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规划的几大核心(人生规划中不同阶段的)

人生规划的几大核心(人生规划中不同阶段的)(1)

本文作者 | 柏永辉

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

——《三傻大闹宝莱坞》台词

人生规划的几大核心(人生规划中不同阶段的)(2)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么一类事情,明明自己很努力,而且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是依旧收效甚微,最后信念动摇,开始自我怀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进入“鬼打墙”的瓶颈期。

在本文中,我们讲了如何走出人生困境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北极星指标”——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指标为修炼方向,“先生存,再发展,后实现自我价值”,评估自己,现在定位在哪里,以及现阶段的自己应该做什么。

01

是否感到很迷茫?!恭喜你,你陷入了“迷魂阵”

听到老一辈在回忆自己在农场的青春岁月,偶尔会提及半夜走路遇到“鬼打墙”的事情,走了几小时还是走不出去,再加上深更半夜,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光是在脑海中幻想一下都让人浑身发毛。曾经一度以为这只是老一辈为了讲鬼故事吓唬小孩子,结果在国外网上也看到类似迷路兜圈子的报道之后,我觉得这个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多年之后我才找到了一篇科普小论文,讲解了其中的科学道理,人为什么会在毫无参照坐标的情况下(雪地、草原、沙漠、森林等空旷地带),原地打转迷失方向?答案说出来非常搞笑:因为你的两条腿的长短,其实是有一两厘米长短的细微偏差的,所以在长距离直行的时候,会因为左右腿摆幅的细微差别,走出圆弧形的路线,所以只要在足够空旷的地方,就有机会走成一个圆环,这就是“鬼打墙”的基本原理,而不是真的有鬼在给你制造麻烦让你走不出去。

其实破“鬼打墙”的原理很简单: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配上一个能够给你作为参考坐标来定位的建筑或者标志性路标,就可以分阶段走完这段孤独的路线,直达目的地。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类的“迷魂阵”也是很多的,有的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无形的;也许是物理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地理意义上的;更加有可能是视觉上、听觉上,甚至是时间维度上的。它会让你在大脑清醒的状态下,耗费海量精力,依旧兜兜转转绕不出去,最后消耗掉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具有自我觉察能力而不被陷进去的人还真的少之又少。

那么如何才能逃出“迷魂阵”呢?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分享动画电影《哆啦A梦:大雄的新魔界大冒险》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剧情片段,而这个剧情片段,就是解开所有问题的答案。

当主角一行人准备徒步穿过一望无际的魔法草原时,遇到了一个非常麻烦的情况:在魔法世界里,所有的参照物都会悄悄移动,连树木都长了脚可以悄悄移动,因为人和动物的视野是有限的,所以短时间内很难觉察出来这些细微变化,但是时间一长,就让深陷其中的猎物像“鬼打墙”一样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魂阵”,最后活活累死在其中。

主角们是怎样逃出这片魔法草原的呢?原来冷静下来的小伙伴们,经过了头脑风暴之后一致认为走直线是最快逃出草原的最佳方法,即便草原的植被和树木都在悄悄移动,只要无视它们的位移干扰,沿着直线就可以走出去了。那么问题来了,哆啦A梦的各种神奇小道具中,哪一个具备直线属性,并且可以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画一条直线呢?

答案是:激光射灯。因为光线不会拐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标志性的辅助参考工具,他们快速逃出了这片魔法草原。

回到现实问题,如何基于现实世界修炼,我们能否知道凭自己当下的能力,能让自己的生活水平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有什么可以让自己看到的参考坐标,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水平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吗?我们身边有没有一个哆啦A梦的神奇小道具,它可以像激光射灯一样给自己指点一条明路,让自己一下子明白当前困局是什么,这样的道具会是什么呢?

这个令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就是:家庭人均月收入。当你以这个参考对标系为定点,来衡量你自身和周围相关人员的时候,你自己当下在哪一个位置,以及未来可能会到哪一个位置,都可以在“家庭人均月收入直线”上,找到参考对标系。很多不痛不痒的营销软文,将会在这个“照妖镜”工具下无所遁形。

那么这个道具应该怎么用呢?

