化,有活力。”陈洪昌说,除学历外,教师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如线上教学能力等,老师们要像“主播”一样,熟练操作信息系统,通过线上向学生传授知识。

  菏泽教育事业的成绩和变化同样体现在陈洪昌身上,23年如一日深耕教育行业,陈洪昌已经从一名初出茅庐的语文教师成长为菏泽市第一中学的副校长,如今,他依然坚守一线授课。

  “我们的授课模式也在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强调学生记忆背诵,到注重学生能力,再到注重学生素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已经变成了导师,教学授课模式也从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陈洪昌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升学率方面,菏泽一中的本科录取率已提升到85%左右,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与过去一本线对比)过线率也提高了6个百分点,达46%。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

何青:家校共育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2016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何青成为了菏泽牡丹区的一名数学教师,如今在牡丹区第二十二初级中学任教。从事教育行业7年的她,对菏泽教育这几年的变化深有感触。她说,家校共育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当今学校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3)

  “在我看来,老师和学生之间身份角色的转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体现。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的课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班级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展示等学习活动,学生养成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何青说,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牡丹区二十二中为例,学校的课程除了文化科目外,还很注重体育、劳动、音乐、美学、艺术等教育,还把这些科目也设置为学校的主要课程,大力培养各科的核心素养。

  “在过去的教育中,大多数的家长都是把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老师,如今,通过学校的广泛宣传,很多家长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了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老师,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何青说,现在家长开始同老师密切配合,经常协助班级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家校共育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也是当今学校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4)

高玮: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

“双减”政策的落地和新课标的出台,强化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是最近十年教育领域的大事。在菏泽市牡丹区二十二中教师高玮看来,“双减”背景下,其学校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让她的学生们变得更加阳光和自信。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5)

  高玮是一名语文教师,自任教以来,她认真履行教育这一神圣职责,把满腔的热情倾注到了学生身上。曾荣获“菏泽市教学能手”称号,获评山东省“特色示范课堂”“菏泽市一师一优课”,多次在教育叙事、师德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被学校评为“中考功勋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新课标的出台,教育的变化可以说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比如学校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彩。”高玮说,以其所在的学校牡丹区二十二中为例,学校开发了特有的牡丹校本课程,包括牡丹绘画、牡丹书法、牡丹戏曲、牡丹剪纸等;新研发推出了二十四节气特色课程,将二十四节气与我国古代农事和劳动紧密结合,跟着二十四节气开展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让学生从传统文化和劳动中养成劳动观念、建立公民意识。

  “走在校园里,你会发现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更加自信,更加快乐。”高玮表示,这些特色课程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了艺术素养,还弘扬了传统文化,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美好情感。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6)

曾春晓:菏泽求贤若渴 师资力量愈发雄厚

曾春晓是一名年轻的地理科目教师,2019年从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经高层次人才引进,进入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任教。24岁的她与很多教师一样,拥有青春的火热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对比自己的求学时光,当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令她深有感触。

  她说:“菏泽对人才的渴求,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愈发雄厚。”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7)

  “近年来,菏泽教育系统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为许多像我这样的师范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大量省属重点师范的毕业生加入菏泽市的教师队伍,为教育行业注入活力。”曾春晓表示,这一政策更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的重视。此外,各级教育部门十分注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一系列的专家讲座、感悟分享,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相结合,带动青年教师在教育之路上走的又快又稳。

  今年是曾春晓任教的第四年,对比自己的求学时光,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令她印象深刻。她表示,在教学理念方面,菏泽市各类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不再单方面的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堂上,从教师灌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今年修订的新课程标准更是教学的一盏指路明灯,通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加明晰立德树人的内涵标准,这样才能不断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更大的力量。”曾春晓说。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8)

苗青:大变样!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学校

苗青是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1996年从教以来,她已经深耕教育行业26年,多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守,苗青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同事的尊重。在她看来,近10年来,菏泽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9)

