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

卯榫,中国古代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木材衔接结构,也是古代乃至现今日常生活中家具制作大量使用结构方式。含而不露,是儒家思想的平和中庸体现;内合阴阳,相生相克,以制为衡,又闪耀着道家思想的光辉。榫卯技术表象背后隐含着古人对世界的理解,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1)

楔钉榫

卯榫<mao sun>,木结构中两两结合或多部分结合凸出部分称之为榫,即榫头;而凹陷或通孔部分称之为卯,即卯眼,通过卯与榫的契合,达到紧密稳定结构。经久而不松动,愈用而愈紧凑;故而能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留下辉煌的一笔色彩。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2)

复式卯榫装饰图案

卯榫结构比汉字出现的时间更早,在茹毛饮血的浑噩时代,先民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摸索出了最简单的类似卯榫的结构,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人们发现了最早卯榫木质构件,大量用于房屋的搭建。这是距今为之发现的最早卯榫结构的发现。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3)

应县木塔

卯榫的经典与巧妙之处在于区别于现代结构链接方式,不使用铁钉固定而比之更牢固耐用,而卯榫的结构也演化为多种方式出现于我们的生活应用中,而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斗拱,在中式古建筑中,华夏大地,南北东西,处处可见房屋中大量使用的斗拱,复杂而唯美,繁琐而坚固,成为廊檐中式结构经典。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4)

斗拱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5)

斗拱

卯榫工艺发展现状(卯榫的前世今生)(6)

围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