02

如何让你快速看清自己的位置,登录这个网站

假设有这么一条街道,街道的最左边住着全世界最穷的人,街道的最右边住着最富裕的人,你猜你会住在哪一个位置呢?由已故全球健康教育家汉斯·罗斯林(Hans Rosling)的儿媳安娜·罗斯林(Anna Rosling)创建的一个生活类网站——“美元街”网站,其核心理念是希望人们能透过这个网站来了解世界各地家庭的“真实生活状态”并在其中能够有所觉察。

在“美元街”网站上,用户可以浏览到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264户家庭的生活情况,每个家庭通过135张照片,全方位展现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家庭生活,具体物品可以小到杯子、牙刷、日用品、门锁、水果、零食,也可以大到厕所、沙发、厨房、天花板、床铺、宠物,甚至贵重物品和交通工具。

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从许多家庭生活状态的点点滴滴中,总结出不少有细节性的令人震撼的地方,在“美元街”网站,用户的家庭月收入情况将被视作一个“街道地址”,在这条街道的最左边住着世界上最穷的家庭,而在最右边住着世界上最富裕的家庭,在这条“街道”上,每个家庭会以收入情况按序排列。你可以根据自身月收入情况,了解在不同国家不同环境中,人们真实的生活情况,以及和你生活水平最接近的家庭是来自哪一个国家。

在这个基于真实世界建立的网站中,用照片形式为人们呈现全世界不同家庭的状态,全方位告诉你不同收入水平的生活状态,能够让你找到最接近你真实生活收入水平的家庭来做参考对标系数,你立刻就能够知道,凭借你自己现在的能力,你能使自己的家庭成员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水平,因为基于现实世界给出的参考答案很少会有偏离。

我们会真实感受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不管是什么样国家的居民,相似收入水平的人,在做购物决策的时候,都会做出惊人相似的采购方案。家庭成员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受教育程度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的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其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舒适度。

比如:当家庭月收入过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492美元左右)的时候,我们基本上能够觉察到,这样类型的家庭,还停留在干体力活的状态,有可能其中一个家庭成员是专家型劳动力,另一个成员没有收入来源,在照顾家庭,或者是两个都在外打工,但是均从事收入低于6000元的体力型劳动,这一类工种对知识的要求比较低,所以进一步限制了劳动者的收入上浮空间。因此你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生活开始多有盼头,有赚钱的动力和憧憬,但是忙碌的工作,让他们无暇打理家庭,有限的可支配收入让他们生活中没有太多提升生活质量的生活小物件。

当家庭月收入过2万元人民币(相当于2985美元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类型的家庭已经属于全世界中上水平,他们拥有相当有条理的、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也就是说至少有两个月收入过万的专家型劳动力成员的时候,这个家庭就能够很快积累财富,创造出美好的幸福生活。他们家里无一例外地有一个放了很多书的书架,厨房和卫生间的各种生活摆设都很规整。

同样当家庭月收入过4万元人民币(相当于5970美元左右)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成员的收入来源,开始是以“资源交换”为主的贸易类型工作岗位,通常是中层领导,甚至是生意人了。

当家庭月收入开始越来越高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比如餐具、牙刷、洗手液、装饰品、零食水果、还有珠宝首饰等都开始越来越考究;而低收入地区的家庭,可能穷到只能基本解决各种生活问题。

收入高的家庭,无论在哪一个国家,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上很类似,收入低的也一样。如果去除掉国家的名字,你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家庭是来自哪一个国家。同样三倍收入差距的两个家庭,你就能够在生活方式、家庭成员穿着、出行工具、居住条件、消费水平上感受到两个阶层之间的落差,无论哪个国家都是这样。

我们基本上能够感受到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困窘在于,他们每天要花费海量的时间来为生活琐事奔波忙碌,光是维持生存就已经很辛苦了,更别说改善生活条件了。

一旦你开始用金钱意识去思考:“买这个得花多少钱”“拥有这个得花费多少钱”的运营成本意识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原先看到的日剧、美剧、动画片、国产剧里面的背景设定以及家庭布置,已经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而不是你习以为常的。

我在指点很多感到人生迷茫的学员的时候,首先给他们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在“美元街”网站上观察五个到十个和他当前状态差不多的家庭,然后给我回复邮件,写个2000字的观后感,绝大多数学员看完之后给我的回复是惊出一身冷汗,几天都没睡好觉。

欢迎各位搜索、浏览一下“美元街”这个网站,认真看上三五个家庭,对比一下别人家的客厅、书房、卧室、厨房、卫生间的区别之后,我有理由相信,当你访问完这个“美元街”网站里面不同月收入水平的家庭生活方式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十分震惊,震惊到发现真实世界的本来面目。