  苗青是一个精益求精的人,钻研课改,深耕课堂,多次在国家级、省、市、区各类教学比赛活动中获奖,曾荣获第十一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多次荣获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并多次获评省、市、区优质课。她常说,教育工作,是一场生命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二十二中是我的母校,也是我工作的地方。在我上学的时候,这所学校还只是几排低矮的平房,隐藏在一个深巷里,一下雨,校园内外就变成了海,满是泥水。而现在,经过前两年的提升改造,八座教学楼拔地而起,东西两个标准化操场,现在的校园博美大气,窗明几净,用和雅之风涵养着近万名师生。”苗青认为,教化之本,出于学校。

  近年来,菏泽的农村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公平和均衡得到提升。不论去到菏泽的哪一个乡镇,“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已成了不争的事实,标准化的校舍与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城乡教学一体化。

  “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的另一要素,是建立了一支业务精良、敬业奉献的师资队伍。以二十二中为例,从建校之初的几十位老师,到现在几百名老师,曾经的英俊少年如今两鬓染霜,又有许多风华正茂的年轻教师历练成长,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锻炼出众多名师,名师、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不断涌现。”她说,时代在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成为了每一个教师的从教目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苗青深知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无论这个世界怎么改变,做为一名人民教师,不变的是“捧着一颗心来”的工作态度。在未来的征程中,她将德和行雅,勤恳有为,历一路雨雪风霜,看两旁花木清芳。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0)

杨森:“柔”且“刚”,变化更体现在内涵发展上

近十年,菏泽教育事业发生了跨越式发展,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教师杨森认为,菏泽教育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硬件上的高大上,更体现在内涵发展的“柔”且“刚”上。课程建设与实施越来越全面规范,育人理念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从关注学科教学到关注学科育人,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1)

  “还依稀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与二十二中学见面,三座小楼,一片操场,满面的紫藤成了最显眼的点缀。转眼间新校区落成,宽敞的丹阳路与宽敞雅致的校门融为一体,极具意义又美观大气的校园楼宇、花草树木与万千学子郎朗书声相拥成最美的校园风景。宽敞明亮的教室、办公室、阅览室、实验室、操场等让校园硬件设施足以满足学习需要,支撑教育变革,师生校园生活更加充满幸福感。”杨森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杨森认为,变化更多的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十年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丰富多彩,课程资源建设日益完善,渐成体系;“以学为主”“四环七步”教学范式、“三主题四步骤”教研范式成为引领学校教学改革的典型路径;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其他教师研讨课……成为老中青传帮带的有效做法;首席教师、名师队伍建设成为推进学科践行新课程理念,实施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动力源。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2)

孙文静:教育发展变化呈现“阶段性”进步

孙文静是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师范毕业的她,已经从事教育行业11年了,曾获得省级优质课、市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标兵、市普通话大赛一等奖、区骨干教师荣誉等称号。对于菏泽近十年教育的变化发展,孙文静表示,教育的发展变化是有阶段性的。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3)

  据孙文静介绍,因为她是师范专业毕业,所以身边从事教师职业的同学和同事比较多。大家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也是离不开教育,虽然所执教的学段各有不同,但近年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菏泽教育发展的非常迅速,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越来越系统和专业。

  孙文静说,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能够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等五个领域。目前菏泽大多数幼儿园已经能够将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动孩子态度、水平、知识、技能的发展。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任务是把学生们塑造成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围绕这一任务,小学教育的内容细化为很多部分。”孙文静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而初中阶段,则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起到衔接小学和高中的作用。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在‘以和润心,以雅正行’的教育理念下,结合三个年级的‘六自’方针。各项学习和工作都在有序的进行。”孙文静说,特别是近年来一直在开展的“艺术素养”“身心素质”“生活技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五大类35门课程,在同学之间和社会上都获得了极大的肯定。

上下而求索”。孙文静表示,期待着和学生们一起阔步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4)

刘来臣:实验条件的发展 促使学生动手能力大提升

刘来臣是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从教23年以来,他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潜心钻研,敬业爱生,践行着一名老师的使命和担当。近十年来,刘来臣感受到学校的发展越来越好,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无论是基础建设、师资力量或者教学理念,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化,其中实验条件的发展,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5)