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看看童年的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里刘星身上的穿着,得花费多少钱?再来思考一下《小猪佩奇》里佩奇家的父母、长辈的工作职位,是什么阶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他们家庭的大致收入处于什么阶层?以及动画片《哆啦A梦》里,可以拥有独立书房和卧室的野比家,可是住独栋别墅的哦,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活得还不如小猪佩奇。当你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开始回到现实世界了。

其实别人有多少钱,别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对你来说一点儿也不重要,反倒是自己当下在哪一个位置,自己需要怎么努力才能向前到达另一个位置,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最佳行动方案。

人生规划的几大核心(人生规划中不同阶段的)(3)

03

找到自己人生奋斗方向的“北极星”

我曾经有好几年一直陷入这个鬼打墙,绕不出来的状态,而在我痛苦纠结和迷茫的时候,豆瓣读书未上线,知乎网站还未上线,各类生涯规划知识体系还未启动,所以我只能靠盲目地看书,亲自试错的方式,来解自己的心头困惑,然后越看越迷茫,越看越绝望,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打乱了心智一样,怎么也看不懂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精英人士们讲出来的金句和语录都十分不错,但是总觉得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可是又挑不出毛病来,不知道从哪里反驳这句话,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准绳才能理解这句话,什么情况下不用理睬这句话。

我一直在想这么一个非常严肃的人生问题:在一个人的人生岁月中,有没有一些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定位系统”,让我们在漫长而孤独的独自修行中不至于因为各种变化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始终有类似“北极星”一样的定位系统,我们称为“北极星指标”。

何谓“北极星指标”?是指在环境、时代、场景发生各种变化的时候,某一个指标依旧不影响你的前进方向,堪称“定海神针”级别,那可是误差度极低的奋斗方向和参考坐标。你的北极星指标是什么,就反向决定了你当下应该做什么,你不可以做什么。

我思考了几年才找到了这个“北极星指标”是什么: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奋斗发展方向,以及你当前的生活幸福指数。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的家庭成员总收入除以家庭人口数量之后的平均家庭月收入,就是你活在这个社会的标准定位点,也是你下一步的发力点。

有可能你虽然月薪2万元人民币,觉得自己还行,但是算上家里面的父母和伴侣以及孩子的总人数,你的月收入很有可能被平均到人均5000元人民币,那么这时候你的消费水平可不是按照人均2万元人民币的生活水平来消费,而是按照人均5000元人民币的水平来消费,家里面任何一个人生病了对你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意外开支,万一作为顶梁柱的你病倒了,甚至失去工作能力,你的整个家庭就会没有收入,马上陷入财务困境,这就是你不敢停下脚步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以人均月收入为修炼刻度的进度条,来查看你的修炼晋级的关注点和大方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非常精准地锁定作为读者的你,当下这一两年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当自己的家庭人均月收入还停留在1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时候,这时候你需要思考的是谋生级别的修炼,这个阶段主攻专业知识的修炼;当自己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万~2万元人民币的时候,你可以开始考虑中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修炼,这个阶段主攻项目管理的投入产出比,以及组建团队的修炼;当自己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万~3万元人民币的时候,你可以开始考虑眼界和格局的修炼,这个阶段主攻战略地图中的项目组合收益和成就他人的修炼;当自己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3万元人民币以上之后,你可以试试看去做一些有情怀,实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了。

本着“先生存,再发展,后实现自我价值”的三步骤,来分别完成家庭人均月收入“1万元,2万元,3万元”的三步走方针,即使自己再笨,也可以花上五年到十年去夯实一个阶段,三十年就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一旦以这个“家庭人均月收入”为“北极星指标”进行努力修炼的时候,很多杂乱无章的知识体系架构,就可以变成线性思维,先后顺序就可以被我们整理出来,你的行动轨迹和发展方向将会被多方位对标,你就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

04

五个常见的人生里程碑,定位自己的奋斗进度条

当你要开始踏入社会修炼,或者离开社会准备不工作的时候,请记住以下五个里程碑,时刻提醒自己,现在在哪两个里程碑之间。

第一个里程碑:累积50万元。

第一个50万元的财富获取,代表你在这个社会上存活下来的标志。

我知道读者中的90%不是拆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红二代、商二代,多是没有太多底子,一穷二白的家庭出身的,所以在这个阶段的修炼,往往就是你能多久,你能多快爬出苦海的修行了。如何才能拿到自己累积的50万元,对于有些人来说只要两三年,有些人可能需要四五年,有些人需要十多年,但是有些人一生都拿不到。

作为刚踏入社会的你,一穷二白三不靠,只能是你靠辛苦,靠花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所以在这个阶段,我的个人建议就是:在能吃苦的阶段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因为你的任何工作经历都是快速增加你经验值的手段,犯错积累常识也是。

在这个阶段你唯一能够和同行拼的能力就是:反馈速度和反馈效率,以及结果的专业度,然后逐渐让自己变得值钱。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能达到操作工具的快捷键能背诵出来,纯键盘流工作,而不是鼠标点击吗?如果你的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做PPT或者Excel表格来检查数据,这些活动用的PPT模板和Excel表格模板都有对应的半成品吗?作为设计师,UI设计的素材库有多少GB的大小?作为程序员,你自己每天写的代码有多少行?累积代码有多少万行?作为新销售的你,前三个月陪客户吃晚饭有多少回?作为房屋中介的销售,你有没有一年至少拜访200个客户?

而这些一切从0到1的努力奋斗过程,几乎都要靠人工亲自处理和大量时间补偿的方式来夯实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你偷懒了,10年后,会有什么样的祸害?

这就是你在经历第一个50万元里程碑之前,必定会经历的过程,请问刚踏入职场,或者已经工作好多年的读者,你这一个关卡过去了吗?

第二个里程碑:累积100万元。

第一个累积100万元的财富获取,是代表了你核心能力的形成,也就是你开始介入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项目的核心岗位层,而不是去做外包工作了,因为这时候的财富积累,不是前一个50万元的累积时长的“积少成多”,而是经验累积之后业务能力和业务价值的上升加速了。

当你在职场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后,下一轮一定是效率放大级别、管理优化级别、工具加速级别的工作来获取报酬了,也就是你一个人可以搞定五六个人的工作量,你一小时的出活量能够相当于七八个人的产量,在计算机行业,尤为明显。

你自己工作的价值,合同单子,服务人次,时间成本,为公司创造的(累积)营业额,已经过100万元了;你工作的内容而创造出来的价值,已经让公司收到累积回款100万元了;你自己慢慢接触到的人,身价过百万的人数有一定程度了;你自己的身价慢慢过百万了;你自己在行业、圈子中的身价,开始慢慢提升了;你自己的签单单价超过百万了。

到了这个层级之后,试着慢慢增加时间频次,这就是你需要去做的事情。比如:以前是一年内完成的,后面是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一个礼拜,等等。

假设你赚到第一个50万元花了7年,也就是平均每年7万元年薪,时间有点儿长这个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当你赚到第一个累积100万元,也同样需要继续花费7年的话,你需要反省一下你的赚钱途径了。

因为从你在22岁开始工作,到赚到第一个累积50万元的话,差不多快30岁了。而你如果还用这样的方法,熬到35岁才赚到人生的第一个累积100万元的话,很多人虽然用了笨办法,熬了好几年赚到了第二桶金,那你想在第三轮发力的时候,就已经被淘汰了,没有人愿意和这么慢的人一起玩。

所以当我们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你的赚钱效率至少是专家级别的程度,而不是大老粗的苦力活程度了,于是我们会问一下咨询者,你看了多少本关于自己行业所在的岗位专业书籍,理解程度是多少?每月看多少本专业书?

在其他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几乎很少有哪家培训机构、社群会和你好好说:你得回归职场,看相关行业的专业书。大家都在说:你要看好玩有趣的书籍,去做感兴趣的事情,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殊不知这样的话,害人不浅。

因为你需要明白:在你的收入不够多,还没有立稳脚跟的时候,你的兴趣有时候不是你的良性资产,有可能是你“资不抵债”的恶性负债。

为什么专家收入高,专业知识很难学?因为这套知识体系架构的难易程度,就挡掉了不少贪便宜的、急于求成的门外汉和急躁的人,所以在前几年你能否静下心来,成为你能不能成为专家的前提条件。

也就是说:当你还在生存期(赚50万元辛苦钱)的时候,你最难能可贵的抉择就是坐冷板凳,来完成自己的输出和自己的知识体系架构的进化。

第三个里程碑:累积500万元。

第三个阶段:赚到这个500万元,是代表了你的圈子、你的人脉,以及你所处的时代,因为等你突破了赚辛苦钱和技术钱的时候,你的赚钱速度就开始突飞猛进了。

既然你的核心技术能力能让你赚钱能力达到100万元的话,你的能力当然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你身边的专家和“牛人”,以及各种需要资源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了,那么你和他们合作赚钱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因为你是具备某一项稀缺核心技能的专家。