  据刘来臣介绍,当初他上学的时候实验条件及其简陋,受场地影响实验室很少,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验使用,实验仪器和器材也不是很充足,有时只是老师做一下演示实验。所以,他对老师的演示实验产生特别浓厚的兴趣,总想弄个明白,特别想弄清楚,更想亲手做一次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可惜当时无法实现这个愿望。

  “现在实验条件好了,学校的发展变化让实验的各种配置都有较大提升,老师可以做演示实验,学生可以做探究实验,仪器都是高标准配置,可以进行定性实验的研究,也能进行定量实验的探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体现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培养!”刘来臣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春风不语,吹醒万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刘来臣说:“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始终追求卓越的攀登者。”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6)

聂寒:从学生到教师 见证了菏泽教育的格局性变化

聂寒是菏泽市第三中学的一名地理教师,大学毕业后,他的角色从“学生”变成了“教师”,是菏泽教育十年改革进步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在他看来,这十年,“新课改、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深化了教育的核心,从智慧课堂的普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元化教师培训的进行等落在实处的变化不难看出,菏泽教育抓住机遇,共克时艰,教育面貌有了格局性变化。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7)

  国家之兴在于教育,教育之兴在于树人,十年间,教育的目标从“应试”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性人才培养”,从“解题”到“注重多元培养”再到“创新精神的塑造”,菏泽教育者们对于教育的理解有了新的认知。

  聂寒表示,菏泽这十年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各领域对于教育的支持形成了合力,市科技局多次开展“菏泽市青少年科技节”活动,共青团团展开了一系列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教育系统在党建工作引领下创建名师工作室、党员教师团等,多项措施让教育熠熠生辉,菏泽三中的“青藤书院”“研学实践活动”“青蓝工程”都极大的充实了教学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学习环境。

  “分科培优也是近几年一个较大的变化。”聂寒表示,近几年,菏泽三中紧紧围绕学生学情,针对不同个体分学科培优,为学生抢时间,用高一做入口,高三做出口精准评价机制,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找准问题的源头,实施靶向讲解,尊重学生个性,孵化特长,助力其学业提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德树人,化一朵云,做一棵树,撑一把伞,不变的是对教育的付出和热爱。”聂寒说。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8)

王亚青:课堂教学呈现新境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王亚青是菏泽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的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今年是她从事教育行业的第11年,对于菏泽教育事业的成绩和变化这一话题,她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她看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相比过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直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呈现了一篇崭新的境界。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19)

  王亚青今年37岁,2011年法学硕士毕业后入职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曾先后获得“山东省优质课”“山东省一师一优课“菏泽市教学能手”等荣誉。多次参加菏泽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并获奖,被学校评为“中考功勋班主任”“中考功勋教师”“优秀教师”“感动校园人物”等。

  “近年来,我感受到我校在极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在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王亚青介绍,为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学校阅览室馆为教师们提供了门类多样的图书,方便老师们查找资料,阅读书籍;建立了系统的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专项技能,例如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集体教研的理论学习,师德教育的专题培训等;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将来源于教学实践的反思或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专业分析,并把总结的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此外,学校还注重量化教育教学成果,检验教师专业发展情况,教师通过参与校级公开课、晒课等活动,参与学校课程改革,创新课堂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堂教学呈现了一篇崭新的境界。”王亚青说。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0)

杜迎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

杜迎迎是菏泽市牡丹区第二十二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从教六年以来,她感受到家乡教育的迅速发展。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杜迎迎认为,现在不仅要丰富学生中外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应该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1)

  “从我第一天上班开始,我就被我们学校阳光大课间数千名学生齐诵《少年中国说》的场面所震撼。我在我们校园里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热血澎湃的学生。结合我的学习经历和这几年的教学经历,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教育的迅速发展。”杜迎迎说,相较于她的义务教育阶段,看到现在的孩子,他们的见识增长了很多,视野也扩大了很多,他们的求知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他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加了解,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向往,他们的创新能力更强,同时,这对老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杜迎迎表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还要不断培养他们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他们一起创新实践,有责任担当。国际化视野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特征,鼓励学生们用英语讲好家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2)