到了这个阶段,是开始冲刺累积1000万元的阶段了,有些人会很快赚到,但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笔钱,毕竟资源协作分工的时候,总资源就这么点儿,这就是现实。

所以你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任何一点儿小的差池,都会让你的生意资源损失30%,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一开始赚钱靠自己是没问题的,但是越到后面你会发现,你的成功是靠别人来完成的。这就是你修炼的三个里程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的话,你会发现你自己的修炼路径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

第四个里程碑:负债清零点&退出劳动市场时间点。

我在听他人财务自由的传奇故事的时候,我一般会听对方的两个关键财务里程碑:一个是负债清零点,另一个是退出劳动市场的时间点。这两个关键里程碑,最终决定了他是谁,他将会成为谁。

第四个里程碑因人而异,它的基本判断标准就是:当你填补完了所有的生活负债,从此以后赚一笔钱是一笔钱的时候,你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我现在多少岁,我还能工作多少年?我能为我将来不赚钱也能生活得很幸福做多少准备工作?

一般只要过了这个负债清零的临界点,就开始为自己而活了,你接下去所有的收入都是为自己、家人、他人带来的资金积累。如果你为自己负责的话,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按照现在的收入能力,还能为退休后的自己挣多少退休的费用,这笔费用是可以清晰计算出来的。同理可以推算,你想要为自己的家人负责的话,也可以计算一下:你还需要工作多少年,赚多少钱?

我相信不同行业的负债清零点是不一样的,这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实有几种状态是非常糟糕的:第一种情况是好不容易还清了年轻时欠下的所有负债,自己已经到了五六十岁了,却又不能颐养天年;第二种情况更加糟糕,40岁被公司辞退,债务还没有还清,上有老下有小,还没有人愿意给你提供体面的工作,那么你还能干什么呢?第三种情况最糟糕,那就是“倒”在退休前的前一年,不少有能耐的人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能力之便,想尽各种办法薅羊毛,为自己的家庭谋私利而触犯了法律,最后被行业除名永不录用,自己也坐牢了,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我也相信不同时代人的负债清零点也是不一样的,这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有些父母多购置了几套房产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名下有多套房子,当孩子一踏入社会的时候,没有必要看老板脸色努力工作,毕竟自己不赚钱也可以活下来,那么这时候,一个20多岁的孩子就可以放开手脚花钱,但是这可能未必是福音,而是诅咒。

当这个看上去有些钱,但是资产又无法再增值的小孩,不去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工作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的时候,表面上没有这个负债清零点,但是极大可能他连父辈赚到的钱都达不到,这看上去很搞笑,但就是事实。

第五个里程碑:退出劳动市场之后的临界点。

当你再也无法工作的时候,是多少岁?那时候你有多少资产,银行卡里面还有多少钱?那时候你还有多少“被动收入管道”?那时候你会有多少负债?

为什么有些人退休之后还可以被返聘成为大学教授、科研机构的主任呢?因为劳动所得可以拆分为体力劳动所得 脑力劳动所得。虽然老教授们体力上不如年轻教授,但是脑子还是非常专业的,如果你不符合这个要求的话,那就意味着你很难建立自己的“被动收入管道”,你的杰出贡献也很难让社会的其他机构承认你的价值,你就无法在退休之后,靠自己的被动收入来源和再次工作而得来的劳动所得为自己增加更多的收入,请认真思考你活下去的成本和养活自己的代价。

如果我们说一个极限算法:假设你到80岁去世,工作35年,但是你得靠自己养活到80岁,那么在这35年的工作时间段内,你平均每年得赚多少钱,才能确保自己以工作一年所挣的生活费能养活自己两年,让自己活在这个世上?假设你平均年薪是10万元,工作35年也就是350万元,你还得确保自己有足够的养老金,来养活退休后的自己,这么算下来是不是发现自己不努力不行啊。

所以我是为数不多,劝读者们好好上班的一个职业生涯规划老师,因为80%的上班族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以打工的收入为主,很少有人能在工作两三年有两三项非工作收入来源的。

至于怎么在有限的30多年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系统工程,我已经在几篇文章中中,做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欢迎再来认真看一遍,你就可以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

相关文章

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监测网”,遇事决断不再盲目

我好迷茫呀,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时光钟摆”背后的人生规划理论

人生规划的秘密: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重建你的收入配置体系,才能勇往直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