侯付丽:优秀人才争相从教 广大教师尽显其才

侯付丽是菏泽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在26年的教师工作中,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菏泽市优秀教师、菏泽市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菏泽市教学能手、菏泽市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3)

  近十年来,菏泽教育系统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广大教师尽显其才,涌现出一批批师德高尚的好老师,侯付丽对此深有体会。

  学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鲜血液的注入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青蓝工程、五步三案、青年教师赛课等教研活动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逐渐形成一支教研氛围浓厚、有理想有学识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为学校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以前一个班里九十多名学生,课堂上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只能自己制作教具,小时钟、圆柱、正方体……翻开老师们的课本,里面总夹着一沓沓亲手制作的教具。如今我们的教室里都安装了智慧黑板,动画演示、视频讲解、投屏展示,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作为近十年菏泽教育快速发展的见证者,侯付丽充满感慨,身为一名一线教师,她目睹着学校规模扩大到三个校区,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日新月异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位师生产生由衷的幸福与骄傲。

  书声朗朗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明礼乐学的少年,无处不彰显着教育的新风貌、新气象,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侯付丽始终坚信“师者如光,虽微致远”,用爱心浇灌成长,用知识托举希望,立足三尺讲台,种桃种李种春风。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4)

王丽:守望乡村教育,见证十年变迁

王丽,菏泽市鄄城县左营镇左营中学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扎根在左营中学,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青春,用爱编织着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同时也见证了十年来菏泽基层教育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5)

  教学能力突出,育人成效显著

  “听王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听过王丽讲课的老师和学生都这样说。王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讲课生动有趣,即便是枯燥的文言文,她也能引经据典,把单调无趣的内容变得鲜活灵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奥秘。听完王丽的课,学生们都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6)

  “教育是爱的事业,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王丽介绍,左营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较多,作为班主任,她的工作琐细而繁重。在校期间,每天从早读到晚自习,从餐厅陪餐到就寝值班,她总是跟学生待在一起,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变化。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可能抓住每一个教育良机,适时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信心。她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注重家校沟通,把温情倾注到每一个留守儿童身上。王丽带的班里,孩子们积极乐观、团结奋进,她也多次被评为“鄄城县十佳班主任”,2021年王丽所带班级被评为“菏泽市优秀班集体”,2022年她带领的班主任工作室入选“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

  守望乡村教育,见证十年变迁

  因教学能力突出、管理能力卓越,王丽曾有多次机会调离左营中学,前往条件更好、层级更高的学校任教,但她总是选择放弃调离机会,24年来始终坚守基层,守望乡村教育。

山东菏泽教育信息网官网(菏泽教育这十年)(27)

  “近十年来,左营中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菏泽乡村教育事业变迁的一个缩影,所以也可以说,我是近十年来菏泽乡村教育事业变迁的见证者。”王丽介绍,这些年来,左营中学原来低矮的平房不见了,高标准的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宿舍楼拔地而起,高质量的塑胶跑道运动场也铺建完成;教育信息化的春风也拂过乡村,教师办公人人有电脑、网络班班通、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化教学的普及应用推动了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发展;两免一补、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到位,确保了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有学上,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

  近十年来,教育教学改革也在左营中学猛力推进。“这些年,我们学校在培养教师专业成长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学校有计划的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青蓝工程’卓有成效;教研活动丰富多样,为教师创造多种学习机会;设立‘名师工作室’,以‘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工作室’为依托,全面加强班主任团队建设;重视课题研究,学习新课标,定期组织专题讲座,引领每位教师走向专业发展之路。”王丽介绍。

  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乡村前景广阔,教育事业大有可为。现在,乡村学生也能获得和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资源。作为乡村教师,我们有坚守,也有改革和创新,相信菏泽的乡村教育事业会有更高质量的发展!”王丽坚定地说。


来源 | 大众网·海报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